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358篇
测绘学   235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231篇
地质学   1181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3年   7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10篇
  1957年   6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81.
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有机碳迁移与沉积通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严重,确定土壤侵蚀究竟属于碳汇还是碳源,对认识我国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松嫩平原南部河水和悬浮物样品以及沉积物样品各10套,垂向剖面14条,扎龙湿地沉积柱2个,生物样品405件,根系土305件,对采集的原水进行过滤和测试。根据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及210Pb1、37Cs、粘土矿物、磁化率、反射光谱、粒度的测试结果,开展黑龙江乌裕尔河流域土壤有机碳侵蚀通量、流域内有机质迁移方式及扎龙湿地沉积速率等研究,认为:本区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和土壤质地;乌裕尔河流域每年主要以溶解形式在水体中长距离迁移的方式向扎龙湿地输入有机碳,其总量估计为2.91×106kg;扎龙湿地每年沉积的有机碳总量估算为2.71×106kg,近几年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4 g/(cm2.a)。根据本区的有机碳循环数据分析,乌裕尔河流域的侵蚀土壤最终进入扎龙湿地进行沉积,属于碳汇的范畴。研究结果对于查明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汇/源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2.
河北省宽城县遵(化)小(寺沟)铁路穿越一个体积约77104m3的古滑坡体,因在滑坡前缘以路堑方式穿过,开挖施工导致古滑坡复活。为保障未来铁路的运营安全,需要对其进行彻底治理。在现场地质调查及试验,以及分别对沿复活滑坡体新滑面和古滑面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复活滑坡体的具体特征,提出2种治理方案,即抗滑桩方案和削方+抗滑桩+桩间挡土墙方案。通过综合比选确定后者为采用方案,并具体进行了削方、抗滑桩、截排水系统和坡面防护等设计。  相似文献   
983.
新疆地域辽阔,随着水利水电开发力度的加大,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愈来愈多,其中,古河槽问题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多年来我院在乌鲁瓦提水利枢纽、阿克肖水库工程、吉音水利枢组、库斯塔依水电站及奥依阿额孜水利枢纽等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对所遇古河槽工程特性的勘查研究方面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对今后类似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研究具有重要的类比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4.
海洋监测数据的有效采集、存储、处理和显示、输出及控制操作,是自动化海洋参数现场监测系统都需要设计和开发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种海洋参数现场监测通用数据采集处理设备的设计方法.设备可以提供多路模拟量、数字量、脉冲量和串口信号形式的海洋监测信息自动采集,现场的大容量信息存储、实时信息显示、键盘输入操作和便捷打印输出,以及滞后...  相似文献   
985.
“5.12”汶川特大地震形成了震区大量的震裂不稳定斜坡,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厚层堆积层斜坡中,这类次生地质灾害有着特殊的力学破坏机制.以小金县某不稳定斜坡为例,研究了高程、地形坡度、岩土体结构条件等对斜坡动力响应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厚层堆积层震裂斜坡的变形特征及破坏机制.认为,在地震动力作用下厚层堆积物斜坡往往出现潜在多级滑动面的现象,且破裂面多沿着堆积层中某些曲面发生滑动破坏,这与地震瞬间拉张破坏在斜坡体中产生的震裂缝深度和延伸有关.总的来说,震裂不稳定斜坡的失稳可以认为是地震使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降低、震后地下水的软化共同作用下累计破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6.
张学民  武有文 《山西地震》2000,(4):21-23,34
用多种方法对河北阳原台、山西大同地电阻率中在年变化上的异常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月速率法对这类宾识别非常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7.
河南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河南民间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便有“年味儿”了。  相似文献   
988.
989.
彗星情报站     
发现的新彗星 2004年2月发现的正式编号的彗星有C/2004C1(Larsen)、C/2004 D1(NEAT)。 2004年2月12日,美国月球和行星实验室的J.A.Larsen报告在Spacewatch拍摄的资料上发现了一颗18.5等的彗星,编号为C/2004 C1(Larsen)。最初粗略的轨道显示它的近日距为4.3个天文单位,将于2005年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