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5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的诗中,有15首记载了公元768和769年唐代荆湘地区连续2年冬季出现的寒冷气候。公元768和769年冬季,洞庭湖及以南的潭州(今湖南长沙)地区出现降雪,公元769年早春甚至出现洞庭湖局部结冰的现象。杜诗记载的冷冬及洞庭湖结冰事件,在其他史料中未曾发现,是对史料中唐代洞庭湖地区寒冷和结冰记录的补充。公元768和769年气候寒冷事件发生在8世纪中叶以后,是公元750年之后唐代气候变冷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92.
以中国东北地区漠河县气象站点1960~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为参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探讨漠河县乡村人群感知气候变化的方式与特征,以及认知的形成过程。结果发现:生活活动、生产活动和观察自然现象是漠河县乡村人群感知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其中人群对生活活动的敏感度最高;基于上述感知渠道,乡村人群形成了对当地过去50 a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极端天气现象和四季持续时间的认知。  相似文献   
93.
188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台风灾害事件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对台风活动特征以及由台风所引发的灾害的认识倍受关注。作者利用地方志、档案等文 献资料,对188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台风灾害事件从台风过程、台风灾害空间分布与灾情等方面进行了重建与分 析,共辨识出3次对该地区有影响的主要台风过程,均发生在8月份,分别为8月3-7日(农历七月初一至初 五)、8月22-24日(农历七月廿十至廿二)、8月29-30日(农历七月廿七至廿八);重建了该年典型台风灾 害现象---风、雨、潮、啸以及所引发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受灾区域主要分布在浙江的杭嘉湖地区、绍 兴和宁波,江苏苏州、扬州、镇江和常州以及上海等地,第2次台风过程的影响最严重。在苏南地区,台风过 程与自春季持续至夏季梅雨期的洪涝相交叠使得灾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4.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总结最近国际上关于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研究进展,指出国际贸易对国家及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基于领土范围的CO2排放统计方法极易歪曲一国CO2排放的真实情况,不仅会引起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碳泄漏"现象的发生,也会间接地导致全球CO2排放的增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及较高的能耗水平,事实上为国外,尤其为发达国家排放了数量巨大的CO2。中国不是其碳排放的唯一责任方。在未来的气候变化谈判中,国际贸易对国家及全球CO2排放的影响应被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应该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继续承担主导作用,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的转让和财政支持;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除了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外,还应加强对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以可靠有利的数据为国家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5.
中国粮食单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农业政策相对稳定的1985-2004年,全国2075个县(市)的粮食单产数据和全国730个基础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降水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提高了气候变化敏感区的辨识能力,得到以下结论:(1)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说明4-10月温度,其次5-9月降水是影响中国粮食单产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2)在240个单产趋势增加显著地区中,识别出137个地区的单产趋势增长与4-10月温度变化存在长期互动关系,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转换带以及长江沿线等重要地理过渡带上;(3)在数据有效的328个地区中,有41.6%的地区粮食单产波动项对4-10月温度和5-9月降水两个气候波动项都敏感,主要集中分布在:①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和胡焕庸人口地理线之间的地区,常年缺粮区占优势,秦岭以北单产波动系数很高,②江西、浙江、福建是余粮区和常年缺粮区并存、单产波动变化很小的地区,③吉林、辽宁东部、河南、安徽,粮食播种总面积的波动系数低,单产波动系数较全国高,主要为受气候波动变化影响而产量不稳定的主要余粮区,这说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应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96.
考古信息与历史文献记载一样是环境演变研究中独具特色的信息源.文章以考古信息为依据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3 500 a BP前后降水突变的幅度与速率进行了推断.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在年降水量250~400 mm的地区,降水变化对该地带的影响十分显著.在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内的内蒙古中南部及陕北、晋西北地区,大量的考古遗存详细记录了3 500 a BP前后该地区内土地利用性质的时空变化过程,可以用来定量地估算3 500 a BP降水突变的幅度和速率.4 200~3 400 a BP期间,在内蒙古中南部及陕北、晋西北地区先后发育了朱开沟文化和李家崖文化.文化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从朱开沟一期到朱开沟二期为第一阶段(cal.4 000~3 800 a BP),在朱开沟文化区发生了从农业文化转变为农牧交错文化、进而变为畜牧业文化的过程,相当于从农业区的北界变为农牧交错区的北界;从朱开沟文化二期结束到李家崖文化为第二阶段(cal.3 800~3 400 a BP),期间农牧交错带的北界显著地向东南退缩.上述考古学文化的变化可以看作是人类对3 500 a BP前后降水突变的响应.4 000 a BP前后是从农业文化向半农半牧文化转变的临界点,其降水量大致与现代农牧交错带南界的降水量相当,为350~400 mm;3 800 a BP前后是从半农半牧文化向牧业文化转变的临界点,其降水量与现代农牧交错带北界处的降水量相当,即为250~300 mm,两相对比,从4 000 a BP到3 800 a BP的200 a中降水至少减少100 mm.从cal.3 800~3 400 a BP,农牧交错区北界的位置向东南退缩,相当于从现代年等雨量线400 mm左右一线南移到现450~500 mm左右一线,400 a中降水量减少50~100 mm左右.因此,从cal.4 000~3 400 a BP的600 a中,降水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降水量总计减少150~200 mm,降水减少的平均速率为25~33 mm/100 a.  相似文献   
97.
全球环境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全概念的内涵有了重大扩展。全球环境变化作为威胁人类安全的因素之一,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了新的挑战。由全球环境变化所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一方面直接与全球环境问题相联系,另一方面是通过国际事务中的冲突表现出来的。中国未来发展面临全球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需要关注可能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环境变化问题,重视科学地评估中国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积极推动中国国家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将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纳入风险管理之列,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8.
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新疆伊犁地区雪岭云杉的6个树轮宽度年表 ,通过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对于气候要素的响应。统计分析表明,雪岭云杉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在北天山南坡的森林下限,雪岭云杉生长与生长季7~8月降水关系显著;在南天山北坡的森林下限,雪岭云杉生长对生长季前11-次年1月最低温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地形对雪岭云杉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影响较大,在南天山北坡,由于森林上下限树木抗寒性的差异,森林下限树木生长对温度的响应强于上限树木;南北坡引起的降水量水平的差异,使得天山不同坡向的树木生长响应不同的气候要素。  相似文献   
99.
私人日记中的天气记录是重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降水量序列的重要资料.通过摘录、整理《翁同龢日记》中晴、雨(雪)记录,统计了逐月降水日数,并利用降水量与降水日数之间的转换方程,重建了北京1860~1897年的夏季和年降水量.将重建的降水量与当时的器测降水量和依据“晴雨录”重建的降水量进行对比,综合这3种资料重新估算了北京18...  相似文献   
100.
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初探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在简要阐述陆地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和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重要意义的此基础上,论述了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的目与原则,并借鉴黄秉维所提倡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以全国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划,生产潜力分区,经济区划等4个全国性区划及温室气体倍增对未来自然地域分异界线及生产潜力分区的影响为基础,采用叠置与专家评判法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划分成9个一级区,然后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模型和模糊聚类方法,对全国344个地区的46个指标进行模糊聚类分区,进而对各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地貌与气候区域分异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评况的主导因素,而由人类活动所主导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第二位因素,对9个一级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定量评价表明:华北区、东南区与华南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最好,东北区居中、内蒙区、陇陕晋区与西南区较差;西北区与青藏区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