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9篇
  免费   2705篇
  国内免费   3589篇
测绘学   1815篇
大气科学   1559篇
地球物理   1936篇
地质学   6810篇
海洋学   1714篇
天文学   162篇
综合类   928篇
自然地理   1749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295篇
  2022年   735篇
  2021年   853篇
  2020年   702篇
  2019年   791篇
  2018年   719篇
  2017年   700篇
  2016年   659篇
  2015年   766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934篇
  2011年   958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828篇
  2008年   856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778篇
  2005年   597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0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以新建立的GPS超短基线场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版本的GAM IT/GLOBK软件进行高精度数据处理,GAMIT软件的版本包括10.5、10.6、10.61和最新的10.7,对所选用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综合利用周边IGS站以及陆态网(CMONMC)的数据进行联合解算,采用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值、基线重复性、网平差后点位坐标稳健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不同版本的GAMIT软件均可以对超短基线网进行高精度数据处理,解算结果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相比之下,最新发布的GAMIT10.7版本软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解算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2.
将RANSAC算法与传统相似变换模型相结合,并验证其在隧道控制网中的稳定性.首先,求解变换参数时,利用RANSAC算法初步筛选相对稳定点;然后,再通过相似变换模型对稳定点进行计算,得到正确的变换参数和各网点位移;最后,通过T检验法对控制网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模拟试验和实例分析,与传统相似变换模型、迭代加权相似变换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避免较大变形点对转换参数的影响,稳定点判别正确率最高,且此模型计算位移量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93.
构建基础时空信息底板,是实现智慧城市内部多源、异构、海量数据间的关联与融合,保障各类智慧应用正常运转,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前提.文中提出"地楼房权人"多层次城市实体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并实现"地楼房权人"实体建库、城市多源信息关联融合的业务框架,并通过应用展望,从教育学位配置和医疗资源管理等方面举例说明基于"地楼房权人"实体模型的多源信息关联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通过构建"地楼房权人"等城市实体数据,并基于此关联集成各类城市数据,最终形成面向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基础时空信息底板,将为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994.
针对省级农业农村厅专题数据较多且无统一规范、分布广泛、信息孤岛化、数据更新手段落后、跨部门共享困难等问题,在收集、整合、分析宏观分布的业务信息和应用需求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分布式多源信息集成、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与分析等技术,开展农业农村地理信息共享服务模式研究,设计并实现了省级农业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包括门户、一张图综合分析、数据管理、服务管理、自助制图等子系统.实现了农业农村信息资源与测绘地理信息资源跨部门的整合、应用与共享,借助于国家、省级基础测绘和"天地图·陕西"成果,保证了农业农村地理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鲜活性.通过示范应用的引领作用,推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信息化,满足厅机关及直属单位、社会公众、其他部门的应用需求,提高农业农村数据的共享能力,为农业决策提供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方法,在农业农村部门日常监管和应急决策中发挥了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殷浤益  何贞铭  张颖  赵暖 《北京测绘》2021,35(7):884-889
传统的旅游路径规划算法大多仅考虑单因素的规划,即考虑景区对线路规划的影响,而现实中需考虑多因素(如景区、酒店、旅游时间和游客消费能力等)对旅游线路规划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格网模型的顾及多因素的维特比旅游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利用高斯函数表达格网模型下的曼哈顿距离与状态转移概率之间的关系;其次建立景区、酒店的属性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函数来表达观测状态概率;最后引入维特比算法求得旅游线路的最优解,并用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6.
王恺 《北京测绘》2021,35(8):1107-1111
针对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大疫情,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大数据技术的甘肃省疫情"目标人"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移动运营商实时定位数据和天地图·甘肃地理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汇聚接入全省漫入重点人员定位数据,实现重点人员的实时位置监测和时间序列分析,准确把握重点人员的时空分布和发展趋势,为甘肃省新冠疫情的防控起到了辅助决策作用,有效解决了目标定位数据到决策人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997.
南海东北部深部地壳结构蕴含着南海陆缘伸展张裂过程的重要信息。在南海东北陆缘布设的一条广角地震测线(DP13)沿NW-SE方向依次穿过东沙隆起和台西南盆地。本文利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软件RayInvr构建地壳纵波速度结构,模型表明:沉积层速度1.6~4.6 km/s,厚度0.5~3.8 km,横向分布不均匀,沉积基底起伏剧烈;莫霍面埋藏深度由陆架区的25.5 km急剧减小到陆坡下方的13 km,随后向下陆坡远端增深至16 km;陆架处东沙隆起下方地壳厚度从~25 km减薄到~21 km,下陆坡远端地壳厚约10~13 km,地壳拉张因子分别为1.3~1.5和2.6~3.1,表现为轻微和中等减薄;陆坡区台西南盆地内地壳厚度从17 km急剧减薄至7~8 km,地壳拉张因子高达4.6,呈超伸展减薄;地壳厚度由陆向海非单调减薄,地壳伸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陆架-上陆坡和下陆坡下地壳底部发现两个相对孤立的不连续高速体,速度分别为7.0~7.5 km/s和7.0~7.3 km/s,厚度分别3~5 km和1~3 km,前者位于古太平洋俯冲带前缘,几乎与南海东北部高磁异常重叠,推测由中生代古太平洋板...  相似文献   
998.
何敏  熊先才  李晓俊  赵龙 《测绘通报》2021,(2):93-97,107
针对丘陵山区大比例尺测图应用的需求,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倾斜摄影的技术方法获取高精度的影像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航线布设方法、控制点布设采集要点、空三数据处理关键点等,获取满足丘陵山区大比例尺测图应用的数据模型,基于数据模型获取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然后通过与实地测量数据进行精度对比分析获取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倾斜摄影技术不但能满足丘陵山区1:1000大比例尺测图的精度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9.
针对BRISK特征检测算法在遥感影像中匹配时同名点对冗余度高和全局性差等特点,考虑BRISK特征检测算法能获取大量无人机遥感影像特征点,Delaunay三角网算法能够利用影像的BRISK特征点的粗匹配点对构建三角网,本文综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结合BRISK特征检测算法和Delaunay三角网算法的剔除无人机遥感影像误匹配点对方法。该方法利用两张影像的BRISK粗匹配特征点构建Delaunay三角网,利用遍历两张影像三角网中的三角形相似度剔除错误匹配点对,并利用摄影不变量原理进一步剔除误匹配点对,提高了两张影像的精度;对比分析了Delaunay三角网的射影不变量算法,RANSAC算法分别剔除原始影像组、加入椒盐噪声影像组及旋转影像组的BRISK特征误匹配点对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组影像分别利用结合BRISK特征和Delaunay三角网的射影不变量算法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匹配方法获得的正确特征匹配点对冗余度低、全局性优。  相似文献   
1000.
多时相InSAR技术具有探测大范围毫米级地表形变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近几年,应用多时相InSAR技术监测以高铁为代表的大尺度人造线状地物形变备受关注.本文将C波段SAR数据用于高铁沿线路基形变监测,应用相位稳定性分析和改进的StaMPS技术来增加相干性点的密度和形变参数解算的稳定性.采用研究区时间跨度为21个月的47景Sentinel-1A数据,对连(云港)盐(城)高铁及其沿线区域进行多时相InSAR分析,并利用同时期连续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观测数据对线性沉降速率和时序位移分别进行监测分析,进而对比验证二者的沉降监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波段的Sentinel-1A数据能够获取毫米级的线性形变速率和时序位移序列,InSAR与BDS二者平均时序位移均方根误差为3.8 mm,与BDS监测结果相比取得很好的一致性,且连盐高铁线路整体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