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依据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以扎龙湿地为对象,根据表层(0~20 cm)土壤与深层(150~200 cm)土壤样品有机碳含量分析结果,计算了研究区有机碳单位储量,研究了湿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分布和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差异,对比了20年来湿地土壤中有机碳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湿地土壤中有机碳处于增加状态,说明湿地是“碳汇区”.  相似文献   

2.
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估算了香溪河流域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和碳库,并通过野外土样采集和室内测试获取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选取信息熵模型定量研究香溪河流域不同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类型、成土母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厚度、坡度和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有机碳密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75.18Tg,香溪河流域SOC密度主要集中在6.00~16.00kg/m2范围内,SOC密度呈现流域北部高、干流高,其他区域SOC密度高低相间的分布特征,这种分布特征与主要土壤类型和地形地貌类型的地理分布关系密切。香溪河流域各种土壤类型对各级有机碳密度的信息熵值差异明显,土壤类型对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作用与香溪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碳库计算结果一致,高山区,林地、农田和灌丛利于高密度有机碳的存储;植被覆盖度越高,越利于有机碳的存储;土壤厚度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性高,而坡度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性不明显;信息熵法实现了对各影响因子定量计算分析,结果较合理和可靠。   相似文献   

3.
岩溶作用促进大气二氧化碳汇过程不仅局限于碳酸盐岩地区,而是涉及全球陆地地质岩石地区,因此以前仅考虑岩溶面积计算的岩溶碳汇量偏低,需要以河流流域为单元全面计算全球岩溶碳汇效应。除了产生河流溶解无机碳被带入海洋外,岩溶作用还可通过水体生物吸收形成颗粒有机碳以及在岩溶土壤中固定有机碳等方式形成碳汇,因此,岩溶地质过程固碳形式多样。其中,仅全球水生生物固定岩溶水重碳酸根产生的有机碳近0.5Gt,生态恢复可促进岩溶土壤有机碳固定及岩溶流域碳汇,我国西南石漠化治理工程至少可增加岩溶碳汇2~3亿t,如果重视岩溶增汇技术的应用,全球岩溶碳汇效应将非常显著。所以,岩溶碳汇研究意义重大,岩溶碳汇效应更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4.
2007年在黄河三角洲布设了一口浅钻ZK4,孔深28.3 m,对获取的岩心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观测及含水量、有机碳、总碳和营养成分的实验室分析测试。通过ZK4孔的地层分析,将其划分为7种沉积环境,揭示了滨海湿地地质演化过程。并利用AMS14C测年方法,结合黄河改道的历史记录,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进行了年代划分,并计算了黄河三角洲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和碳的加积速率。结果表明:总碳和有机碳与除硫和磷元素以外的各营养成分都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碳、氮、磷的加积速率与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9,p0.01),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碳、氮、磷的加积速率的主控因素;虽然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浓度较低(1%),但由于沉积物的高沉积速率,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的平均加积速率达到2878.23 g/(m2·a),远高于世界其他高有机碳浓度的湿地,因此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相似文献   

5.
针对沱江流域内江沱江乡,在野外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与室内测试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软件统计分析剖析了沱江流域内江段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四段土壤有机碳的含量高于侏罗系沙溪庙组三段.以第四系成因来看,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按大小顺序为:残坡积物、残积物、坡洪积物、冲积物.从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性来看,水稻土有机碳含量高于紫色土.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多寡分布按大小顺序为:灌溉水田、荒地、林地、旱地;水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旱地,水田的潜在固碳量大于旱地.由于农田土壤固碳过程受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准确认识和辨别其主要影响因子成为了精确评估土壤有机碳变化方向及速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沱江流域内江沱江乡,在野外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与室内测试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软件统计分析剖析了沱江流域内江段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四段土壤有机碳的含量高于侏罗系沙溪庙组三段。以第四系成因来看,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按大小顺序为:残坡积物、残积物、坡洪积物、冲积物。从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性来看,水稻土有机碳含量高于紫色土。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多寡分布按大小顺序为:灌溉水田、荒地、林地、旱地;水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旱地,水田的潜在固碳量大于旱地。由于农田土壤固碳过程受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准确认识和辨别其主要影响因子成为了精确评估土壤有机碳变化方向及速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乌裕尔河流域颗粒有机碳的来源:碳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08、2009年所采集的乌裕尔河9个点位水体中的悬浮物为研究对象,对丰、枯水期颗粒有机碳(POC)含量、碳同位素组成(^13C、^14C)及表观年龄进行了系统测试与分析,以期探讨河流中颗粒有机碳来源与流域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流中颗粒有机碳(POC)主要来源于未受玉米残体及根系输入影响的深层土壤,且土...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壤对营养成分和碳的扣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碳的扣留和埋藏速率对全球碳收支平衡预算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碳的年均扣留量,2007年5月,选择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的3种植被,由建林乡附近至河口布设8个剖面,在枯水季节进行剖面原位取样以及含水量、有机碳、总碳和营养成分的实验室分析测试。同时利用黄河三角洲分流河道频繁改动过程中沉积间断所形成的古土壤层作为新生湿地的时间标计算沉积物的沉积速率,从而计算出碳的加积速率。结果表明:虽然湿地沉积物碳的浓度非常低,其总碳与有机碳的浓度分别为<2%和<1%,其土壤的碳氮比为50~53, 远高于稳定的湿地土壤同名组分值15~25,但由于研究区较高的沉积速率,其碳的加积速率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盐沼湿地相当,总碳和有机碳的加积速率分是为594~1771g/(m2·a)和58~228g/(m2·a)。且前者受控于沉积物的沉积速率,与各营养成分总量的加积速率显著相关,而后者主要与有机碳浓度以及其它营养成分Mn、Cu、Zn和Fe等呈显著正相关。该湿地土壤的营养成分可作为湿地演化的端元成分。  相似文献   

