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探讨晚冰期以来猪野泽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TOC)、碳氮比(C/N)、有机碳同位素(δ13C)3种有机地球化学指标与花粉组合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猪野泽沉积物中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和孢粉组合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3种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对环境变化的整体趋势反应敏感,孢粉组合适于对细节变化的分析。猪野泽沉积物整个剖面中(除~13.0 cal ka BP之前的底部砂层沉积段外)TOC和C/N较低值,δ13C较高值,对应总花粉浓度较低时期;TOC和C/N较高值,δ13C较低值,对应总花粉浓度较高时期。  相似文献   
142.
143.
为探讨主要营养素源组合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172.87g±6.71g)生长、消化吸收和水环境的影响和效应,作者采用3×2×2三因素设计,蛋白质水平—43%、40%、37%,分别以P43、P40、P37表示,脂肪水平——10%、7%,分别以L10、L7表示;蛋白源鱼粉水平——高鱼粉(49%~55%)、低鱼粉(39%~45%),分别以FH、FL表示,形成12种试验处理组(1#-12#)饲粮。试验期77 d。结果表明:1#(P43L10FH)、9#(P40L10FL)增质量率和饲料系数最优,显著或明显优于较好的3#(P40L10FH)、11#(P37L10FL)和7#(P43L10FL),9#饲料系数较3#显著降低28.3%;低鱼粉组(9#、11#、7#)显著提高胰蛋白酶和肠脂肪酶活性,9#其活性较1#分别显著提高21.09%、14.39%;高脂肪极显著提高吸收酶活力(P0.01),且具有增强多数消化酶活力的趋势;高鱼粉组和低鱼粉高蛋白组的氨氮、亚硝酸氮、磷酸盐相对浓度变化呈现普遍高于其他低鱼粉组的趋势或特征,以11#、9#、7#、1#相对较低,11#、9#氨氮浓度较3#分别显著降低73.97%、58.75%;9#、11#、1#亚硝酸氮、磷酸盐浓度不同程度极显著降低(P0.01);高脂肪有降低磷酸盐和COD的趋势。总之,本研究值得关注的新发现是:低鱼粉组9#、11#、7#饲粮分别显著或明显提高生长、消化性能,并显著改善水生态环境,营养素源组合正效应突出,不仅节约鱼粉资源,且饲粮组成更经济,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4.
介绍了深孔PDC扩孔钻头设计方法,参考了全面钻进PDC钻头设计理论,进行了冠部轮廓设计及等切削布齿理论研究,借助CAD/CAM/CAE一体化三维软件Pro/ENGINEER完成PDC扩孔钻头三维建模,参数化设计提高了PDC布齿的准确性,PDC扩孔钻头可应用到各种扩孔施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5.
在系统总结前人对植物钙质根管定义及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形态学方法对阿拉善沙漠26组不同形态的植物钙质根管进行了分类,初步统一了我国植物钙质根管的定义及其分类;通过统计阿拉善沙漠不同类型植物钙质根管在全新世的数量分布,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可能蕴含的古环境意义。结果表明,植物钙质根管是陆生植物形成的次生碳酸盐结壳,包括钙质根套、绕根结核、根模具、根导管和根状结核五种类型。其中钙质根套和绕根结核的形成受到植物生长及其根围微生物活动的影响,而根模具、根导管和根状结核的形成则不受上述作用的影响。据此将阿拉善沙漠植物钙质根管分为钙质根套和绕根结核两种类型。这两类植物钙质根管在不同时期的相对数量百分比能够指示植物钙质根管形成时期有效湿度的高低,绕根结核数量百分比较高能够指示较高的有效湿度,而钙质根套数量百分比较高则指示了较低的有效湿度。因此,从植物钙质根管中能够提取丰富的古环境信号,并将其运用于沙漠地区的古环境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6.
