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862篇
测绘学   409篇
大气科学   352篇
地球物理   581篇
地质学   1440篇
海洋学   457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74篇
自然地理   3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常州地区含水层系统土层压缩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近十几年来分层标和含水层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了常州地区土层压缩变形特征,表明承压含水砂层中的压缩变形不容忽视,且含水砂层的压缩变形与弱透水层的粘土、粉质粘土相似,均表现出明显的变形滞后现象.为此从水位与时间关系、土层变形与时间关系和水位与变形关系出发,结合室内试验方法,通过选取常州地区含水层系统中第一、二、三承压含水层以及二、三承压含水层间弱透水层和第三承压含水层下覆弱透水层的原状土样,采用单轴侧限压缩试验,分析了常州地区砂土和粉质粘土的次固结(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常州地区不论是粉质粘土还是砂土,均存在一定的次固结变形,从而启示我们该地区地面沉降模拟中应同时考虑含水砂层的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142.
测绘产品的检查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金芳  薛正义 《测绘通报》2006,(4):31-32,38
测绘生产单位的质检部门在对各类测绘产品进行检查验收时,时常遇到如何确定检查比例、如何对整体进行质量判定的困惑。根据有关抽样检验的理论,按照GB/T2828.1-2003的标准,通过生产实践,提出一个较为科学、也易于操作的检查验收办法。  相似文献   
143.
基于分类规则挖掘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目前遥感影像的统计分类、神经网络分类及基于符号知识的逻辑推理分类方法的优缺点.以GIS为平台,构建了多源空间数据库,将数据挖掘的思想和方法引入遥感影像分类中,提出了面向分类规则挖掘的遥感影像分类框架.针对遥感光谱数据及其他空间数据的特点,定义了连续属性样本分类概念和分割点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连续属性样本分类规则挖掘算法.选择一个试验区,采用该算法分别对遥感光谱数据、遥感光谱和DEM数据相结合的数据进行分类规则挖掘、遥感影像分类和分类精度比较.结果表明:(1)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2)加入DEM等与分类相关的其他空间数据可以提高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通过挖掘分类规则进行遥感影像分类,扩展了基于知识的逻辑推理分类方法中知识获取渠道,提高了分类规则获取的智能化程度.新的连续属性样本分类规则挖掘算法,扩展了归纳学习算法对连续属性样本分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4.
介绍了用ASP和SQL数据库来实现山东省自动站数据库接口模块的原理和方法,为自动站数据在业务和科研开发中的应用建立了有效的访问途径.  相似文献   
145.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 technique for the retrieval of wind fields from Doppler radar data. The assimilated information included both the radial velocity (RV) and the movement of radar echo. In this assimilation technique, the key is transforming the movement of radar echo to a new radar measuring variable- "apparent velocity" (AV). Thus, the information of wind is added, and the indeterminacy of recovering two-dimensional wind only by AV was overcome effectively by combining RV with AV. By means of CMA GRAPES-3Dvar and CINRAD data, som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of retrieval of wind fields is useful in obt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ather system.  相似文献   
146.
1 INTRODUCTIONThat the radar data are reasonably ingested into theassimilation analysis system to improve the analysisquality and prediction precision is one of the problemsmeteorologists currently try to resolve. Many scholarshave already obtained some r…  相似文献   
147.
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公路桥梁损伤程度标定的两阶段法。第一阶段:应用静应变残差进行损伤定位;第二阶段:基于已经识别出的损伤位置,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损伤程度的标定。两阶段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同时进行常规的损伤位置识别和损伤程度的标定的收敛速度慢、存储空间大及可能误标定等问题。某三跨连续桥梁应用分析发现,在已知很少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对损伤程度的识别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证实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两阶段法用于损伤程度的识别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8.
Introduction Digital seismic observation systems originated from 1970′s. It has developed greatly in the past 30 years up to now. Its performances were improved, dynamic range and resolution increased a lot, the power consumption decreased a lot, and so on (YOU et al, 2003a, b). In a word, the dream of broad frequency-band, big dynamic range, digitalization of seismic observation has come true already. But, the previous digital seismic observation systems only support communica-tion based o…  相似文献   
149.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area, situated at the fore-land of the Qinling-Dabie orogen, is an important re-gion for high-grade mineral deposits in Cen-tral-Eastern China. Nearly 300 different types of Cu and Au polymetal, Fe, and S mineral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and mined in this zone[1,2].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these deposits follows the trend of the Mesozoic igneous rocks, suggesting their fundamental control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se deposits. Geo-physical and geologic observatio…  相似文献   
150.
利用1964~1993年NCEP/NCAR再分析风应力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14层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OGCM),对热带太平洋与El Ni~no有关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与Ni~no 3区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年际变化关系,发现在El Ni~no事件之前,暖池的次表层海温都有明显正异常出现,它的东传导致了El Ni~no的发生,并且SOTA的传播随纬度变化,沿赤道东传,在赤道外西传。然后,选取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两次最强的El Ni~no事件讨论了引起这种机制的可能原因———西风异常的作用。最后,对1964~1993所有的El Ni~no年的风场、次表层海温和海表温度的异常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