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测绘学   176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444篇
海洋学   19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程度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对生态难民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对生态移民的定义与分类、生态移民的产生原因、生态移民的相关预测与评估、环境变化与移民之间的关联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综述,并对环境难民的进~步应用进行了展望。提出要扩大生态移民的研究区域、转移生态移民的预测重点、加深关于生态移民影响效益的评估研究、探索更综合严谨的生态移民研究方法以及建立一套适合于生态移民的应对指导体系和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02.
根据祁连山区西部托勒气象站与疏勒河上游昌马堡水文站、鱼儿红雨量站的气温、降水、径流等观测数据,对近50年来疏勒河山区流域气温、降水、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祁连西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并在1990年代中期后出现一个突变,突变后气温上升速率较突变前明显加快.从气温的季节变化上看,冬季升温的幅度明显大于其他各季,从气温的区域变化来看,中低山地带的气温升幅要大于中高山地带.分析结果还显示,祁连山区西部年降水量总体上亦呈增长的态势,但年际波动比较剧烈.少雨年主要在1990年代以前,多雨年在近20 a;从季节变化上看,夏季降水量变化比较稳定,增减趋势不明显,其他各季降水量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冬季降水量增幅明显.受降水与气温加速上升所带来的冰雪融水增加的影响,疏勒河出山径流的年平均与四季流量亦呈显著增加的态势.考虑到山区夏季降水并未增加,故占年径流量比重较大的夏季径流量的增加主要是冰雪融水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3.
兰宗敏  冯健 《地理科学》2012,(4):409-417
在对北京5个城中村进行24 h活动日志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城中村流动人口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时间利用分别可以划分为6类,每一类的时间利用特征都与社会环境及该类人群的属性特征密切相关,其中工作、娱乐、家务等活动起主导作用。就城中村流动人口而言,不同类别人群工作日和休息日活动的时空间结构与其时间利用特征紧密联系,同样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生活活动路径展示出居民的日常活动正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特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环境、生活空间以及自身特征3个层次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于居民的个体行为,导致城中村流动人口活动时空间结构展现出独特的特征。基于微观个体的日常活动研究可以为掌握城市人群生活空间结构、制定城市规划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4.
近50年疏勒河流域山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出山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祁连山区水文站和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近50年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流域山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出山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疏勒河山区气候持续向暖湿转化,且各季气温均呈持续的上升趋势,山区降水量总体上亦呈增加趋势,年际波动比较剧烈。在各季降水量中,除夏季外其他各季降水量的增加比较显著,海拔3 000m以上中高山地带夏季降水量变化不大,3 000m以下中低山地带夏季降水量略有减少。受山区降水,尤其是3 000m以下中低山地带的降水量显著增加与气温上升所引起的冰雪融水补给的影响,疏勒河出山径流呈持续的增加趋势。由于夏季降水量并未增加,在年径流总量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夏季径流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气温上升所引起的冰雪融水补给的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全站仪测量距离、竖直角误差等引起测量高程误差的分析和渠道工程测量实践证明,全站仪用于渠道测量,在外业中不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不需要现场记录和计算,而且施测速度快,能减轻劳动强度,且精度上完全符合渠道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6.
针对HJ -1A星HSI图像上的条带噪声,在分析传统条带噪声去除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灰度归一化去除条带噪声的方法.首先,设计孤立点检测窗口,将随机斑点噪声与条带噪声分离;然后,利用灰度归一化方法建立图像各列像元灰度级与基准列像元灰度级对应的查找表,根据查找表对HSI图像条带噪声进行消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很好地保留图像光谱信息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消除图像条带噪声和随机斑点噪声.  相似文献   
107.
兰泽英  刘洋 《测绘工程》2012,21(6):38-42
以广州市黄花岗为例,重点探讨黄花岗数字社区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基于SOA技术实现数字社区平台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同步数据交换,达到各种数据资源的"一张图"管理。其次,采用WebGIS技术、Silverlight技术、二三维电子地图联动切换技术、基于分词的地址匹配技术以及监控视频接入技术提供了社区信息发布、社区人口资源管理、社区设施资源管理、社区治安监控管理以及法人信息管理等功能,突出社区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便民服务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卫星云图、NCEP资料和MICAPS系统提供的实况资料和物理量等,对2008年7月23日江苏北部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200 hPa中尺度反气旋环流的形成,配合500 hPa西南急流左侧切变线生成以及边界层925 hPa锋生与西南强风带或西南急流左侧中尺度低涡生成,有利于MCC生成和发展;925 hPa以下边界层10.7 m·s-1·km-1强风速垂直切变的形成.配合边界层正涡度中心生成、对流层高层辐散增强,是激发MCC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850 hPa江苏中北部MPV1≤-0.5 PVU的中尺度对流不稳定中心的生成,配合北方MPV2≥0.6 PVU湿斜压场纬向高值带的生成和稳定,有利于江苏北部地区中尺度强对流系统重复出现和MCC生成发展.  相似文献   
109.
东亚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0—2002年NCEP/NCAR再分析逐日平均资料,计算全球格点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分析东亚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在推进过程中逐候的气候特征。研究发现:第25—44候是水汽输送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段,也是水汽输送的集中期;东亚地区各个经度带的偏南风水汽输送在出现时间、北抬进程速度、北界位置、南撤速度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副高边缘的东南风水汽输送具有迂回西扩和快速东撤的特点,并且在强盛期能够到达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相似文献   
110.
兰伟仁  朱江  Ming XUE 《大气科学》2010,34(3):640-652
本文在假定模式无偏差的情况下, 利用一次风暴过程的模拟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一系列风暴天气尺度的集合卡尔曼滤波资料同化试验, 检验集合卡尔曼滤波在风暴天气尺度资料同化方面的效果, 并验证各集合卡尔曼滤波参数对同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集合卡尔曼滤波能有效地应用于风暴尺度的资料同化; 40个集合成员以及6 km的局地化尺度能较好地滤除采样误差造成的虚假相关, 同时可以将观测信息传递到无观测的模式格点; 利用背景场加上空间平滑的高斯型随机扰动生成初始成员的方式较未经过平滑的方式有更好的分析效果; 背景场扰动方法能够提高样本的离散度; 只同化反射率的同化试验表明, 反射率的同化效果较明显, 也证明了集合卡尔曼滤波在非常规资料同化中的作用; 增加径向风资料同化的效果优于只进行反射率同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