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319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630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193nm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LA),联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在激光频率为2Hz,束斑直径为24μm条件下,对91500、GJ1、TEMORA1、Pleovice和Qinghu等5个标准锆石进行了原位UPb年龄测定。测试结果显示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062.3±4.3)Ma(2σ,n=21),(604.8±3.1)Ma(2σ,n=20),(418.3±1.6)Ma(2σ,n=27),(337.3±1.3)Ma(2σ,n=28),(159.86±0.64)Ma(2σ,n=28),207Pb/206Pb、206Pb/238U、207Pb/235U比值的分析精度(2σ)2%左右,加权平均年龄的分析精度(2σ)均小于0.5%。上述结果表明,91500、GJ1、TEMORA1、Pleovice和Qinghu等5个标准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与前人报道完全一致。对产在胶东玲珑花岗岩中的实际锆石样品JD47进行测试,所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4.3±2.1)Ma,与SHRIMP测试结果吻合。文中建立的24μm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测试方法,与LAICPMS方法相比,测试精度高,剥蚀时间短,激光剥蚀空间分辨率提高。  相似文献   
992.
为解决天然地震事件性质辨识依赖人工检测、自动化程度不高且误差较大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中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信息论中的排列熵、近似熵及香农熵等特征参数,建立Entropy-LSSVM地震波形特征提取与事件性质辨识模型。基于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云南漾濞地震事件及人工爆破干扰事件等共计500条波形数据,设计多个不同训练比例与测试比例的随机抽取子实验,采用准确率、召回率、特效度、精确度、F-measure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熵特征对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事件波形的区分效果明显,且结合熵特征的LS-SVM模型整体性能优于QDA、LDA、朴素贝叶斯、决策树、LogitBoost及RobustBoost等方法,训练集与测试集比例为3∶2的辨识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99.00%和96.97%,即使训练集只有50条的辨识准确率也可达98%以上,这对天然地震事件的有效甄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随着化学纯化技术的提高及质谱仪的开发与应用,锌同位素已成为近年来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人们对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了极大提高。本文对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全面的综述,追踪了锌同位素在地学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目前,锌同位素已被广泛应用在天体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古海洋、古环境重建以及深部碳循环等诸多地球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推进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94.
舒进辉  马强  周凤玺  李强 《岩土力学》2022,43(4):1135-1146
基于单相弹性介质与非饱和多孔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和Snell定律,研究了P1波从非饱和土介质中入射到波阻板(wave impeding block,WIB)时的传播特性。推导了P1波在非饱和土地基中通过波阻板后反射波和透射波振幅比的解析解,分析了反射波振幅比和透射波振幅比与波阻板的剪切模量、密度以及入射角、入射频率、饱和度等各种参数的关系曲线,从而得到这些参数对非饱和土地基中波阻板隔振效果的影响规律。数值结果表明:波阻板隔振屏障的剪切模量和密度对其隔振性能影响较为显著,当波阻板剪切模量和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时波阻板隔振屏障可获得较好的隔振性能;入射角对波阻板隔振性能影响较大,而入射频率对其隔振效果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95.