滇西北衙金矿床磷灰石微量元素和卤素成分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晨光  杨立强  和文言 《岩石学报》2017,33(7):2213-2224
滇西北衙斑岩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成矿带中规模最大的金多金属矿床,其已探明的金储量超过350t,伴生的铜、铅锌、铁、银、硫也达到大-中型规模,前人针对该矿床做了很多研究,但对于富碱斑岩与成岩成矿作用的关系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磷灰石为研究对象,比较北衙矿区内各岩体成矿差异,探讨磷灰石所记录的成岩成矿信息。研究表明,北衙矿区二长花岗斑岩成矿岩体与不成矿岩体的磷灰石均富F(2%)、贫Cl(0.02%),两者呈现近似的负相关;但成矿岩体中磷灰石具有相对较高的δEu值和较低的δCe值,表明成矿岩体氧化程度更高,从而减少含Fe硫化物的形成,使金属元素得以保存,在源区释放更多的Cu、Au元素,有利于成矿。同时,北衙矿区岩体磷灰石的(Sm/Yb)N比值的减小可能是由含Cl热液的出溶所导致的;与成矿岩体磷灰石相比,不成矿岩体磷灰石的低Ce/Pb和高Th/U值,反映了岩浆形成过程中不成矿岩体的流体活动性较弱,岩浆的分异不明显。对比研究显示,同为陆内碰撞环境形成的北衙矿床与成矿带北段玉龙矿床,其成矿岩体中磷灰石的F/Cl值明显高于俯冲环境中形成的普朗、春都和铜厂沟矿床的成矿岩体。  相似文献   
147.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化学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拐子湖-地质公园一线51个湖泊水,8个泉水,12个井水及1个雨水水样的水化学成分分析,初步探讨了沙漠湖泊水化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东南边缘至腹地湖泊总体上依次呈硫酸盐型-碳酸盐型-氯化物型分布.东南边缘以Na+、Cl-、SO24-为主的湖泊因矿化度分异,形成Ca2+、Mg2+含量不同的三种亚型,其中高矿化度的Na-Cl-(SO4)型湖泊在腹地湖泊群中也有出现,表现出地理上的不连续分布;边缘若干湖泊受局部地理环境的影响水离子多含Na+、Cl-、CO32-+HCO3-.综合分析表明湖泊水化学型的空间分异与区域气候差异和气候变化有关,湖水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当地降水补给,但不排除外源地下水补给对其有一定贡献.通过对比不同时段部分沙漠湖泊水化学特征发现近十年以来腹地湖泊补给源或受气候干暖化影响使其水化学特性较边缘湖泊的变化大.  相似文献   
148.
盐湖中的矿物沉积记录着丰富的环境气候变化信息,是古环境研究的重要对象.在无地表径流补给的盐湖中,其矿物组成及沉积特征与有地表径流补给的湖泊相比是否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采集巴丹吉林沙漠33个不同矿化度地下水补给型湖泊的表层沉积物和10个地表风积砂样品,通过X衍射的方法,分析样品的矿物组成.结果显示:湖泊表层沉积物主要为石英、长石、辉石、云母等碎屑矿物,部分湖泊含有少量的碳酸盐和氯化物盐类矿物.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与湖水矿化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淡水湖仅分布碎屑矿物,微咸水湖含有碎屑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盐湖含有碎屑矿物、碳酸盐类矿物和氯化物.风积砂样品中主要为碎屑矿物,占总矿物含量的90%,对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影响较大,但对湖泊沉积物中的盐类矿物没有贡献,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盐类矿物主要是自生作用形成的.虽然本地区湖泊边缘的沉积物中盐类矿物种类相对较少并且含量较低,但其盐类矿物组成与分布能够响应湖水矿化度的变化,其环境指示意义与有径流补给的盐湖相同,可以指示其湖水的盐度.因此,可以从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补给型湖泊沉积的盐类矿物中提取相应的古环境信息,用于恢复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9.
王乃昂  孙德浩  隆浩  刘啸  王孝理  陆晨遨  李卓仑  刘江 《地质论评》2022,68(4):2022072007-2022072007
准确界定蒙山峨峪口砾石堆积堤的形成时代,对于探明其成因、澄清山东中低山丘陵第四纪冰川有无之争,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峨峪口堆积垄岗砾石组构、沉积构造、地貌组合等标志,均指向其为山洪泥石流堆积物,且为暴发频率极低、发展周期较长的水石流或稀性泥石流堆积。其下伏第四纪沉积物OSL埋藏年龄和AMS14C年龄可作为砾石堆积堤形成时代的最老约束参考年龄,当地村民迁居此地的历史可作为最小约束参考年代。OSL测年结果为2. 1~2. 3 ka BP,AMS14C测年结果为951~1522 cal AD,证明砾石堆积堤为数百年前形成的历史泥石流痕迹。  相似文献   
150.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漾濞县西侧发生Ms6.4地震,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采用D-InSAR技术对云南省漾濞的升降轨Sentinel-1A数据分别进行解算得到Ms6.4地震同震形变场。降轨结果显示在震中的东-南向有两个明显的隆升和沉降区域,雷达视线向最大沉降量为-7 cm,最大隆升量为8 cm。升轨结果显示雷达视线向最大沉降量为-7 cm,最大隆升量为7 cm。根据震源机制解和同震滑动分布模拟计算此次地震导致的周边断裂库仑应力变化情况,联合升降轨结果解算本次地震的垂直向和东-西向形变场,并分别分析形变场的形变方向和形变量级,可以为研究地震震源参数和同震滑动模型精细化反演提供更可靠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