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9篇
  免费   2589篇
  国内免费   3340篇
测绘学   770篇
大气科学   2996篇
地球物理   3880篇
地质学   6983篇
海洋学   1537篇
天文学   764篇
综合类   1516篇
自然地理   171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611篇
  2021年   659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688篇
  2018年   778篇
  2017年   700篇
  2016年   847篇
  2015年   719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788篇
  2012年   746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802篇
  2009年   837篇
  2008年   764篇
  2007年   756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458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624篇
  1998年   542篇
  1997年   504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372篇
  1994年   430篇
  1993年   365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1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01.
Several views on sea-level changes of the South China coast are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236 samples whose ages are determined by 14C chronological method and their sites are corrected with ancient water depth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a basic model about sea-level changes of the South China coast since late Epipleistocene is set up. This model basically accords with the general cognitions of predecessors, i. e. it not only represent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sea-level changes of the East China coast but has some features of the South China coast itself. In general, this model is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Fairbridge's curve, indicating that the sea-level undulations exist since 6 ka ago but the ranges of undulations are slightly larger than those of Fairbridge's curve.  相似文献   
102.
红色无硫细菌处理高浓度鱼品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市生活污水的沉降污泥中分离出三株红色无硫细菌,经鉴定R1为胶质红假单胞菌(Rhodopscudomonas gelatinosa),R2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 palustris)、RS-1为红螺属(Rhodosprillum)的一种。R1与R2均为兼性需氧和兼性光能利用菌,RS-1为专性厌氧光合菌。作者提出了它们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和最适生长条件,最后确定R1、R2是较有利用前途的优势种类。作者利用上述分离的菌株对高浓度的鱼品废水进行了净化处理试验,得出R1对CODcr的去除率约为65%,R2的去除率为74%以上。二者混合使用可提高至87%。作者还发现废水中的非光合性杂生菌有助于提高光合细菌的净化力。  相似文献   
103.
在室内水池中观察了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和青石斑鱼(Epinephelusawoara)对孔径0.5mm、孔距5.0cm,空气压力0.25kg/cm2固定气泡幕的反应。结果表明,气泡幕对两种海水鱼都有显著的阻拦作用,平均阻拦率分别为黑鲷75.1%、青石斑鱼82.4%。分析显示,气泡幕对两种鱼的阻拦率间无显著差异。在本实验中,该两种鱼对气泡幕均无明显的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104.
描述中国对虾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体的细胞学结构:神经元细胞体分布在神经节的皮质,每个神经元外都有神经胶质细胞和其突起形成的鞘包裹着,细胞体质膜内陷分枝形成胞管系;尼氏体在各神经节神经元细胞体中都呈细颗粒状均匀分布,其数量随生理状况而改变;内质网膜外表面附有少量核糖体,内质网池不规则,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高尔基体呈孤状、圈状和U状;线粒体丰富,为圆形和短棒形,嵴不规则,缺少基粒;细胞体中有糖元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105.
洪泽湖风生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流是湖泊中污染物质扩散,悬浮物沉降及输移等的主要水动力学要素,造成湖水运动的成因机制很复杂,其中风生流是重要形式,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二维闭边界数值模拟,对不同风情下的洪泽湖湖流流态进行模拟研究,探讨其入流较小,沿岩各闸关闭的枯季情况下的风生流特征。  相似文献   
106.
依据黄、东海环流的的动力学模型 ,运用“流速分解法”对黄、东海正压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冬季黄海正压环流主要受风应力影响 ,基本形态为黄海暖流由济州岛西南进入南黄海中部 ,其东西两侧分别为两支向南流动的沿岸流 ;夏季主要受到潮致体力的影响 ,为一逆时针涡旋。东海环流主要是边界力作用驱动的结果 ,东海黑潮、台湾暖流和对马暖流较稳定。冬季风应力对东海环流表层流场有消弱作用 ,在夏季则有一定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从长江口1990年6月的一次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中营养盐含量变化可见,由于潮汐的作用,观测水域各营养盐要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周日波动特征,其中,NO3-N在一个潮周期内变化幅度可达1倍以上。赤潮发生时表层水体NO3-N,PO4-P和SiO3-Si值都呈下降趋势,降幅最大的PO4-P达3倍上;N/P值则急剧上升,峰值为450。随着赤潮肖亡,NO3-N,NO2-N和SiO3-Si浓度很快恢复正常,N  相似文献   
108.
光合细菌作为对虾育苗期饵料添加剂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试验了光合细菌作为对虾育苗期饵料添加剂的效果,使用培育一周左右的光合细菌对虾苗的成活率能提高约30%。同时能起到抗病,促生长发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海洋在天气、气候及大气环流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海洋热源的异常分布是造成长期天气异常的重要原因。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海气界面的热量交换来实现的,因此,直接运用海气热量交换来考虑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分析海洋加热异常对长期天气、气候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造成我国旱、涝及天气变化的主要副热带天气系统,对我国夏季气温、雨带位置及强度影响很大。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副热带地区是海洋向大气提供热量和水汽较多的地区,也是海气相互作用最强烈的海域,这一地区的海洋加热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将有直接影响。本文分析了冬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海洋加热主要场的分布特征,指出了海洋加热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该海域海洋加热较常年偏多时,冬、春至初夏副高偏弱,位置偏东、南(6月副高脊线位置除外);反之,海洋加热较常年偏少时,副高偏强,位置偏西、北(6月副高脊线位置除外)。该海域海洋加热对副热带地区大气环流,尤其是副热带高压环流的变化有着重要作用。本结果对预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研究中纬度海洋加热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其大气环流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The GMRES approach is used to solve complex matrix solution arising from boundary element analysis of large offshore structures. This makes it possible to solve problems with large numbers of panels on a workstation with a much smaller memory than typical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s. The speed of the solver is compatible with direct solvers when the enough RAM is available. Otherwise, an iteration procedure can be used. By using an out-of-core treatment, typical RAM requirement is reduced to a size approximately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panel number n instead of being proportional to n2. The code is first verified with direct solver for cases with small number of panels. The applicability to large offshor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is demonstrated for a TLP c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