两种典型磁扰对航空磁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扰是磁暴发生期内间断性出现的地磁场扰动变化,可以出现在磁暴的不同阶段,其幅度和形态与磁暴的规模和类型相关,规模较大的磁暴期间出现的磁扰比规模较小的磁暴期间出现的磁扰幅度大、频次高、持续时间长。研究发现,实际生产中最常见的磁扰幅度一般在几纳特至十几纳特,形态主要呈线性梯度变化和非线性扰动变化,这两种典型磁扰对磁测结果均有影响,经过磁日变校正能够消除。结合生产实例,探讨了磁日变校正对消除磁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通过电阻率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研究黏性土电阻率特性及电阻率与岩土参数的相互关系。在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勘察过程中,沿轨道走向,在长江一级阶地共布置完成电阻率测井22组,并于测井位置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常规土工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直剪快剪试验及三轴UU试验。通过研究发现:黏性土电阻率随含水量及孔隙比的增加而增加,随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而减小。根据黏性土三轴UU试验结果,其电阻率随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拟合,给出了黏性土电阻率与岩土参数间的经验公式,其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现状、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中国国家湿地公园10 a发展现状和特点,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对策。结果表明,1国家湿地公园在中国发展迅速,并呈现"分布的广泛性和不平衡性、与湿地资源的不协调性、整体总面积较大和湿地率较高、类型以河流湿地、人工湿地和湖泊湿地为主"等特点;2国家湿地公园面临空间分布不均、资金缺乏、国家重保护和地方重利用的博弈、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健全、发展建设程序不规范、科研薄弱和专业人才缺乏、监管体系和配套机制不完善等挑战;3从管理层、建设者和研究规划层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管理层应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的宏观统筹规划,并实施分区分类管理,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关系,以确保数量稳定提高、质量同步提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包括资金筹集、公众参与和经营管理在内的配套发展机制。建设者应严格执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程序,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关系,突出自身特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日常监测工作,注重后期维护管理。研究规划层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实用技术研究,加强成果的推广应用转化,加强科学规划队伍的培养和管理,为国家湿地公园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8.
舒思齐  裴荣富  邢波  金雪  黄道袤 《地质通报》2015,34(6):1100-1109
诺里尔斯克铜镍硫化物矿床赋存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是全球最大的镍-铜-铂族元素硫化物矿集区。研究表明:1该矿床形成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与溢流玄武岩在时空上紧密相关,但由于未发现含矿岩体和矿体与溢流玄武岩之间直接接触,尚无法确定其成因联系;2幔源岩浆遭受过壳源物质的混染,但这种混染作用何时发生,混染程度如何,是否是成矿的必要条件?存在诸多争论;3成矿金属元素是从岩浆中沉淀出来的,但究竟是来自地幔还是地壳,有不同认识;4硫化物的熔离作用至关重要,在深部岩浆房曾发生过,但在浅部岩浆房中是否也曾发生过?还存在明显的分歧。尽管在矿床成因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某些控矿因素对于诺里尔斯克铜-镍-铂族元素矿集区而言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9.
磷灰石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凯  舒启海 《矿床地质》2021,40(2):189-205
磷灰石是一种常见的岩浆岩副矿物和热液矿物,不易受风化和氧化等表生作用影响,能较好记录和保存岩浆和热液活动的原始信息,因而是研究岩浆和/或热液过程的一种常见示踪矿物.在矿床学领域,磷灰石常被用来为探究多种科学问题.文章回顾了近年来磷灰石在矿床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方向,总结了磷灰石在实际研究中的争议问题,并较系统地阐释了磷灰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成因、热液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指导矿床勘探以及甄别矿床类型等方面的具体指示意义.通过文章的综述,希望能够为深化磷灰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加强磷灰石助力找矿工作、广泛开展与磷灰石有关的地质问题的探讨等提供较全面的基础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00.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顶部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以膏云岩为主的风化壳岩溶储层。通过偏光显微和超微扫描电镜深入观察了(含)膏云岩的孔隙类型及充填规律,分析了其岩溶作用特点,研究了以膏云岩为主的岩溶作用特征与传统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特征的区别,探讨了膏云岩发育区的岩溶作用模式。结果表明:硬石膏结核和石膏晶体以其强亲水性和远高于白云石、方解石的溶解度,极易率先吸水发生溶解形成组构选择性溶蚀孔隙,导致膏云岩层蜂窝状溶孔的形成。硬石膏的高溶解度和力学不稳定性使得研究区以膏云岩、白云岩和灰云岩互层的风化壳储层以膏模孔、扩溶膏模孔及与之伴生的胀缩微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孔隙大小具有明显的自限性。岩性—(含)膏云岩和沉积微相—海平面低位期潮上带(含)膏云坪沉积是储层形成的先天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并因此直接导致(含)膏云岩储层的成层分布特征。表层膏云岩首先遭受淡水淋滤形成蜂窝状溶孔,多层成层分布膏云岩这种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风化壳内的岩溶水以弥散性渗透为主,这是膏云岩发育区岩溶作用特征和模式与碳酸盐岩产生重要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