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云南玉龙雪山第四纪冰期与冰川演化模式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云南玉龙雪山高峰区有现代冰川19条,面积11.61Km^2,冰川融水汇入金沙江。在现代冰川外围有丰富的古冰川遗迹,可划分3次更新世冰期,即大理、丽江和云杉枰冰期。相当于欧洲阿尔卑斯的玉木里斯和民德冰期。其中以丽江冰期冰川规模最大,当时,河水冰期的白水河冰川长2.5Km,冰川 演化模式与梅里雪山、贡嘎山东坡相同,均属藏东南型,而与青藏高原广大高山区以例数第三次冰不川最大规模有别。主要是它们位于青藏高  相似文献   
42.
冻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分形逼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冻土应力 应变曲线的细观结构具有分形性质的事实 ,提出了逼近冻土应力 应变曲线的分形方法 .利用分形几何中的线性双曲迭代函数系统 (LHIFS)理论 ,选取垂直压缩因子为参数建立了逼近冻土应力 应变曲线的LHIFS ,其次讨论了使LHIFS生成的线性分形插值函数 (LFIF) (即LHIFS的吸引子 )成为冻土应力 应变曲线的最佳逼近时垂直压缩因子应取的最佳点的计算方法 ,然后给出了利用最佳点求冻土应力 应变曲线分形维数的方法 ,最后给出了简单例子 .提出的方法为编程模拟具有分形性质的地质材料的应力 应变曲线及计算其分形维数提供了一般方法 .  相似文献   
43.
Permafrost temperatures from the surface down to about 9 m from 3 boreholes distributed around Kangiqsualujjuaq village on the coast of Hudson Strait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for the period 1989 1998.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rmafrost is getting warm along the southern shore of Hudson Strait from 1993 to 1998 though it became cooling for the past 40 a or more. The observed trend in the order of 0.098℃/a at the 9 m dept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ong term regional warming observed in air temperatures. It also coincides with that all the global circulation models predict an enhanced warming in polar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44.
冻土融沉系数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融沉系数是估算冻土融化后沉降量的重要参数指标。融沉系数与冻土中的含冰量和干容重有关,含冰量大则冻土融化后的沉降量大,因此融沉系数大,在饱和状态,干容重较大的冻土,融沉系数较小,基于冻土融沉试验结果分析,建议引入界限孔隙率以此界定过大的冰含量完全用于沉降。将融沉分为3个状态来分析:非饱和、饱和以及过饱和(超过界限孔隙率状态),给出的3个状态下的融沉系数计算方法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具有较好的预报结果,从而使得融沉系数更容易评价。  相似文献   
45.
冻土单轴压缩动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讨论了冻土试样的制作过程。采用计算机层析扫描技术(CT)对未饱水和饱水冻土试样单轴压缩过程进行了动态测试,给出了冻土单轴压缩各承载阶段内部结构变化特征,基于CT测试对加载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饱水冻土和未饱水冻土试样的破坏形式,并对空隙损伤阶段损伤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46.
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变化评价模型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提出用冻土热稳定性、热融敏感性及地表景观稳定性来评价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变化, 并提出冻土环境的定量评价模型. 利用青藏公路沿线28个地温监测资料, 对冻土环境评价模型进行计算. 分析冻土热融敏感性与冻融过程和季节融化深度之间的关系; 冻土热稳定性与多年冻土顶板温度、年平均地温及季节融化深度之间的关系; 地表景观稳定性与冻融灾害之间的关系及产生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冻土热稳定性、热融敏感性和地表景观稳定性可用来评价和预报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7.
冻土的单轴压缩本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21  
朱元林  张家懿 《冰川冻土》1992,14(3):210-217
  相似文献   
48.
冻结砂土在动荷载下的蠕变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蠕变过程曲线,探讨了冻结砂土在动荷载下的蠕变模型,分析了最大加载应力,温度及加载频率对冻土蠕变破坏应变,破坏时间和最小蠕变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大加载应力变大时,破坏应变增加,破坏时间缩短,最小蠕变速率变快;加载条件相同时,温度越低,破坏应变越小,破坏时间越长,最小蠕变速率越小;加载频率变化时,最小蠕变速率的变化无明显规律,都在一个量级范围内,当频率变大时,最小蠕变速率略有变小的趋势.频率增加,破坏时间缩短,破坏应变减小.频率小于7Hz时,频率对破坏应变和破坏时间影响较大,而当频率大于7Hz时,随频率加快,破坏时间和破坏应变只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49.
饱和正冻土中的水、热、力场耦合模型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22  
土体在冻结过程中 ,不论是融土区、过渡区 (指正在形成的分凝冰及冻结缘区 )还是冻土区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是温度场、水分场问题 ,而且涉及到力学场问题 ,并且力学场对土体的变形过程 (冻胀、压密 )及分凝冰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依据连续介质力学、热力学原理 ,提出了土体冻结过程中的三场耦合方程 .并指出 ,土体冻结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与应力状态、补 -排水条件、冻结条件密切相关 ;体变包含弹性部分、孔隙水变化引起的固结或膨胀部分、相变引起的体变及冻土区粘塑变形部分 ;水分驱动力控制着水分迁移量 ,它是由土基质势、溶质势、冰基质势、孔隙水压力及重力势组成 ;冻结缘现象是由于该区各点处的水分驱动力与相变温度同时满足相变条件而形成 ,冻结缘区含冰量的多少取决于冷能供给情况 ;分凝冰的形成及发展是引起较大冻胀的主要来源 ;分凝冰的形成条件由温度场及力学场统一控制 .即温度要达到相平衡条件 ;孔隙水应力除用于抵抗土骨架有效应力外 ,还需克服土颗粒间的粘聚力  相似文献   
50.
大坂山隧道围岩冻融损伤的CT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为了研究大坂山隧道围岩的抗冻特性,将采自隧道K106+400截面处的岩样加工成24块样品,样品的高度和直径均为50mm。将样品分成4组,每组6个样品。根据《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中的岩石抗冻融,试样冻融后的抗压强度分别为77.71,68.95,63.77和50.77MPa,实验结果表明,该隧道围岩抗冻性能良好,不会由于冻融产生过快的风化,力学性能较稳定。此外,还利用对冻融产 试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