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采用地层剖面测量、区域调查、岩矿鉴定等工作方法,发现石阡-岑巩地区寒武纪黔东世晚期至芙蓉世时期为一套连续沉积的台地边缘滩相的颗粒及藻类碳酸盐岩;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岩石地层格架的建立,再现了该区寒武纪时期台、坡、盆的沉积古地理格局,研究了从寒武纪黔东世晚期开始碳酸盐岩台地的建立、发展、衰亡的沉积发展演化过程;并通过台地边缘滩相碳酸盐岩物性分析,认为该套岩石具有一定粒间孔、晶间孔,且晶洞发育,是油气储集层最有利部位,从而为贵州东部乃至中国南方地区该相位隐伏区寻找油气资源提供新的信息与线索。  相似文献   
22.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之后的三叠纪海洋生物复苏机制的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认为不同门类的生态复苏时间不同,在5~8 Ma后的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才完成复苏。早三叠世海生爬行类动物化石稀少,零星出现于泰国Peninsula地区、日本宫城县仙台歌津、中国湖北远安、安徽巢湖等地。前人提出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鱼龙类和鳍龙类)由东向西迁移东部起源假说。笔者参加贵州1∶5万坡脚幅区域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23.
宁夏及邻区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夏地震台网记录的宁夏及邻区数字地震波资料,采用Brune(1970)模型,通过几何扩散校正、介质衰减校正、仪器校正等将速度记录谱归算为震源位移谱。使用遗传算法计算拐角频率及零频极限,进而计算震源半径、地震矩等小震震源参数,并系统分析了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使用发生于2003年6月—2007年12月ML1.7~4.4的186次地震事件估算的震源参数表明:地震矩、近震震级、破裂半径、拐角频率等之间可以拟合为对数或半对数线性关系。地震应力降、视应力与震源半径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依赖关系,但与地震矩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与其他地区相比,此研究区属于低应力释放区域。  相似文献   
24.
利用两种模型对宁夏及邻区尾波 Q 值进行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Aki模型和Sato模型,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宁夏地震台网记录的ML≥2.0地震的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了宁夏及邻区平均尾波Q值,并拟合了Q值对频率的依赖关系.结果为:Aki模型为Q(f)=(212±87.62)f0.7584±0.19;Sato模型为Q(f)=(44.81±15.87)f0.9491±0.0805.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均显示本区域Q值较低,对频率依赖性较高.研究结果认为两种模型均适合对宁夏及邻区尾波Q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
为详细刻画黔西南郭家湾一带中三叠世安尼期幻龙化石的埋藏环境,对所属地层坡段组进行岩相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该组属于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和礁缘斜坡亚相,包含五种沉积微相类型。全岩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18OPDB值为-6.28‰~-2.11‰,平均值为-4.36‰;δ13CPDB值为+0.50‰~+2.86‰,平均值为1.58‰,与黔西南及邻区同期地层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致。获得古海水温度为16℃~20℃,盐度为125.77~131.62,指示为正常温暖的海相沉积环境。淡水的加入是导致δ13CPDBδ18OPDB在化石层显示轻微负偏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还原化石的埋藏活动表明:地震活动导致碳酸盐岩台地局部地层失稳,形成含大量幻龙骨骼的碎屑流最终于礁缘斜坡地带发生卸载,形成异地埋藏化石层。研究结果为进行黔西南及邻区三叠纪化石群特异埋藏分析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6.
黄勇  贺永忠 《贵州地质》2001,18(1):18-22
在新疆半岛湖北侧的黄羊岭组中发现Skolithos遗迹相化石,为恢复本地区早,中二叠世的沉积环境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27.
近年在羊湖地区全新世沉积物中采获了大量的孢粉化石,依据孢粉的种类、含量变化及年龄值划分了孢粉组合带,建立了孢粉组合序列,识别出3个气候变化旋回,初步分析了该地区1.3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规律,具有环境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8.
羌塘地块中部达尔应首次发现强过铝质的二云母碱长花岗岩、白云母碱长花岗岩、电气石白云母碱长花岗岩,通过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SiO2、Al2O3和K2O质量分数均很高,以高铝、低镁铁为特征,A/CNK比值大于1.1,属典型的含白云母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10.65~100.02)×10-6,配分曲线显示铕负异常明显。Nb、P、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负异常,而Rb、Th、Y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岩浆源区可能以粘土岩为主,是成熟陆块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微量元素标准化蛛网图、岩石组合R1-R2图解、Rb-Hf-Ta判别图、Rb-(Yb Nb)和Rb-(Yb Ta)图解均指示达尔应岩体是产生于同碰撞环境的花岗岩,它是冈玛错构造带在碰撞阶段过程中的岩浆岩记录。  相似文献   
29.
为摸清矿产资源储量“家底”,保障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建立矿产资源定期调查评价制度,在全国试点调查取得经验基础上,贵州省全面开展非油气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对全省各类矿产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分布情况以及未利用、已利用和压覆状况开展系统调查与评价,掌握全省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和开发利用潜力。其调查内容与方法技术总体遵循现行技术标准的最新规定和要求,本文围绕查明矿产资源与潜在矿产资源两方面的调查内容,采用资料收集与整理、采矿权清理、内业整理、外业调查以及数据汇总的技术方法,系统开展数据库建设、调查成果汇总和专题评价与研究,进一步总结出一套基于贵州省情的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思路与方法,可为全省矿产资源储量数据“两库衔接”、动态更新以及矿产资源管理“一张图”等应用服务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对西藏南羌塘扎仁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白云岩特征描述和岩石分析,并对其产出层位沉积环境作出分析判断,认为中侏罗世布曲组沉积中期(J2b2)时,该区在碾砸-勾柔噢扎尔错-晓嘎晓那-巴格底加日一带分为相区,北部为局限碳酸盐台地相区,南部为开阔碳酸盐台地相区.北部相区中分布的白云岩中含干沥青,油古场的存在为羌塘盆地寻找油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