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6篇
  免费   4132篇
  国内免费   6231篇
测绘学   2711篇
大气科学   2928篇
地球物理   3376篇
地质学   10626篇
海洋学   3900篇
天文学   262篇
综合类   1554篇
自然地理   2432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910篇
  2021年   1169篇
  2020年   953篇
  2019年   1180篇
  2018年   1125篇
  2017年   975篇
  2016年   1080篇
  2015年   1202篇
  2014年   1203篇
  2013年   1444篇
  2012年   1587篇
  2011年   1580篇
  2010年   1527篇
  2009年   1422篇
  2008年   1423篇
  2007年   1413篇
  2006年   1211篇
  2005年   1058篇
  2004年   865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749篇
  2001年   661篇
  2000年   558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54年   7篇
  1933年   3篇
  1925年   4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海沧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厦门海沧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矿物(0.063~0.125mm粒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粒级的重矿物共计49种,其优势和特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绿帘石、铁铁矿、角闪石、锆石、红柱石等;重矿物的平均质量分数为9.56%;根据重矿物的分布和含量,并结合主要标志矿物的颗粒百分含量和分布特征,将该海域划分为5个矿物组合区,根据各区的矿物组合类型分析了该海域的物质来源及影响重矿物分布和组合的因素,进而探讨了九龙江河口湾和厦门西港海湾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2.
The surface and bottom water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locations in Xiamen western sea. The quantified estimation of bacterial production (3H-thymidine method) and observation of bacterial heterotrophic activity (14C-glucose method) have been made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marine bacteria and their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value of bacterial heterotrophic activity was 9×108 cells/(L.h) in the surface waters and 2.6×108 cells/(L.h) in the bottom waters. The mean value of bacterial production was 38×108 cells/(L.h) in the surface waters and 7.1×108 cells/(L.h) in the bottom wat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terial production, heterotrophic activity, POC and DOC measured during this survey were discussed. The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teria activity and total coliform was addressed.  相似文献   
93.
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对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区(0°~16°N,125°~145°E)上层海洋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垂向温度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尤其在次表层(120~200m)的变化最为明显.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明显早于西太平洋次表层的海温异常.分析发现,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海温异常是导致整个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变异的关键区,当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加强时,3~4个月后西太平洋海温场出现大范围的冷暖异常.  相似文献   
94.
厦门港浮游植物对磷酸盐吸收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无载体32P同位素示踪测定海水中浮游植物和细菌吸收磷酸盐速率的方法,对厦门港浮游植物和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港海水中吸收磷酸盐的主体是浮游植物(几乎占100%),平均吸收速率为4.28×10-5μmol/(L·s),并且存在着晚秋<冬<初春的季节变化,培养实验的结果表明吸收速率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种类更替和温度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苏、皖石炭系石灰岩的胶结作用。查明了胶结物的晶形、碳、氧同位素成分、发光特征及包体均一化温度。指出胶结作用主要发生在大气淡水补给较充分的含水层内,这与本区属海退成岩序列有关。  相似文献   
96.
东太平洋地区DSDP573孔始新世末期的微玻璃陨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研究 DSDP5 73孔的岩心样品 ,首次在该孔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中发现了微玻璃陨石 ,且主要富集在其底部。一个样品 (5 g)中最多可达 12粒。这些微玻璃陨石主要呈球形、椭球形。用电子探针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Si O2 含量为 2 9.6 4%~ 5 8.93%,Al2 O3 为 3.42 %~ 2 0 .96 %,Fe O为 9.98%~ 2 9.5 5 %,Mg O为 4.32 %~ 16 .0 5 %,Ir为 0 .0 6 %~ 0 .81%。总体来说 ,微玻璃陨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可能与靶岩的成分变化较大有关。始新世末期北美微玻璃陨石场的展布方向约为 2 5 0°,这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所需要的矢量变化(2 45°)仅相差 5°,推测很可能是始新世末期陨星的撞击引起了太平洋板块在该时期的运动方向由 NNW突然变为NWW。  相似文献   
97.
摄食水平和性别对稀有鮈鲫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5年10月采集本所自繁有ju鲫(约1.03g/ind),在30℃水温下进行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了从饥饿到饱食5个摄食水平对不同性别稀有ju鲫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鱼体干物和能量含量不受摄食率和性别的影响,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雌鱼的湿重,干重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均呈双对数增加,雄鱼湿重特定生长率呈双对数增加,而干物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呈指增加,雄鱼生长速度及摄食率低于雌鱼,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食物能损失于粪便中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损失于排泄物中的比例变化不大,呈下降趋势,用于代谢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用于生长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除饥饿组外,在各个摄食水平,雌鱼食物能用于代谢的比例较雄鱼低,而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雄鱼高。  相似文献   
98.
菲律宾海热含量分布及其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虹  胡敦欣 《海洋科学》1989,13(3):7-12
本文利用1986年及1987年秋季在菲律宾以东海域进行的CTD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上层海水热含量分布及变化,得出,热含量由南向北随纬度逐渐增大,这主要是北赤道流引起的等温线自南向北下倾造成的,另外也与南部和北部的冷涡和暖涡有关。本文认为,两年里热含量的差异可能与1986年生成的El Nin有关。另外,北太平洋赤道流体积输送量的变化与菲律宾海热含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
壳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1株产壳聚糖酶能力较强的菌株OU01,并对OU01进行了16S rDNA序列、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属于微杆菌属;该菌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与Microbacteriumsp.的相似性最高;因此将其初步鉴定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同时对该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g/L):chitosan 10,(NH4)2SO420,MgSO4.7H2O 1.3,K2HPO4.3H2O 1.4,Glucose 1,Yeast extract 3,NaCl 5,起始pH=6.30。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佳发酵时间为96 h,在上述最优条件下,该菌株产酶达到118 U/mL。Microbacteri-umsp.OU01菌株为壳聚糖酶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0.
The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such as dredged sediment of variable size discharged into cross flow are studied by a 3D numerical model, which is developed to model the particle-fluid two-phase flow. The Eulerian method with the modified k-ε parameterization of turbulence for the fluid phase is used to solve fluid phase, while a Lagrangian method for the solid phase (particles), both the processes are coupled through the momentum sources. In the model the wake turbulence induced by particles has been included as additional source term in the k-ε model; and the variable drift velocities of the particles are treated efficiently by the Lagrangian method in which the particles are tracked explicitly and the diffusion process is approximated by a random walk model.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dumping a cloud of particles is governed by the total buoyancy of the cloud, the drag force on each particle and the velocity of cross-flow. The computed results show a roughly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frontal position and the longitudinal width of the particle cloud. The particle size in the cloud and the velocity of cross flow dominate the flow behavior. The computed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satisfactory agreement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