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79篇
地质学   1053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5.9级地震的发震构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12月14日发生在甘肃省玉门地区的5.9级地震,其宏观震中和仪器震中都位于祁连山北缘断裂上。仪器震中为39.8°N,973°E;宏观震中为397°N,973°E。震中区烈度为Ⅷ度,极震区呈长椭圆形,长轴走向N65°W,长度为15km;短轴走向N25°E,长度为12km。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应为祁连山北缘断裂内的次级断裂——旱峡-大黄沟断裂,地震为该断裂最新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利用Welch功率谱估计方法求埋深的参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Welch谱估计方法求异常体埋深时,窗函数类型、窗口长度、FFT点数、重叠采样点数对结果的影响;应用Matlab中的PSD函数,以无限长水平圆柱体为例作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采用Welch谱估计方法计算异常体埋深时,关于窗函数、窗长度、FFT点数和重叠采样点数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在研究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波动方程的正演模拟现状的基础上,对波动理论进行了总结,并采用FCT有限差分法对EDA介质中的波动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EDA介质中横波分裂的波场快照,并对波场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4.
云南易门狮子山铜矿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近年承担了“罗次-元江元古宙海底喷流成矿”项目研究,应用了喷流矿理论,将宏观矿床地质与微观地球化学相结合,对易门狮子矿床进行了重点解剖。按矿床特征、成矿作用和地球化学,将矿床划分为三个成因类型,即喷流热水沉积-改造型铜矿、沉积-改造型砂岩铜矿和与细碧岩有关的含铜磁铁矿。第一类为矿区最主要铜矿类型,铜储量占矿区已探明储量的90%,是主要的找矿对象。该类型的主矿体深中和NW侧喷流岩发育,是最有利的  相似文献   
995.
高精度有限差分地震波正演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维地震模拟不仅可以更精确地研究地震波的传播规律,而且是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工具。本文采用精细积分法用于求解波动方程.对波动方程在空间采用差分格式,时间域采用积分法求解析的方法。文中详细论述了精细积分法的数值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公式。理论分析和数值算例的结果表明了用这种混合方法得到的解与精确解十分吻合,比有限差分法具有更高的精度。文中给出的地震波正演模拟算例说明了该方法适用于复杂地表和复杂构造地质体。  相似文献   
996.
深部过程对埃达克质岩石成分的制约   总被引:45,自引:18,他引:27  
埃达克岩、太古宙TTG和中国东部广泛出露的燕山期埃达克质中酸性火山-侵入岩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显著的差异。与典型的埃达克岩相比,太古宙TTG具有相对高Si和低Mg^#的特点:中国东部埃达克质岩石多表现为低Mg^#贫A120,和高K特征。埃达克岩相对高Mg^#是由于俯冲洋壳部分熔融产生的原生埃达克岩熔体受到了地幔橄榄岩的混染,太古宙TTG多无明显的地幔混染印记,反映其可能主要形成于下地壳底侵玄武岩的部分熔融,而与洋壳俯冲没有直接联系。中国东部埃达克质岩石相对低Mg^#畜K,暗示其可能是下地壳底侵玄武岩部分熔融或拆沉-熔融的产物,而幔源富钾熔体的混合、壳内分异和混染过程都有可能影响其成分特征中国东部部分地区的高镁埃达克质岩石可能揭示了下地壳拆沉一熔融和地幔混染过程。钾质埃达克岩的源区可能是被小比例软流圈熔体交代富集的底侵玄武岩层(增厚的下地壳)。结合燕山期岩浆作用和构造转换的特点来看,埃达克岩的形成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岩石圈强烈减薄和大规模岩浆作用产物的一部分,这一重大构造体制的转换可能与地幔柱上涌对岩石圈的侵蚀和导致的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7.
The Lower Cretaceous strata in the Kuqa Basin in Xinjiang are marked by a set of arid red beds. Several types of sedimentary fades can be identified in this set of arid red beds: mudstones of the plaza and intracontinental sebkha, aeolian sandstones, sandy conglomerates of the intermittent river, conglomerates of the pluvial fan, etc. These types of sedimentary facies constitute a typical desert system. Therefore, the Cretaceous strata in the Kuqa Basin provide a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studies of sequence stratigraphic divisions of the desert system. W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ase level of the sedimentary basin, cyclicity is clearly revealed in stratigraphic records, which help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Based on the cyclicity in stratigraphic records, 5 third-order sequences can be found in the strata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in the Kuqa Basin. These sequences comprise a second-order tectonic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区域碳循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中国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区域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中国边缘海系统碳循环研究相对薄弱。简要回顾中国碳循环(以现代过程的描述为主)的研究动态,重点阐述中国边缘海碳循环研究概况及CO2的海-气交换、有机碳循环、颗粒有机碳的输出、河流的输运等海洋碳循环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汇总补充及数据更新的基础上勾画了中国区域碳循环框架。我们认为,中国的区域碳循环过程尚有诸多未知量和不确定性,缺乏把陆、海、气作为一个系统的综合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尤其需要加强。中国边缘海的碳循环研究应当围绕CO2的汇源过程这一碳循环的中心问题,深入开展边缘海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及其与大气CO2的耦合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基于Authorware的地理信息系统CAI课件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彬  何全军  许惠平 《世界地质》2003,22(4):408-411
CAI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多媒体CAI课件最显著的特点是集成性和交互性。而Authorware是目前公认的交互能力最强的多媒体著作工具之一。本文的地理信息系统CAI课件是采用Authorware软件开发完成的。分析了多媒体CAI课件的优点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在充分结合二者优势的基础上采用原型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CAI课件的设计,介绍了依据张超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设计CAI课件中实现的内容情况及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CAI课件各种素材使用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西秦岭元龙花岗质片麻岩位于天水市伯阳-元龙之间的渭河断裂北侧.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LA-ICP-MS的锆石U-Pb同位素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924.2±2.7)Ma(MSWD=0.67),表明花岗岩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反映晋宁期西秦岭北缘曾存在一次俯冲碰撞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事件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