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粘土矿物的组成可以通过红外吸收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来测定,其中,红外吸收光谱法能在数量上模拟和比较粘土矿物组合的比值特征。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分析是以Biscaye方法为基础建立的(Biscaye,1965)。通过100个样品的两种程序分析对比后,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分析得到了巩固。其中,第一种程序是将粘土矿物固定在玻璃片上(Moore和Reynolds,1997),  相似文献   
42.
我们分析了Schirmacher Oasis(Dronning Maud Land,DML)和PrinceCharles山脉(PCM)南部的基性岩墙中锆石颗粒的SHRIMP年龄。SchirmacherOasis地区的侏罗纪基性岩墙具有亲石元素弱富集的特征,表明它们受到了地壳混染作用的改造;DML中部地区在中元古代(MP,1150~1050Ma)经历了构造活动这一阶段,而这一事件叠加了新元古晚期高级变质事件(NP,700~510Ma)。这些基性岩墙为含橄榄石高镁过渡性至碱性基性岩类,并且含有从同化物质中继承下来的锆石颗粒。每颗锆石进行50次分析,所得年龄结果几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3.
Chia  -  Yen  Ku  许树坤  孙桂华 《海洋地质》2009,(4):10-22
菲律宾海板块沿台湾岛和吕宋岛之间东倾的马尼拉海沟向欧亚板块仰冲。板块汇聚边缘自南而北逐渐由南海岩石圈的正常俯冲过渡到台湾造山带的初始碰撞。与俯冲相关的地震遍及台湾附近,往台湾方向增生体急剧增宽。为了认识这种以俯冲一碰撞转换带为特征的汇聚板块边缘,我们分析了12条位于吕宋岛与台湾岛之间横切马尼拉海沟的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显示,南海海盆北部基底通常向东和向南倾。在马尼拉海沟北段,海沟充填沉积物南部比北部多,t0层序界面是近海沉积与海沟充填沉积物的界面。可能由于台湾地区的碰撞作用,t0层序北部坡度更平缓或者被抬升。构造分析显示,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地壳具有三个特征带:正断层带(NFZ)、原始逆冲带(PTZ)和逆冲带(TZ)。正断层带主要由俯冲地壳顶部或上部的一系列正断层组成,在接近深海沟的部位,这些正断层逐渐被海沟充填沉积物所覆盖,暗示正断层带发生在地壳开始弯曲、并引起上部沉积层重力变化的地方。由于增生体附近板块边缘强烈的汇聚作用,一些被埋藏的正断层而被活化为隐伏逆冲断层。原始逆冲带位于正断层带和增生体的前缘逆冲带之间,含隐伏的逆冲断层或者褶皱而不是逆冲断层。海沟区正断层、隐伏逆冲断层和逆冲断层在地壳结构中的连续分布,指示隐伏逆冲断层是沿着之前拉张正断层的位置发育的。上部沉积层的脆性变形很可能是强烈的挤压作用和水分较少的原因所致,最终隐伏逆冲断层可能向上发展,成为海底逆冲断层。  相似文献   
44.
从有冰川供给的斯瓦尔巴特群岛北部陆缘采集到的多波束资料揭示出一个大型海底滑坡-Hinlopen—Yemaak滑坡的详细地形特征。有许多个几百米高的平坦断崖,其中位于横穿陆架的Hirdopen深海槽口的最大的滑坡后壁的高度超过了1400m。除了有明显的压缩外,地震剖面上还见有半透声体,表明块体运移沉积物可能是重塑或液化的碎屑流堆积物,这些堆积物在一些地方有几百米厚。在大范围的块体运移沉积物的外缘,许多漂浮的块体从半透明的沉积单元中突起,  相似文献   
45.
意大利陆缘是中地中海构造活动强烈、复杂的地段,地貌演化非常迅速。沿意大利陆缘,火山活动、断裂活动以及陆坡失稳等地质作用活动频繁,是有人类居住、活动的,具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地区。因此,阐明那些在海底可见的并与地质灾害有关的地质特征是海洋地质领域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6.
当块体水下重量向坡下的分量超过了破裂面上的抗剪强度时,就会发生海底滑坡。滑坡事件的结果取决于受影响的块体、范围以及事件的动力学机制,其结果可能对海底设施和建筑物毫无影响,也有可能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可能诱发海啸并对沿岸造成广泛影响。我们是通过在河流三角洲和冰川冲积扇附近的陆坡上所见的滑坡痕迹以及广泛运移的海洋沉积物发现了大型的滑坡事件。这些滑坡发生在坡角非常低的陆坡区,从较深的水域一直延伸至陆架外缘。在更新世期间,这些地区沉积物的堆积量大而且比较快速,  相似文献   
47.
西北非海域的陆缘地貌因受到顺陆坡而下和平行于陆坡两个方向沉积物运移作用的相互影响而有很大改变。在几个航次的调查中,通过地球物理、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位于12°~26°N之间的塞内加尔和毛利塔尼亚海域的沉积物运移作用进行了调查。测深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被用于研究再沉积的延伸范围以及内部结构。根据这些测量结果进行了沉积物取芯,并进行了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48.
泥质角砾相/流是识别泥火山的一个主要特征:角砾沉积的时间意味着泥火山的喷发历史,而角砾出现的规模表示了泥火山的强度。库拉泥火山位于地中海东部阿那克西曼德海山北缘水深1750m处,圆丘状。多波束及深拖旁侧声纳系统调查显示,库拉泥火山北向及峰顶具有比周围区域高的背向散射强度。  相似文献   
49.
有关地中海海洋系统对气候效应的灵敏性这一问题仍处于争辩阶段。在这里,我们研究了在过去最后两个间冰期高峰期间东地中海海洋循环对日照效应的长期反应,在这期间大规模的水文变化导致了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的沉积。  相似文献   
50.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被授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全球变暖已被公认为是危及人类生存的事实,然而,人类关于全球变暖的认识建立在过去百年全球升温率的基础上,而这一结果的不确定性超过了50%。因此,科学界需要进一步澄清,以便人们理解产生地球系统正反馈的一些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