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15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TrackRT软件为例介绍了实时高频GPS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与测震(强震)的比较,认为该技术可获取可靠的长周期位移,对测震(强震)资料进行有效弥补.并系统地阐述实时高频GPS技术在地震学中的应用方法,表明在我国开展实时高频GPS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2.
日本M9.0级巨震对山东地区地壳活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为基础,结合周边IGS提供的全球GPS观测资料,计算了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0级巨震对山东所处地块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该地区站点的真实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式.结果显示:山东各GPS基准站受地震波影响产生的震时最大振幅超过0.2 m,持续时间约160 s;同震位移方向为东东南向,位移量最大超过10 mm.日本9.0级地震对山东所在地块的影响主要是在水平方向,对垂直方向影响不大,它对山东主要断裂带-沂沭断裂带起到了拉张的作用,且N段幅度明显大于S段.根据地震前后站点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来看,近期山东所处地块处于向西回调运动状态,推测震后3~5个月左右将恢复到震前的轨迹,为本地区的震情判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3.
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已有站点的基础上,沿甘肃兰州至宁夏中卫一线布设了一条由12个站点构成的跨青藏高原东北缘断裂带的GPS测线网.该测线网与已有站点相互补充,构成了一条平均点距约22 km的密集GPS垮断裂剖面,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及香山-天景山断裂带的现今走滑及逆冲运动状况进行更加精细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约束.阐述该GPS测线网的站点布设情况、各现测组未必同步的"自由现测方式"、先进的GIPSY时软件.精确单点定位"数据处理方案,并对现洲结果进行分析.实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案能够在确保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更加有效、灵活地实施GPS的地壳形变监测.  相似文献   
84.
监测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行和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直接计算、实际测量和综合解算3个方面研究了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提取的水体数据,结合水位数据,直接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放水从145~175m每隔5m的影响,地壳垂直形变最大可达30mm,对重力影响超过20μGal(1Gal=10~(-2) m/s~2)的范围距离长江中心线约2km内。库区较近的巴东CORS站(ES13)能够实际测量到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由于目前三峡库区的CORS站和重力台站数量较少,分布不均,还不能满足紧密跟踪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监测需求。利用三峡地区26座CORS站和部分重力台站数据,基于负荷形变理论和球谐分析方法,综合解算了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与实际CORS监测结果一致。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基于CORS站网的综合解算,能够有效提升对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85.
北斗导航系统精密单点定位在地壳运动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基于7个台站观测到的BDS/GPS双模连续观测数据,时间跨度在2 a以上,利用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PANDA软件的精密单点定位模式,对比分析了BDS/GPS双模观测数据的单系统定位精度,并探讨了BDS在地壳运动监测中的能力。通过对这些观测数据的解算及分析,结果表明,BDS在水平向的定位精度约为17 mm,垂向定位精度约为40 mm;GPS在水平向的定位精度要优于10 mm,垂向定位精度约为14 mm。基线统计结果显示,BDS检测弱信号的能力要低于GPS,但仍能够准确反映站点间基线长度和变化率特征。对比分析BDS和GPS得到的速度场,结果显示,两套速度场在水平向之间差值约为1~2 mm/a,且不存在系统性的差异。总体来看,虽然目前BD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要低于GPS,但是BDS目前仍可以用于监测形变量较大的地区地壳运动。  相似文献   
86.
利用Jason-1卫星星载GPS实测数据,通过非差简化动力学定轨的方法,计算Jason-1卫星2003年1月3日至23日的轨道,并与JPL确定的GPS简化动力学轨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简化动力法使Jason-1卫星的径向定轨精度可优于±2.5 cm。  相似文献   
87.
The GPS data in and around the Ordos block area indicate that the left-lateral slip rate along the northern or south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 is about twice or three times as fast as the right-lateral slip rate along the eastern or western margin of the block. However, many researchers stressed the dextral-slip of the eastern or western boundaries of the Ordos block, and suggested that the block as a whole rotated counterclockwise based on the available geological data. Focusing on the inconsistency, we reexamine the late Cenozoic deformation pattern in the Ordos region based on seismicity data and geodesy data (GPS and leveling) around i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igid block-like motion appears to b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kinematics of the Ordos region, and this motion is absorbed by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faults around the block. When the faults alo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Ordos block are active, its eastern boundary is inactive. However, if the faults along the eastern boundary are active,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are inactive. In recent year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Ordos block are in active. But in the long term, the Ordos block is moving southeastward relative to the Alxa and Yinshan blocks because of the strong pushing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n its southwestern side, and this deformation is accommodated by the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block itself.  相似文献   
88.
青藏高原东北缘所在的柴达木-祁连活动地块内的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可以划分为主边界左旋剪切构造带、块内次级右旋剪切构造带和挤压会聚构造带等三种基本类型。在区域北东向构造应力作用下,块体发生了NE向的挤压缩短、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和向SEE方向的挤出等构造变形。在块体内部形成了挤压推覆构造、次级剪切构造、剪切压扁构造和弧形挤出构造等四种典型的构造转换方式,实现不同方向与不同性质活动构造之间的转换平衡。  相似文献   
89.
土坡最危险滑裂面的随机搜索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土质滑坡滑裂面的若干实例,总结出发生土质边坡滑裂面的一些规律。据此,提出滑裂面几何参数的若干统计规律。应用蒙特卡洛概念得出一系列滑裂面。用条分法分别确定出抗滑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最小的就是最危险滑裂面。通过实例验算,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根据地质资料,首先建立庄浪河断裂带、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空间展布的三维几何模型和分段模型,并把地质方法大致推测或估计的各段滑动速率和滑动方式作为先验初值,通过三维深断裂位错模型对GPS观测站点速度场的最佳拟合,反演获得各断裂段的现今滑动速率。结果表明,马衔山北缘断裂有1.4~3.0mm/a的逆倾滑,且中部断层段有约3mm/a的左旋走滑;庄浪河断裂有0.6~1.2mm/a的逆倾滑,走滑分量不明显。这些滑动速率值均在地质方法的推测范围内,且模型预测的GPS站点速度与实际观测值在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吻合。本研究表明,对于庄浪河断裂带、马衔山北缘断裂带这样一些滑动速率相对较低且传统地质调查方法较难实施的断裂,基于GPS观测结果的滑动速率反演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