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1篇
天文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云南地区强震分布的深部地球介质背景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云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电性结构和热结构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结果,讨论了云南地区大地震发生的深部地球介质构造背景.结果表明,上地壳高速区、壳内低速区或高导层、上地幔局部上隆、高热活动、深大断裂等深部介质构造背景的存在,与云南地区大地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6,7级大震不是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而是发生在一些具有某种深部介质构造背景的地区.5级及其以下地震的活动无显著的介质构造背景存在,其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33.
云南地区S波非弹性衰减Qem值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波衰减性质的研究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地震台站(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包含了地震震源效应、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效应、台站场地响应及仪器响应.在使用地震波资料研究震源性质时,必须要扣除地震波传播路径效应、台站场地响应及仪器响应的影响.地震波传播的路径效应(地震波衰减),除了随距离存在几何衰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介质的非弹性衰减,用介质品质因子Q值来度量.Q值是地球介质的基本物理参数之一,是对地震进行定量和研究震源性质(如震源参数的测定等)所必需的重要参数,在震源物理和工程地震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BodywaveforminversionforthesourceprocesoftheFebruary3,1996Lijiang,YunnanearthquakeYANGXU1)(徐扬)MASAYUKIKIKUCHI2)(菊地正幸)YOU-JIN...  相似文献   
35.
Mechanicalmodelofprecursorysourcepro┐cesforstrongearthquakesinwesternYun┐nanarea——conceptandnumericalsimula┐tionYOU-JINSU(苏有...  相似文献   
36.
滇西地区强震前兆源过程的力学模型与数值摸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有锦  晏凤桐 《地震学报》1996,18(3):309-318
云南西部地区的强震和大地震主要发生在一些板内大型走滑断裂带上,有一个10~20 km的深度优势层位;地震的破裂基本上是以走滑型破裂为特征.联系云南岩石层结构与动力学背景,我们认为,本区的地震可能有这样一种成核过程: 由于岩石层结构的层次性、非均匀性,在整个岩石层板块构造运动背景场中,可能会在岩石层的中深部形成局部剪应变集中区或滑动区,尔后这个剪应变集中区或滑动区沿着断层带边界向地表滑移扩展.当滑动由深部向浅部扩展时,滑动峰将遇到断层面上的最大抗剪强度区而被阻碍闭锁,形成一个地震活动空区.随着构造荷载的逐渐增加,滑动最终要向前扩展导致整个闭锁区的失稳破裂,产生大地震.给出了描述这个地震过程的一个简单的近似积分方程;数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个向不稳定非线性加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对地震前兆的形成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云南地区强震前地震活动的短临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川滇地区具有完整仪测的地震目录 ,重点对云南地区及可能发生大震的地震带(区),计算地震学相对独立、且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 b值、频度、应变能、断层面总面积、C值、D值与Mf 值等;提出了统计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异常项目月变化率R值的方法,以2倍方差异常标准线定为异常判定线来揭示云南地区强震孕育的短临特征.结果发现,云南地区6.7级地震前和各个地震带(区)中强震、强震前1~3个月内,出现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项目月变化率R值的异常增强-降低或异常增强、降低独立出现的现象;并通过历史强震震例检验和从区域、构造的特性对R值结果作了初步探讨,为云南地区强震的短临预测预报提供一种地震学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38.
云南的地壳S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胡家富 《中国科学D辑》2003,33(8):714-722
利用远震三分量宽频数字记录获取了云南地区23个台站下方的体波接收函数, 以此反演得到云南地区的地壳S波速度结构与地壳泊松比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云南地区地壳厚度从北到南逐渐减小, 西北端的中甸地壳厚度可达62.0 km, 而最南端的景洪仅为30.2 km.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楚雄地区存在一个近乎南北向走势的Moho面隆起区域, 在东川地区存在一个大概与之平行的Moho面凹陷. 另外, 云南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 有的地区不但在上地壳10.0~15.0 km范围内存在低速层, 而且在下地壳30.0~40.0 km之间还存在低速层. 地壳泊松比整体偏高, 但与地壳的速度结构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在这样一个高泊松比的背景上仍呈现出了明显的块体分布特征. 综合分析速度结构和泊松比分布, 发现在以小江断裂为东边界, 玉龙雪山断裂为西边界的“川滇菱形块体”上, 除了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外, 还具有高泊松比和复杂的壳幔速度结构特征. 这一特征与周边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别, 这将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岩石圈物质东向流动提供了地球物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39.
2001年云南地区地震活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有锦 《地震研究》2002,25(2):200-204
1 地震活动概况据昆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1年 1月至 1 2月云南地区 (2 1°~ 2 9°N ,97°~ 1 0 6°E)共发生M≥ 3 0级地震 1 88次 (不含余震 ) ,其中 3 0~ 3 9级地震 1 49次 ,4 0~ 4 9级地震 2 7次 ,5 0~ 5 9级地  图 1  2 0 0 1年云南地区M≥ 3 0级地震M -t图震 1 1次 ,6 0级地震 1次。 2 0 0 1年云南省内共发生M≥ 5 0级地震 7组 9次 ,分别是 3月 1 0澜沧 5 0级地震 ,4月 1 0、1 2日和 6月 8日施甸 5 2、 5 9和 5 3级地震 ,5月 2 4日宁蒗 5 8级地震 ,7月 1 0日楚雄 5 3级地震 ,7月 1 5日江川5 0…  相似文献   
40.
欧亚地震带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其分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目录中的2818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了欧亚地震带及其5个分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给出了5个分区的震源机制主压应力方向分布图。结果表明:①欧亚地震带以逆断型和走滑型断层活动为主;②地中海地震区以走滑断层活动为主,主压应力方向为SSW向;③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地震区以逆断型断层活动为主,主压应力优势方向为NNE—NS向;④喜马拉雅地震以逆断型为主,主压应力优势方向为NS和NE向;⑤川—滇—缅地震区以走滑断层活动为主,主应力场方向为NNE向;⑥印度尼西亚地震区以逆断型断层活动为主,主压应力优势方向为NE—SSW向。各分区的主压应力方向明显受其所在区域板块运动的影响,由此推测板块运动可能是产生欧亚地震带构造应力的主要力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