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起潮力作为地球演化的一种动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潮汐弹性位能的量级和转化及内波形成的机制.认为当地球是一个非完全弹性体(耗散体)时,在周期潮汐应力作用下,地球莫霍面上弹性位能的耗散可达300μW/m3的产热量,大大超过了花岗岩中放射性物质3μW/m3的产热量.在地球内部密度有差异的化学界面上(如莫霍面),当其两侧有物质进入弹塑性状态成为马克斯威尔体时,在界面起伏部位的倾斜面上,水平面上的潮汐剪切应力在倾斜面上的分力,使两侧的物质作反向流动,扩大了界面的起伏,形成内波.本文还用重力分异的观点讨论了莫霍面是一个化学界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四分量钻孔应变资料的质量评价及拟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琦  张晶  池顺良 《地震》2011,31(2):87-96
针对“十五”期间完成布设的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的观测数据, 简要分析了气压、 水位与应变观测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水位干扰因素影响特点。 在对观测资料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 利用四分量观测特有的自检功能, 对应变观测资料的质量进行了更深入的评价。 依据资料质量评价结果, 在仪器稳定期内借助包含气压、 水位影响的综合拟合模型, 给出了信度较高观测站的各路分量响应率、 气压系数、 水位系数等参数的分布情况, 可作为今后进一步分析的背景参考。  相似文献   
43.
放射性元素集中于上地壳的原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顺良 《地球科学》2003,28(1):17-20
地热学和陨石学的研究都指出, 地球上放射性热源浓度随深度指数衰减.但为何会存在这样的分布特征仍是地球科学的疑谜.通过地球排气现象的研究指出, 正是类地行星及小行星演化中的排气作用, 将放射性元素带到了类地行星及小行星的表面; 而且演化时间越长的类地行星, 深部的放射性元素也越少.目前流行的地球动力学理论是以地球内部的热为根本动力的学说, 地球深部放射性热源数量的稀少对“热机动力机制”提出了质疑.由于地球动力学依靠的能源只有地球内部的热和地球自转动能2种, “地球自转动力机制”应更多地被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44.
45.
池顺良 《地质论评》2011,57(4):473-479
大陆深俯冲与快速折返假说提出20年来一直存在争论.大陆深俯冲中需要地幔对流拖拽,但存在大陆根的事实和30亿年中在上地幔固定深度缓慢生长的大颗粒金刚石实物证据,表明地幔并未发生大规模对流.目前大地构造学的主流理论本质上是"热机类理论",地幔热对流是这部热机的驱动原动力.对地幔对流的质疑表明,摆脱"热机类理论"的束缚,开展...  相似文献   
46.
2013年芦山MS7.0地震的震前及临震应变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距离芦山地震震中70 km的姑咱地震台YRY四分量钻孔应变仪2013年4月16—19日记录到8次幅度达到十倍固体潮幅的张性应变阶跃, 这在该仪器6年多运行期间尚属首次. 这些应变异常与芦山地震在时间、 空间上相关; 应变异常的主压应力方向与震前宝兴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主压应力方向相近, 并与震前5个月中长达3个月的应变异常主压应力方向一致; 应变阶跃起始与远震震波同时到达. 综上认为, 4月16—19日的应变异常有可能是芦山地震发震断裂在破裂错动前地层蠕滑的反映.   相似文献   
47.
???????????????,???????????????????????????????????????????????????,??????????λ????????????????????????????ó???λ??????????????????ó??????????????????п?????λ???ó?????????????????????????  相似文献   
48.
LoadtideheatingmechanismofoceanichotspotsSHUN-LIANGCHI1)(池顺良),QIN-WENXI2)(郗钦文),MING-JINLUO3)(骆鸣津)andLIANGCHI1)(池亮)1)Seismolg...  相似文献   
49.
武红岭  池顺良 《矿物学报》2007,27(Z1):171-172
自含柯石英的,以榴辉岩为代表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被发现以来,其形成的温压条件、形成深度和折返机制的研究成为地学界一大热门话题.依据静岩压力推算形成深度的大陆深俯冲观点需要合理地解释轻质的陆壳物质何以能够进入密度较大的地幔之中,在形成密度大的超高压变质岩后又如何返回地表.而依据构造附加压力推算形成深度的浅表成因观点,则需要将岩石圈的强度和流变性考虑进去,合理地估算构造压力的大小,解决构造压力估计过高和基本的背景温、压条件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我们率先用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研究了地球自由振荡. 泰安地震台有差应变和体应变两种钻孔应变观测仪器,都观测到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 体应变仪观测到地球的球型振荡,而差应变仪观测到地球的环型振荡. 两种观测还记录到环型振荡与球型振荡相互的耦合作用. 观测也记录到明显的一些振型的谱线分裂现象. 用直接观测到的高质量的环型振荡资料求解了0T8~0T19等主要振型的Q值. 根据两个方向的剪应变观测数据,求解了环型振荡的最大剪应变方向,发现这个方向是相当稳定的. 这种研究表明,高精度钻孔应变观测仪是一种理想的地壳形变观测仪器,可以为地球自由振荡研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