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新疆乌恰-塔什库尔干地区为2008年度圈定的6.5级左右地震危险区,1年来对该地震危险区进行了短临跟踪,2008年10月5日发生了预期地震.总结了震前定点前兆异常实时跟踪分析及震情监视情况:① 监测区及其附近多数台站近一半监测手段,约1/3的台项出现异常;②异常以应力、应变、形变异常为主;③异常以短期、短临异常为主;④ 多学科有异常配套性,但同一测项、同一台站异常配套性不佳;⑤异常有协同性,不同台站、不同手段、不同距离的观测项目几乎同时出现异常;⑥ 震前有确定性、无争议性异常,也有不确定性、有争议的异常;⑦ 震前对资料的分析和震情判断基本是正确的,但也有吃不准的一面.震情跟踪实践证实,震前异常的认定与观测资料本身、工作的细致性及预报人员的经验关系极大,跟踪要比不跟踪好,只要用心工作,震前就有可能捕捉到用于地震预测的地球物理前兆信息,有可能在震前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30日新疆和静发生5.3级地震,位于新疆年度地震危险区内。震前由本文作者组成的南天山东段6级地震危险区短临跟踪小组于2008年6月中旬提出了短临预报意见。本文回顾分析了这次地震前开展的短临跟踪的工作思路、前兆异常的分析讨论及地震短期预测等,并对地震短临跟踪预报工作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2008年10月5日乌恰6.9级地震前短临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强震前短临前兆特征为:①在空区内发生标志地震后围空区附近断裂发生预警地震;②与背景性条带相交出现前兆性小震条带;③地震波低值区出现高值回返;④地震活动异常增强—前兆性平静基础上出现短期增强及新疆大范围地震活动增强;⑤地磁垂直分量低值回返。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疆分量式钻孔应变异常时间的地震强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利用钻孔应变异常时间预测地震震级问题。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在做了大量震例总结和比较了前人的工作之后,首次得到了更加适合新疆地区的异常时间与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式,即Ms=5.4+0.004T±0.5。讨论了3个预测震级公式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得到改善,震级预测误差明显减小,这对新疆地区的地震强度预测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下流体尤其是地壳深部的地下水 ,当它们形成具有一定封闭条件的承压系统时 ,能灵敏地反映地壳的应力应变状态 ,这种深部承压系统近似一“天然应变仪”,从这个角度出发 ,研究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与地壳应力应变的关系 ,利用相关斜率分析法 ,探讨相关斜率 K值时空演变序列与地震间的关系 ,得出相关斜率具有较好的映震能力 ,且有短期预报效应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收集、整理了阿图什地震台地温、环温数据,建立了1995年到2002年的整点值数据库,对地温、环温资料进行了动态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距平分析等。分析结果表明:地温仪器在运转正常、资料连续、震中距较近时有可能记录到地温异常信息。分析认为持续增温可能是异常显示;温度极差在0.4℃以上可作为异常判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钻孔应变资料预报新疆伽师强震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利用钻孔应变资料预报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钻孔应变异常的基本特点.伽师地震前距震中250km的乌什钻孔应变趋势变化一反常态并且短临阶段的应变值出现突跳.  相似文献   
18.
和硕5.0级地震临震预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台站基本情况乌鲁木齐钻孔应变台位于乌鲁木齐市东郊(φN43°49′26″,λE87°41′),1990年建台,1992年投入正式观测。台基岩石为钙质砂岩,孔深107.4m,观测仪器为RZB-1型多路压容应变仪。4个受力元件的方向分别为NS、N45°E、N45°W及EW。全自动记录,采样间隔为1分钟,可以记录到固体潮。构造部位在博格达反射弧西翼,断裂呈北东向展布,是比较理想的应变应力观测场所。2 预报实况及效果图1 台站位置、预报区域图Fig.1 Mapshowingthestationloc…  相似文献   
19.
天山地区断层垂直形变与现今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天山地区跨断层定点垂直形变测量资料,对断层现场今活动的动态过程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地区断层现今活动具有时不空不均一性。时间上具有准同步转折及阶段性特点,各阶段的活动速率和方式不同。空间上,断层活动具有区域差异性,秋立塔格断层活动速率最高,北轮台-辛格尔断层活动速率最低。讨论了断层活动与地震的关系,认为2000年底准同步转折与2001年11月喀拉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20.
库车坳陷的地震孕震环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库车坳陷中强地震前的小震活动不明显 ,而跨断层和流动重力等地球物理观测资料所反映的异常却相对清晰 ,笔者认为这是由其孕震环境所决定的。文中从库车坳陷的地质构造、地壳结构、地震活动、地球物理观测资料等方面对地震孕震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 ,库车坳陷是天山南缘和塔里木北缘的挤压破碎带 ,是具有前古生代基底的中、新生代沉积区 ;地壳结构不均一 ,地震震源分布在高低速过渡带附近 ;受塔里木地块周边 7级大震的启动 ,库车坳陷的地震活动具有后发性、成丛性、持续性和准周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