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1篇
  免费   1491篇
  国内免费   1958篇
测绘学   587篇
大气科学   1420篇
地球物理   1859篇
地质学   3797篇
海洋学   957篇
天文学   308篇
综合类   768篇
自然地理   77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380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377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8 毫秒
991.
沙尘输送模式的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彩燕  朱江  王自发 《大气科学》2009,33(2):232-240
利用一个远距离输送的沙尘模式估计了由于参数化过程 (干沉降速度) 和输入资料 (源强和水平风场) 的误差造成沙尘模拟的不确定性。通过对以上参数分别进行敏感性试验, 分析了模式对2002年3月15~24日期间中国东部地区两次主要沙尘过程模拟的不确定性。结果显示, 源区的潜在源强和气象水平风场的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最大, 而干沉降速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 对不同区域 [西部 (<95°E)、中部 (95°E~110°E) 和东部 (>110°E)] 的潜在源强和干沉降速度参数进行敏感性试验发现, 中部区域的参数设置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最大, 而西部和东部区域的参数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很小。此外, 不同高度的风场影响也不一样: 地面风速影响最大, 中层的影响较小, 而高层 (约6 km高度以上) 的风场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珠江流域1961-2007年气候变化及2011-2060年预估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珠江流域1961-2007年气温、降水量观测资料和ECHAM5/MPI-OM模式2011-2060年预估结果,分析了流域过去47 a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并预估未来50 a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过去47 a温度呈上升趋势,约升高1.8℃。冬季增温最明显,夏季最弱。未来50 a流域温度仍呈上升趋势,A1B情景下升幅约1.9℃,并且年际变化增强。A2和B1两种排放情景下秋季升温最显著,冬季最弱,A1B排放情景与此相反。过去47 a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春、夏、冬季和年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未来50 a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A1B排放情景降水增加最多,约为230 mm。A2、A1B和B1情景下降水季节分配未发生显著变化。年降水和冬季降水的年际变率增强,秋季减弱。  相似文献   
993.
一次超级单体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因子(R)、径向速度(V)、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垂直剖面等产品,分析了2008年4月8日发生在湘东地区的一次超级单体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表明:这次过程是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过程,在反射率因子上出现了钩状回波、三体散射回波、弱回波、高悬垂回波,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了持久的中气旋,风暴顶表现为强烈的辐散,降雹前相应的液态垂直累积含水量有一个跃增,这些多普勒雷达特征均为超级单体风暴预警提供了有利的临近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994.
“12121”气象声讯电话的信箱设置与服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资阳市“12121”气象声讯电话拨打率较低的现象,通过分析“12121”气象信息的信箱结构设置、服务内容等多方面的原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同时还提出了“12121”品牌专业化、人性化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995.
青岛城区一次冰雹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探测和区域自动站、雷达等资料,分析了2007年5月28日发生在青岛市的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冰雹天气是在高中低3层都有冷涡系统且呈前倾槽结构的天气背景下发生的;925 hPa的西南急流和中高层的不稳定都有利于冰雹云的形成;冰雹发生前,青岛城区上空低层大气逆温、逆湿,中层有干冷空气入侵,为冰雹云形成提供了有利的位势不稳定层结;造成5月28日青岛城区降雹的直接影响系统是超级单体雷暴,冰雹云的移动和冰雹落区与地面中γ尺度气旋相对应.  相似文献   
996.
采用NCEP1°×1°客观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1月25—29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雨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急流与强雨雪有着密切关系,强雨雪的发生需具备一定的温度条件以及水汽场与动力场的耦合机制。对强雨雪过程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表明,700hPa湿Q矢量辐合区以及850hPa锋生函数正值区与强雨雪区对应较好,对雨雪天气的发生有着很好的指示意义。湿位涡特征分析表明,此次强雨雪过程发生在层结稳定的大气中且垂直涡度发展较强。  相似文献   
997.
桂林市近10年霾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桂林市近10a霾的观测资料分析,得出了霾的天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一年中霾的天数变化秋季>冬季>春季、夏季;霾出现天数最多的月份是10月,最少月份是4月.霾出现的天数与降水日数、降水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998.
青狮潭暴雨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1981~2006年3~8月份青狮潭水库各水文雨量站点重大降雨的时空分布,重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的特征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狮潭暴雨、大暴雨的年际、月际分布很不均,90年代是暴雨高峰期,是80年代和21世纪以来的1.6倍左右.5~6月是暴雨过程集中期.从各月各站点的暴雨过程分布看,北部站点明显多于南部站点.暴雨雨带与湘桂走廊相近.低层系统以锋面最多,低空急流次之,第三为西南涡.通过分析,揭示了青狮潭降水基本气候特征和基本影响系统,对提高局地暴雨预报准确率、促进重大暴雨的预报服务工作和提高桂林城乡供水、农业灌溉、防洪、漓江旅游补水工程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New CCD photometric observations of G-type contact binary UV Lyn were obtained in 2006 and 2020,when the light curves(LCs)showed positive O'Connell effect and n...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2003年秋季延安地区一次典型层状云系加密探空和实时雷达观测资料,设计了催化和对比探测方案,计算得出催化影响区及下风方可能采集到响应值的区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催化和探测。云物理响应观测结果表明:PNS粒子探测系统检测到催化后30min,小云滴减少;大冰晶的浓度增加;催化前冰晶以片状为主,催化后可看到有霰坯;催化前大雪晶浓度很小,雪晶之间没有攀附;催化后雪晶浓度增加,且大雪晶增加很多,可明显看到几个雪团攀附在一起形成的较大雪团;雷达观测到催化前拟播撒区内云的回波强度较弱、范围较小,催化后云体明显增大,强中心增加了5~10dBz;催化约1h后影响区雨量均有增加,说明催化引入的人工冰晶,使冰晶凝结比水滴凝结更有利于过冷云水转化为降水,冰晶效应和雪晶攀附过程是这次层状云系降水系统中的主要过程。过冷水冻结释放的潜热,导致云内升速加大,使催化区云和降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