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核算区域的碳排放和碳汇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预测未来变化情况,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LMDI模型、STIRPAT模型、FLUS-InVEST模型等定量分析甘肃省碳排放与碳汇的现状特征及模拟未来变化情景,并定性讨论甘肃省减排增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机遇,提出甘肃省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及具体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甘肃省碳排放呈上升趋势,二次产业是排放大户。(2)经济产出是甘肃省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3)在全面优化情景下甘肃省碳排放如期达峰,减排效果最为理想。(4)甘肃省短期内新增碳汇缺口较大,难以抵消全部的碳排放。建议甘肃省实现“双碳”目标宜分两阶段进行,减排和增汇多措并举并优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等。  相似文献   
102.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贺灿飞  郭琪  马妍  范帅邦  赵瑜嘉 《地理学报》2014,69(8):1207-122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广泛融合,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本文对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思潮演变、热点研究领域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西方经济地理学在经历了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两个影响深远的变革后,研究领域和主题逐步走向多样化与复杂化。本文综述了8个热点研究领域,包括区域与地方发展、经济全球化、产业地理、劳动力地理、创新与创意地理、消费地理、环境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经济地理学与政策研究的关系,最后总结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3.
利用辽西北地区39个雨量站1971-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选取Z指数为指标,根据国家干旱等级标准和辽西北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干旱所对应的界限值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Z指数,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和Kriging空间插值法对辽西北地区春旱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辽西北地区春旱总频次各年代际变化中,大旱、重旱上升趋势明显,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春旱发生频次由8.1%上升到12.5%,重旱发生频次由3.6%上升到4.8%。周期变化中,辽西北春旱存在10 a左右的主周期。空间上,辽西北地区春旱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由南向北递增,春季各等级干旱高发区主要集中于朝阳市各县。  相似文献   
104.
105.
本文分析了紫木耳生长的气象指标,气候生态条件及稻田气候资源,并对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06.
沉积环境对孢粉组合影响的探讨--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干旱区小型内陆流域 (石羊河流域 )内三个地点孢粉分析显示不同地点全新世孢粉组合差异极大。三角域剖面孢粉组合完全以针叶树为主;洪水河剖面孢粉组合下部以旱生草本为主,上部以针叶树为主;终闾区表土孢粉组合中 90 %为旱生草本、灌木。其差异已远远超出气候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差异。结合沉积相、沉积环境、孢粉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传播、扩散特性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是沉积环境、搬运介质差异造成的。三角城剖面处于半封闭环境,接纳储存来自上游的所有沉积物的信息,孢粉组合反映的是流域上游祁连山上的植被状况。洪水河剖面下部冲积地层发育时,剖面处于开放环境,孢粉组合反映当地植被;上部湖相层发育时,剖面处于半封闭环境,孢粉组合的环境指示意义与三角城剖面一致。终闾区表土孢粉组合反映现代风媒环境终闾区植被状况。古环境重建不能仅从孢粉组合出发,必须结合沉积环境综合分析,否则,古环境重建的结果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7.
基于GIS的四川省生态旅游分区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IS是正在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强大空间分析能力的高新技术,与生态旅游分区评价模型结合,可充分发挥其地图化表现和空间分析能力。本研究以四川生态旅游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了基于AHP法的生态旅游分区评价系统。并对四川七个生态旅游区进行了评价,生成了相应的专题评价图。  相似文献   
108.
109.
A型花岗岩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10.
广东博罗县小金河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强  陈邦余 《热带地理》1995,15(4):350-361
本区计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72科、532属、978种(包括变种、变型)。发现2新种,1新变种和3个广东新记录种。本区系的表征科为山茶科、壳斗科、桑科、芸香科、紫金牛科、樟科等,这些科大都是热带-亚热带分布式的,代表了本区系的性质。在属的地理成分中,本区以热带成分173属(占总数的35.2%)和热带-亚热带成分169属(占总数的34.4%)为主,说明了本区系具有由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南亚热带特征。本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