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本文应用多标度分形理论,提出了描述岩体裂隙网络中裂中裂隙分布不均匀性的新指标-岩体裂隙网络的不均匀系数。研究表明,该指标可以充分反映岩体裂隙网络的不均匀程度。  相似文献   
42.
大型高边坡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仅用少数实测应力点反演深部区域构造应力量级的“应力反演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河谷的下切过程,对西北某大型电站坝址区河谷高陡边坡的应力场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43.
甘肃省东乡县境内的洒勒山南坡5~6千万m~3坡体,于1983年3月7日17时46分,在无明显触发因素作用下突然下滑,造成了重大伤亡与损失。笔者参加现场考察.取得了丰富的资料。据此.本文就高速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作一探讨.同时,还对这类滑坡的预报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44.
黄河龙羊峡电站区域构造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龙羊峡电站区域构造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从分析已有的区域调查和历史地震资料入手,在活断层和古地震现象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现今应力-形变场的模式,然后通过物理和数学模拟研究,验证了该模式的正确性并取得了定量关系和数据。有效地解决了该电站区域构造稳定性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45.
西南某水电站坝区右岸不但发育陡倾坡内并与坡面走向大致平行的张裂隙和断层也有一系列倾角近于直立与坡面走向近于垂直的张裂隙。这两组裂隙在同一边坡内同时出现,在国内已建的大型水电工程边坡中尚未见报道。研究表明,这一组合是由于右岸西侧穹隆新生代以来发生过较强烈隆升导致放射状和环状张裂隙同时发育的结果。正是由于两组张裂隙的存在,使边坡岩体深强风化发育,从而降低了坝肩岩体的强度。  相似文献   
46.
在印度、欧亚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推挤的特定地球动力学环境条件下,自新生代以来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发展演变总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地壳岩体的应力-形变作用呈现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金沙江西南某水电站库首区1:2000地质测绘和1:200平硐编录,对库区的罗家坪子外来央体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其总体特征是较老的阳新炭岩呈外来的岩片状覆盖于时代较新的玄武岩之上,呈现为“类飞来峰”构造。平面上,呈一不规则的三角形;剖面上,呈叠瓦状。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机制进行分析,认为罗家坪子外来岩体是由逆冲推覆构造所形成的。该逆冲推覆构造前缘逆冲形成叠瓦,中部波状起伏,后部下插地下深处。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认为罗家坪子外来岩体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8.
依据现场工程岩体节理的统计分析,应用损伤力学的研究方法,计算地下厂房各个岩体结构分区的损伤张量,建立应用最大主损伤值评价工程岩体质量的分析模型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49.
勘探发现,某水电站右坝肩边坡,除正常卸荷裂隙外,发育有大量的夹泥型破裂带。为了揭示其成因、发展趋势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本文拟对所获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0.
丽江地震区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调查工作,研究了丽江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特征及现代活动性,分析了该地区构造应力场演化历史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探讨了丽江地震产生的机制,然后用离散元方法对该地区现今应力场进行了二维模拟,并进而深化了对丽江地震区应力场的认识。丽江地区处于川滇菱形断块的西南部,巨甸-九子海断块二级断块中的玉龙雪山-九子海三级断块上,该断块介于近南北向的楚波-白汉场断裂、北东走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和北西向中甸-永胜断裂之间,平面上成一顶角向东的三角形。在近南北向现今应力场的作用下,北东向的丽江-小金河断裂左旋走滑,北西向的中甸一永胜断裂右旋走滑,使两者所夹持的巨甸-九子海断块的主体部分发生向西的位移,在两者的复合部位,即断块的尖端附近,形成了局部的近东西向的拉张应力环境,从而使处于该部位的南北向玉龙雪山东麓断裂于1996年2月3日因发生了正断错动而导致了7.0级地震的发生。该地震后第三天,在其震中的正南方又发生了一次6.0级余震,其地震破裂是由北向南的一种撕裂,进而说明,本次地震的发生是由于玉龙雪山东麓断裂与中甸一永胜断裂复合部位拉张应力的强烈集中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