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1.
用ASTER数据提取云南个旧西区矿化蚀变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云  胡光道 《云南地质》2008,27(4):502-508
以ASTER影像为数据源、野外实测波谱数据为参考,用光谱角分类法(SAM)在个旧矿区提取矿化蚀变信息。为剔除假“异常”信息,用ASTER热红外波段的比值计算定义硅酸盐、碳酸盐和超基性岩指数作RGB合成得反应岩性信息的影像,据此确定西区重点研究区。在此区域再次用SAM提取矿化蚀变信息,结合用ASTER短波红外数据的比值计算增强的构造信息,分析提取的重点研究区矿化蚀变信息结果,为该矿区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12.
西藏定结县、定日县一带的三叠系产大量遗迹化石,可划分为4个遗迹化石组合,对应于Skolithos遗迹相,Cruziana遗迹相和Zoophycos遗迹相.根据遗迹相及其它相标志判别,该区早中三叠世主要为陆棚环境,晚三叠世主要为滨岸环境.对遗迹化石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早三叠世存在短暂的缺氧事件.  相似文献   
213.
近年来,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治理项目个数与投入资金不断增多。本文通过对乌拉特后旗巴音镇东砂坑地质环境现状进行因地制宜的综合性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环境治理规划方案与工程实践措施。即充分利用东砂坑有限的土地资源,营造一处供居民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从而提升新旗府城市品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14.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在中扬子地区所发现的多处“古烃源灶”或“古油藏”以及中、下扬子地区中—古生界油气显示的特征分析,中—古生界油气显示非常丰富,均以碳沥青、轻质油、凝析油、天然气为主,显示了其高演化、古油层蜕变为储层沥青的特征,证实了中、下扬子地区过去曾经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事件。通过分析高演化海相地层的烃源类型、构造演化以及整体封存等成藏条件,认为中、下扬子地区在强烈的构造运动背景下,烃源岩的“再次”补给能力和区域保存条件将成为控制中、下扬子地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烃源类型多样,以多源补给为主导。比较完整的“构造活动平静区”和优良区域盖层的发育区是海相地层较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215.
自森林沼泽景观区1:20万区域化探工作开展以来,各个单位、不同阶段工作方法技术各有不同,工作效果不明显。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近年来通过试验研究制定了新的工作方法技术,认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粒级为-10~+60目,采样密度为(1~2)个点/4km^2,可取得好的效果。笔者仅以一二五公里幅区域化探为例对新、旧方法技术的应用效果加以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216.
黄宏波  梁鑫  杨晓云  罗刚 《测绘工程》2008,17(1):37-39,47
基于参数统计的DEM粗差探测算法利用双线性内插法计算某点的高程估值,并以此进行粗差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文中以Kriging法取代原有的内插算法,使高程估值的计算更加符合实际的分布。试验证明基于半变异函数的Kriging内插法较传统方法更为准确,也使原有算法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217.
赵晓云  阎民正 《山西地震》2007,(4):23-30,33
文章详细介绍了前台用PowerBuilder7.0,后台数据库用Sybase Anywhere 6.0而开发的地震月报质量控制软件的过程。并通过实例进一步验证了该软件的优越性,对提高工作效率、地震数据录入的准确率及地震月报的质量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8.
刘晓云  陈武凡  王振松 《测绘学报》2007,36(4):400-405,442
有限混合模型FM的分级聚类已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然而,由于它的计算复杂度与观测数据量平方成正比,致使在遥感影像方面应用受到了限制。另外,多光谱图像能提供空间和光谱两类信息详细的数据,但是,大多数多光谱图像聚类方法是基于像素的聚类,仅使用了其光谱信息而忽视了空间信息。本文定义一个相对混合密度函数,通过引入一个q-参数来调节各成分密度对其混合分布的贡献,提出一种广义有限混合模型GFM.设计一种新的适用于多光谱遥感影像的GFM分级聚类算法。该算法把MRF随机场和GFM模型结合在了一起,分类数通过PLIC准则自动确定。最后,利用仿真结果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同时通过与K均值聚类、FM分级聚类以及SVMM分级聚类的比较说明本文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19.
沙盖黄土丘陵坡地土壤理化特性随地形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西神木县与内蒙古东胜市交界的饮马泉小流域,选择有代表性的坡面进行地形剖面和土壤层垂直方向的系统采样。每个样品进行了粒级、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有机质测试。经数据的分析模拟,得以下结论:①土壤粒级构成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特征,可以指示研究区土壤的沙化程度和演化趋向,其具有向西北更干旱粗化方向过渡的倾向。②土壤水分随地貌部位的变化规律比较明显,在峁坡顶部和上部,垂向上具有自上而下增加的趋势,而在峁坡下部和坡脚却正好相反。不论何种地貌部位都存在一个相近的土壤蒸发、渗漏、持水能力相对的平衡深度。③土壤的物理性粘粒含量与土壤的水肥关系密切,物理性粘粒含量相对高的土壤剖面,土壤的水肥组合效果较好。④土壤水肥质地的组合效果,丘陵顶部的最差,依次过渡到坡脚的组合效果最好。其进一步表明,地貌因素在土壤形成后的一系列熟化、退化、被侵蚀和沙化的演化过程中,地貌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0.
泥盆纪是地史时期海洋生物迅速演化的时期之一,以发育显生宙以来地球上最大规模生物礁生态系统及其彻底崩溃为重要特征。泥盆纪的生物礁经历了吉维特-弗拉期和法门期的繁盛,造礁生物分别以珊瑚-层孔虫和菌藻类为主导;在吉维特中晚期、弗拉-法门期(F/F)之交和泥盆纪-石炭纪(D/C)之交,则遭受多次生物灭绝事件的打击,随后在石炭纪的杜内早-中期生物礁基本消失,而后生动物礁直到13 Myr之后(维宪期)才再次出现。通过最新的地球化学资料研究发现,中泥盆世海水表层温度适宜、大陆风化程度较低。因此,全球后生动物礁规模空前,异常繁盛;而晚泥盆世海水表层温度及大陆风化程度较高,导致法门期后生动物礁衰落,而菌藻类生物礁繁盛。通过灭绝事件的详细研究表明,Taghanic事件中海平面的快速上升、温度的急剧升高造成珊瑚和层孔虫消失,后生动物礁数量大幅减少;Kellwasser事件中的温度突变、全球性海平面升降以及缺氧等因素则引发了后生动物礁彻底崩溃;而Hangenberg事件中短暂复苏的后生动物礁受温度降低和海平面下降的影响而最终消失。因此,在众多影响泥盆纪生物礁发育的因素中,全球性的温度和海平面变化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