9.
土壤碳库研究及碳汇问题是近年来土壤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研究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本区碳循环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地貌类型、生态系统等影响因素对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兰州—白银地区1987年和2014年土壤有机碳储量、碳密度的变化,其中2014年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了3.58×106 t,说明这些年土壤固碳效果明显,土地利用方式更合理。认为研究区有机碳碳密度、碳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与成土母质、土壤自身理化特性、土地利用方式及自然景观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全新世不同古环境中的碳埋藏速率,于2007年在研究区布设了一口30.3 m浅钻,以对其进行了沉积学观测以及含水量、有机碳、总碳和营养成分测试分析.通过地层分析,将其全新世地层划分为8种沉积环境.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方法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中部分层位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划分,其他层位也进行了年代推测.同时利用确定的年代计算了不同沉积环境碳的埋藏速率.结果表明:总碳和有机碳与各营养元素都呈很好的线性相关;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有机碳和总碳埋藏速率的主控因素;虽然沉积物Corg浓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其高沉积速率,Corg的平均埋藏速率达到1 331 g/(m2·a),远高于世界其他高Corg浓度的湿地,因此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内陆到潮滩土壤中碳、氮元素的梯度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典型的通过黄河冲积泥沙填海造陆形成的近代沉积区。区域受到黄河冲积、沉积等自然过程和农业耕种熟化等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本研究通过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内陆到河口海湾不同距离采集典型土壤类型剖面发生层样品,探讨土壤有机碳、总氮等生源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为阐明我国典型海岸带地区陆源碳、氮的输送及循环特征提供基础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内陆与河口地区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土壤碳、氮分布规律。表层土壤碳、氮含量在黄河沿岸及三角洲南部均表现出由陆向海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而在黄河刁口流路和清水沟流路沿行水方向有梯度升高的趋势。内陆地区土壤碳、氮与盐分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土壤碳、氮主要受到耕作熟化过程的影响;而在河口地区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靠近海湾地区土壤碳、氮积累可能受到细颗粒泥沙沉积和滩涂湿地厌氧等环境影响。表层土壤碳、氮比变幅在3.6~8.6之间,说明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分解较快,不利于有机碳的积累。土壤剖面中,一些特殊发生层如红色夹黏层、黑色泥炭层对土壤碳、氮的富集具有明显的作用,其中红色夹黏层的土壤碳、氮含量接近耕层土壤。总之,黄河三角洲土壤在耕作垦殖、泥沙沉积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剖面特征发生层是影响碳、氮封存、释放和增汇等循环过程的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巢湖沉积物有机碳分布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3年7月用活塞取样器在湖泊靠近河口附近和湖泊内沉积最深区域内布点采集了柱样,对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等的测定,并对碳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AC4柱样样品有机碳含量变化整体上呈现出一个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的特点,AC3柱样整体上为缓慢渐变态势。AC4有机碳与细颗粒、总氮含量的相关性高于AC3柱样。两柱样的C/N比值垂向变化表明沉积物中的内、外源有机质在湖泊有机质中各占有一定比例,同时也反映了它们物质来源上有差异。可见由于位置差异导致的水动力条件、物源变化和降解作用等不同因素对其含量变化及C/N比值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主要农作区土壤有机碳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浙江省主要农作区土壤调查获得的样品与测试数据,采用指数模型方法计算了表层、中层、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及平均密度,按地区分布、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对其作了比较分析。浙江农作区0~0.2m、0~1.0m、0~1.8m不同深度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13×108t、3.78×108t、4.93×108t,平均密度分别为0.31×104t/km2、1.03×104t/km2、1.35×104t/km2。有机碳储量在林地与耕地分布最高,分别占总量的72.87%与14.91%;在水稻土与红壤中共占83.54%。平均有机碳密度在林地与耕地最高。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浙江土壤碳库具有较大固碳能力和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中北部土壤碳库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网格采样法荻取内蒙古中北部半干旱区土壤样品共527件,分析其碳库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初步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碳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碳库仍以有机碳为主,不同土壤类型中有机碳占总碳61%~97%,其中沼泽土有机碳密度最高,风沙土最低,盐土无机碳密度最高,暗棕壤最低;在空间分布上,土壤碳受气温和降水...  相似文献   

