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4篇
  免费   3931篇
  国内免费   4966篇
测绘学   2386篇
大气科学   2491篇
地球物理   4195篇
地质学   10519篇
海洋学   3356篇
天文学   448篇
综合类   1273篇
自然地理   1913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763篇
  2021年   969篇
  2020年   817篇
  2019年   885篇
  2018年   1326篇
  2017年   1162篇
  2016年   1056篇
  2015年   1114篇
  2014年   1033篇
  2013年   1248篇
  2012年   1913篇
  2011年   1659篇
  2010年   1329篇
  2009年   1258篇
  2008年   1281篇
  2007年   1204篇
  2006年   1095篇
  2005年   1628篇
  2004年   1491篇
  2003年   1014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446篇
  2000年   373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4年   9篇
  1925年   5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imary results of petrologic, mineralogical and petrochemical studies of garnet-bearing granulite facies rock xenoliths from Xinyang, Henan Province. These xenoliths, which are found in a pipe of late Mesozoic volcaniclastic breccia, are of high density (3.13-3.30 g/cm3) and high seismic velocity (Vp = 7.04-7.31 km/s), being products of underplating of basaltic magmas and had experienced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The underplating and metamorphism took place before the eruption of the host rock. Petrographical studies and equilibrium T-P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se xenoliths were captured at a 49 km depth and experienced at least a 16 km uplift before they were captured. The dynamics of the uplift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plate and the Yangtze plate during the Triassic.  相似文献   
992.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目前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开采潜力很大,但各地开发利用程度有较大区别,哈尔滨、大庆等地区地下水超采较严重,形成了区域性的水位降落漏斗,最大漏斗面积达4500km2,最大水位降深达40余m,单井涌水量衰减40%以上;鸡西等矿区大量疏干地下水,使水源濒于枯竭;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已出现地面沉降迹象.这些问题的产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开发、保护地下水资源已是当务之急.对严重超采区要控制开采,调整用水结构、分质供水、科学管水、节约用水.此外应充分利用矿区排出的地下水,变害为利.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和研究工作,及时解决开发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孙凤贤 《安徽地质》2001,11(3):230-234
论述航运局综合楼地基所在处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地基基础盲目施工诱发造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灾害和危及周国民居安全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合理施工,治理塌陷,并取得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994.
东南极伊利莎白公主地LGB65点的雪层密度与剖面特征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对东南极冰盖伊利莎白公主地LGB65点的50m雪芯及雪坑进行了雪层密度与剖面分析。结果表明,该处雪的密实化过程属冷型落实化类型,第一和第二临界密度深度分别为10.4m和60.4m深霜不育,雪层中为数不多的雏形深霜层厚度仅几厘米,多分布在冰壳层的上、下两侧,16.0m以上,发芯透光性的变化不明显,之下,透光性逐渐表现出韵律变化,雪层中辐射壳和风壳频繁出现,其中辐射壳可作为划分年层的重要依据,综合雪层内的各种层位特征,初步划分出LGB65雪芯的年层约为243a,总的年平均积累率为131.9mm,20世纪60年代年积累率低于平均水平,70年代中期以后,;积累率出现大幅度增加,进250a来该处的年积累率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995.
利用中国陆地 10条GGT地球物理资料编制中国岩石圈篱笆图 ,并加以说明。通过对地球物理特征和地质学分析 ,认为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和青藏高原周边重力梯级带为界 ,可把中国陆地划分 3个岩石圈构造单元。中国陆壳既有三分结构也存在二分结构 ;对地壳中存在的低速带、高导带和天然地震带进行了划分。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为界 ,两侧盆地具有不同的地球物理特征 ,这些特征与构造运动、均衡调整过程有关。莫霍面几乎遍布全国 ,它具有内部结构。下部地壳底部存在的地球物理异常与莫霍面有关 ,也可能与岩石圈地幔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6.
非饱和土壤水力参数预测的分形模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利用分形几何理论,可在土壤水力性质,包括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水力传导系数与土壤结构分维之间建立起一定的函数关系式.这些函数关系式大多与Campbell定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幂定律形式,一方面揭示了Campbell定律的物理实质,另一方面可用于土壤持水量及水力传导系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997.
对西范坪斑岩铜矿的蚀变作用、流体包裹体特征等进行了研究,指出该矿床是由两期岩浆流体叠加作用所形成的.第一期热液作用形成了磁铁矿化和黑云母化,并形成了无矿石英脉;第二期热液形成了阳起石化;早晚两期热液的混合引起了钾长石化及强烈的矿化.由于第二期流体的叠加,将还原硫(H2S)带到浅部,并与第一期富铜的高盐度流体相混合,从而形成铜硫化物的沉淀.第二期富含还原硫流体的加入,是西范坪斑岩铜矿床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8.
为控制金矿开采废岩和选冶废料的酸化 ,利用净产酸量、净产酸势实验和柱淋溶实验 ,研究了猫岭 王家崴子金矿区采矿废石和尾矿的酸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废石和尾矿的堆放过程中会发生酸化 ,且废石的产酸量远高于尾矿的产酸量 ,氰化尾矿的产酸量高于浮选尾矿的产酸量。但是 ,12 0天的淋溶实验表明 ,各种采选废物在短期内酸化现象不明显 ,与本区采矿废石和尾矿低的含硫量和系统中的缓冲能力及其外部环境因素有关 ,也反映了废物漫长的酸化过程。本研究结果为金矿开发废碴的环境管理和酸化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柱层累托石材料对有机废水的处理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使用柱层累托石材料对有机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进行讨论。采用累托石材料,在用量为15kg/t时,加入用量为4kg/t的还原剂FE,废水中COD去除率达70%;如果再用累托石进行二次吸附,其COD去除率达92%;处理水COD值降为96mg/L,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实验了累托石的再生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张广才岭燕山早期白石山岩体成因与壳幔相互作用   总被引:34,自引:19,他引:34  
出露于东北地区张广才岭的白石山岩体,其全岩-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96士4 Ma,表明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早期,而非传统认识上的印支期.岩体主岩和闪长质包体均具有低ISr(≈0.705)和正εNd(t)(+1.7~+2.2)值的特点,反映岩体成因与地幔具有密切的联系.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壳幔混合成因,闪长质包体是较基性的地幔岩浆进入主岩浆中淬火结晶而成,花岗质岩浆的源区主要为新生的地壳物质.动力学分析表明,本区在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合后,由于东侧大洋板块的俯冲及后续的岩石圈拆沉效应,导致软流圈地幔上隆及幔源岩浆的板底垫托,并进而造成先存和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和不同源区岩浆的混合作用.底垫的新生地壳是兴蒙造山带造山后晚期形成的.因此,古生代-中生代是本区地壳生长的重要时期,且这种地壳生长是在垂向构造机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