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一种改善地形图等高线自动矢量化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GIS中进行空间分析的重要基础数据,地形图等高线自动矢量化成为其中的关键技术,如何提高等高线自动矢量化的精度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结合RS和GIS的优点,分析地形图的特点,通过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和滤波器对地形图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分类方法和定向检测滤波器可以比较好地突出表现和提取地形图中的等高线。由此表明,遥感不仅能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源,而且还能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提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2.
西部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不仅关系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和城镇化质量,还关系到民族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基于2012年新疆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研究发现,新疆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整体水平较高,愿意将户籍迁入现流入地的比例达到半数以上,且北疆地区略高于南疆,少数民族高于汉族。模型显示,总体而言新疆对人力资本和经济禀赋较高的流动人口落户吸引力不强,而民族类型、在流入地的居住时间和社会融合程度是影响新疆流动人口户籍迁移的关键因素。同时,新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流动人口在户籍迁移时考虑的因素存在异同,但社会融合特征因素不存在区域和民族差异,均表现为社会融合程度的提高显著增强其户籍迁移意愿。  相似文献   
103.
针对断层参数重力反演中密度误差对反演结果影响不确定的问题,该文采用控制变量方法,通过理论模型系统分析了密度误差对断层几何参数反演造成的影响,实现了定量确定密度误差与反演结果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变化增大,反演误差逐渐增加;反演误差整体上处于10-5 m/s2量级,比采用的重力数据低两个量级,说明反演结果是可靠的。密度变化对断层埋深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断层倾角影响较大;当密度变化为-2%~2%时,断层上盘上底面、断层上盘下底面、断层下盘上底面、断层下盘下底面和倾角分别变化-0.5%~0.3%、0.2%~-0.4%、-0.38%~0.4%、0.25%~-0.3%和4%~-5%。当密度变化较小(-2%~2%)时,密度变化与断层参数变化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4.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西斜坡二叠系佳木河组物源体系一直备受争议,导致沉积体系“众说纷纭”。利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重矿物含量、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明确了沙湾凹陷西斜坡二叠系佳木河组砂砾岩碎屑颗粒富石英(35.41%)、长石(43.2%),贫岩屑(18.71%)。稀土元素总量(ΣREE)平均值139×10-6接近大陆上地壳(UCC)的平均值148.14×10-6,Hf-La/Th微量元素物源判别图解和La/Sc-Co/Th值表明佳木河组属于酸性岛弧区。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右倾分布模式,整体上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指示源岩以长英质火山岩为主,即“一源”。在同一物源下,又可以分为4个物源区:新光1井—中佳6井物源区,车排10井—中佳5井—中佳4井—中佳3井物源区,车排7井—车排005井体系物源区,车排5井物源区,即“四区”。构造背景判别图解揭示了佳木河组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该研究将有助于对沙湾凹陷西斜坡的沉积体系及古水系的准确恢复和远景区油气储集层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05.
过去的五十年里,作为曾经世界第四大湖泊的咸海面积急剧萎缩,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并对大部分中亚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咸海的水位下降过程虽然历时相对较短却变化显著,为了了解这一变化的详细过程,1997年从咸海北部湖盆采集了AS17孔浅钻岩芯.通过对该岩芯的矿物学、介形虫、孢粉等沉积环境指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岩芯在矿物学特征及生物特征上的一系列显著变化,揭示了过去近500年中咸海的沉积环境经历了含盐量增加-下降-再增加三个明显的阶段,并为15世纪咸海的干旱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6.
洛阳盆地位于黄河中游,属中原腹地,史前资料丰富,是揭示河流水文系统对于季风气候变化响应规律以及研究史前大洪水事件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演变影响的理想区域.鉴于此,我们在洛阳盆地洛河流域开展广泛的野外考察,在其下游发现了全新世古洪水沉积剖面——太学村(TXC)剖面.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地层划分,并重点结合地球化学元素指标,对剖面中三组古洪水泛滥沉积层(overbank flood deposits,OFD)与黄土层、古土壤层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在近代黄土层(L0)和古土壤层(So)内,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残积系数、淋溶系数、退碱系数)、微量元素(Zr、Zn、Mn、Rb、Sr)含量及Rb/Sr比值的变化,受到全新世气候变化及风化成壤环境的影响;在古洪水泛滥沉积层中,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微量元素含量和 Rb/Sr比值的变化,深受沉积物物质来源原始特征的影响;(2)古洪水泛滥沉积层的地球化学特征显著区别于近代黄土层、古土壤层,其中Zn、Mn、Rb含量及残积系数、Rb/Sr比值表现为OFD3/OFD1>So>L0>OFD2;而淋溶系数、退碱系数及Zr、Sr含量则表现为OFD3/OFD1<S0<L0<OFD2.其中,古洪水OFD2记录的古洪水事件发生时间为4000-3800 a B.P..这期大洪水事件对河谷平原区龙山文化晚期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并使得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向青铜器时代二里头文化转折变化期间出现长达几百年的文化断层.  相似文献   
107.
地震应急响应快速评估系统参数本地化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疆地区房屋震害矩阵和烈度衰减关系参数与西北地区房屋震害矩阵和烈度衰减关系参数分别输入新疆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选用新疆近几年发生的较大地震震害结果与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计算的地震灾害损失结果进行对比,进行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的参数本地化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给出新疆地区房屋震害矩阵和烈度衰减关系参数的合理性依据和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具有影响场的地震专题图绘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绘制影响场的常规方法入手,探讨了从应急指挥指挥技术系统中快速提取地震影响场图层的方法。依托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新疆应急基础数据,可以做到在地震发生后较短时间内给出相关地震专题图,并且制作成专题图模板,快速生成所需要的图件。与常规方法比较,这种方法具有时间短、烈度范围具有区域性特征等特点,保证了快速、准确提供地震应急基本信息,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9.
收集整理本次地震新疆强震动观测台网获得的强震动记录,简要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部分典型记录的特征计算,为新疆强震动台网积累了资料,也为进一步开展地震动特征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利用2005—2009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新疆南天山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并给出一年尺度的重力场变化图像,结合重力段差时序图以及GPS计算资料分析2008年10月5日乌恰西6.8级地震与重力场、应变场的关系,并综合分析区域重力场与动力构造环境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重力场变化与区域应力-应变场微动态活动有关,重力场变化反映出应力场引起的重力源兆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