15.
对2006年10月采自长江重要支流大宁河中上游河底沉积物约42cm长的岩芯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总碳(TC)和有机碳(TOC)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该研究时段内沉积物中主要的矿物类型是石英和方解石,总碳含量为33~57g/kg,有机碳含量为8~34g/kg;(2)沉积剖面中总碳和有机碳含量从10cm深的部位向岩芯顶部都发生了急剧的下降,沉积物颜色也在此处由灰色转为红褐色,这可能反映了三峡水库蓄水后,在较低的流速状态下,原来处于位置较高、含碳较低的褐红色粘土受水体淹没并被大量输入河流沉积物中,从而引起了泥沙沉积速率的迅速增加;(3)双龙沉积剖面中有机碳的变化结果还显示,在17~10cm深处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大幅度增加,可能是本区域内该时段人类活动引起有机物质急剧输入到河流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法测定岩矿试样中有机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金芳  李顺达  林桂芝  张富平 《铀矿地质》2003,19(5):304-309,295
本文研究了化学氧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岩矿试样中有机碳的转化机理、转化温度、转化时间以及试样中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碳酸盐成分的消除等条件,解决了化学处理与仪器测定的衔接问题。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岩矿、水系沉积物等试样中有机碳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对吉林西部进行为期6年(2004-2009年)的环境调查基础上,采集了217个土壤剖面,获取了2 170个土壤样品的平均容重、含水率和有机碳含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的垂向分布特征、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垂向分布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大致可分为“下降型”、“上升型”和“不变型”3种。呈下降型的草地、农田、湿地等SOC含量主要富集在0~30 cm耕作层,并随深度增加而快速下降;滩地为上升型,良好的水文条件和相对茂盛的植物为有机质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变型包括盐碱地、林地和沙地,SOC含量处于全区最低水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很大,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田、草地、旱田、湿地、退化草地、滩地、林地、沙地、盐碱地,其中水田为(169.25±17.70) t/hm2,盐碱地为 (26.50±10.00) t/hm2。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结合Landsat8 OLI遥感数据对该地区土壤有机碳进行定量反演.试验采集了164个土壤样品,通过3倍标准差准则对样品进行奇异点去除及数据集划分,其中120个样品作为训练集,44个样品作为验证集,建立土壤有机碳的多元逐步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有机碳与Landsat8各波段反射率均显著相关;黑土有机碳光谱预测最优模型以倒数为自变量模型最优,决定系数R2=0.180,均方根误差RMSE=0.558,海伦地区适于Corg含量遥感反演,预测模型稳定性好,可以用于揭示黑土典型区Corg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认为在不对土壤进行地面光谱测试的情况下,直接采用化学分析数据与遥感卫星相关联的方法预测模型拟合度有限,光谱对有机碳可解释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珠江马口站,河口站断面水体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高全洲  沈承德 《地球化学》1999,28(3):273-280
1997年7月份和11月份对北河口站和西江马口站水体有机碳含量进行了两次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两江水体的颗粒有机碳含量在不同 均高于溶解有机碳含量,这与全球河流以溶解有机碳为主的平均格局显著不同。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含量以及总有机碳含量均不文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汛期含量高于平水期。悬浮物中有机碳的含量的随悬浮物含量的增加,也即流域土壤机械侵蚀强度的加强而降低,这种现象与全球河流的总体趋势一致。汛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