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1篇
  免费   2070篇
  国内免费   2873篇
测绘学   795篇
大气科学   2021篇
地球物理   2240篇
地质学   5473篇
海洋学   1367篇
天文学   332篇
综合类   1110篇
自然地理   125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495篇
  2021年   605篇
  2020年   497篇
  2019年   515篇
  2018年   687篇
  2017年   579篇
  2016年   630篇
  2015年   593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630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14篇
  2010年   639篇
  2009年   587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树沟蛇绿岩中镁铁质岩的Sm-Nd全岩等时年龄为1030±46Ma,∈Nd(t)=+5.7,模式年龄在1422-1271Ma之间,矿物的内部等时年龄为983±140Ma。全岩等时年龄为其形成上限,矿物内部等时年龄为其变质年龄,说明该蛇绿岩形成于中元古代中、晚期。镁铁质岩的∈Nd(t)在+4.2-+6.9之间,是DMM与EMI两个地幔端元的混合产物;206Pb/204Pb在18.06-18.66之间,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较高,分别在15.55-15.60和37.59-38.38之间,207Pb/204Pb和208Pb/204Pb对206Pb/204Pb的关系表明,岩浆源于具DUPAL异常的源区,(207Pb/204Pb)i相对(208Pb/204Pb)i更偏离NHRL可能是变质流体作用的反映。∈Sr(t)值较高且变化大,可与蛇绿岩类比,87Sr/86Sr比值变化大,可能与海水蚀变作用有关。据此推测,松树沟蛇绿岩代表洋壳残片。  相似文献   
992.
The morphometry of chutes (couloirs), rock funnels, and open cirques are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dissected rock masses in the Kananaskis region of the Canadian Rocky Mountains. Data for ten morphometric variables were derived fro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of 56 open rock basins. The basins were classified structurally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s of bedding planes and the rock slopes. A hypothesis of no differences in morphometry among structural classes is rejected from the results of nonparametric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paired comparisons of rank scores. Basins on dip and overdip slopes have a distinct size, and those on anaclinal slopes have a distinct width and shape. Variation in morphometry from low compactness and area/relief (chutes) to high compactness and low area/relief (funnels) to high compactness and area/relief (open cirques) corresponds to a change in dominant structure from orthoclinal to dip-overdip to underdip to anaclinal. The dip of bedding planes relative to the slope of rockwalls controls the mode of initial displacement of joint blocks and, thereb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treat of rockwalls. The angle between the rock slope and the strike of dipping strata determines whether beds of differing stability form chutes and buttresses (orthoclinal slopes), or extend across rockwalls (cataclinal and anaclinal slopes) and retreat at similar rates to form funnels and open cirques. The optimal structure for large compact rock basins is anaclinal, and the least favourable is cataclinal dip-overdip slopes. Topoclimate and other geologic structures may account for variance in morphometry not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among structural classes.  相似文献   
993.
论吴传钧的治学精神——恭贺传钧师八十华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奇 《地理研究》1998,17(1):1-3
吴传钧,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1918年4月2日,我国着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原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1988~1996),《地理研究》杂志顾问。吴传钧院士投身地理学60多年来,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今年是吴先生诞辰80周年,本刊发表鲁奇文章,以示祝贺,并向吴传钧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994.
坡面流与坡面侵蚀动力过程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胡世雄  靳长兴 《地理研究》1998,17(3):326-335
在回顾了坡面流及坡面侵蚀过程研究的简史与现状的基础之上,全面总结了坡面流形成机理及其模式、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坡面侵蚀动力过程及其侵蚀产沙模型诸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坡面流各要素分析及坡面小侵蚀陡坎的形成等进行了一些探讨。最后,提出了坡面流及坡面侵蚀过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995.
柴达木盆地东缘晚更新世气候变化的(古)土壤发生记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郝永萍  方小敏 《地理科学》1998,18(3):249-254
柴达木盆地东缘典型剖面(古)土壤及其黄土线质的宏观特征和理化分析表明,本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曾有几次较大的波动,反映了全球冰量影响的气候波动以及东亚季风气候的强弱变化特征。揭示出气候变化过程中温度和降水并不同步,温度主要受地球轨道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的影响;降水则主要取决于冬、夏季风的浊弱对比关系,夏季风盛行时,降水丰沛。间冰段古土壤Sm的土壤发生特征和强度,揭示了除低温引起的蒸发减少外,降水丰沛也是  相似文献   
996.
新疆气候与环境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情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分析近年来新疆地质时期与历史时期气候与环境研究方面大量的文献资料与成果,并对现代器测时期的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分析法构画了新疆下世纪上半叶气候与环境的可能情景,认为新疆气候与环境初期于的晚白垩世,主要形成于第三三纪,至今总的干旱情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997.
博格达山北麓山前断裂西段全长140 km ,由5 条雁列状排列的逆断裂组成。全新世时期,古牧地断裂的最新活动发生在6.82±0.54~4.87±0.39 Ka B.P.之间;四工河口断裂切割Ⅱ级河流阶地,最新活动时间与古牧地断裂大体相同;泉泉子断裂切割Ⅰ级河流阶地,最新活动发生在3.75±0.41 Ka B.P.;热水河断裂及东风牧场断裂由于缺乏断代年龄实测数据,无法对其最新活动时间作出判断,但是推断它们也是全新世活断裂  相似文献   
998.
集安群片麻岩中石榴子石和黑云母接触带两侧边缘广泛发育Fe-Mg交换反应所形成的扩散环带,但晶体内部各自保持变质峰期的成分,中温带石榴子石可保留生长环带。经微区化学成分详细研究后,正确运用Grt-Bt温度计获得进变质阶段,变质高峰期和修期后Fe-Mg交换反应停止时的温度条件。按石榴子石和斜长石的微区钙含量变化确定了峰期和退变质阶段压力。据此建立起逆时针形式的变质作用p-T-t轨迹,反映该区早元古代陆壳内裂陷带的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   
999.
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受近南北向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带控制,由壳幔混源型岩浆被动侵位而成,总体上呈向北逐渐倾伏的趋势。该斑岩带斑岩属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类。通过对该斑岩带各斑岩体(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其为含铜斑岩或铜(钼)斑岩,具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超压盆地中泥岩的流体压裂与幕式排烃作用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流体压裂是在异常高流体压力体系的低渗泥岩中流体活动的主要输导通道。流体压裂不仅导致低渗泥岩的幕式压实作用,而且为油气运移,储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超压盆地泥岩的压实演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连续压实和幕式压实阶段,其中幕式压实阶段又可根据导致流体压裂的主控因素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亚阶段,即水力压裂和生烃压裂,前者主要由于泥岩欠压实和新生流体源的增压所致,后者则主要由于泥岩中有机质生烃及烃类裂解后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