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1.
通过连续3 a对额济纳绿洲沿河区的地下水位埋深监测,分析地下水位埋深在纵向、横向的响应及地下水位埋深响应强度情况,探讨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响应的初步规律。初步结论: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埋深出现显著地变化,平均地下水位埋深由输水前的4.5m降低到3.27m,降幅为27.3%;距输水口越近,距输水河道距离越近,地下水位埋深越小,其降低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22.
西宁市北川河西岸断层、湟水断层活动性的钻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根据《西宁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中跨断层钻探工作的初步结果,对西宁盆地河谷区两条主要的目标断层——北川河西岸断层、湟水断层的活动性予以阐述。通过对断层两侧钻孔岩芯的地层对比及年代学研究结果,建立跨断层柱状剖面,获得各地层层序主要界面的形成时代,并取得如下认识:北川河西岸断层在畜牧研究所场地并未断错到第四系覆盖层,晚更新世以来断层没有活动;湟水断层在彭家寨镇场地未断开第四系覆盖层,晚更新世晚期(约2万年)以来断层没有活动。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降压调脂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降压调脂汤治疗,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变学指标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调脂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通过人工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发现,在香河县荆庄地区,宝坻断裂表现为一条近EW走向的南倾正断层,剖面上呈铲状,对第四系沉积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一条第四纪活动断裂。通过部署在断层两侧的构造观察孔岩芯对比及14C测年、光释光测年数据可知,宝坻断裂上断点距地表5~7 m左右,主要活动时间为晚更新世,全新世及中更新世晚期无明显活动。岩芯对比表明,距今10万年以来,宝坻断裂共发生2次地震活动,累积位移2.6 m,其中最近一次地震发生于22 740±70 a BP,同震位移1.4 m;另一次地震发生于距今97.1±4.4~98.0±5.3 ka之间,同震位移1.2 m。根据本次钻孔结果,结合前人对张家口-渤海构造带东段断裂活动性及发震规律的研究,判断宝坻断裂全新世以来整体处于不活跃状态,诱发中强地震和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此外,香河县荆庄一带发育的地裂缝为受宝坻断裂控制的构造型地裂缝,断裂南北两侧的不均匀地面沉降产生的剪切应力会加速荆庄地裂缝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潘志龙  张欢  王慧  李庆喆  卜令  石光耀  张金龙 《地震工程学报》2022,44(5):1117-1127,1150
香河—皇庄断裂位于华北盆地北缘,是京津唐地区一条重要的NE向断裂构造。浅层人工地震反射剖面探测发现,香河—皇庄断裂在廊坊市香河县西马家窝地区表现为一条NE-SW走向的NW倾正断层,剖面上呈铲状,上部略陡,向下逐渐变缓;其对大厂凹陷东缘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一条新近纪以来形成的断裂,切穿了前中生界基底,且第四纪以来仍有活动。通过部署于断层两侧的构造观察孔岩芯对比及测年数据判断,(6.69±5.6) ka以来香河—皇庄断裂无活动,其上断点很可能位于距地表15~30 m范围内,大致相当于晚更新世早期;在中更新世上部地层中,香河—皇庄断裂存在1.5~1.8 m的垂直落差。香河—皇庄断裂现阶段处于不活动状态,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26.
布筋尾砂胶结充填体顶板力学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结充填体顶板的稳定性是决定下向分层胶结充填回采断面尺寸的主要因素,结合武山铜矿工程实际,采用相似模拟与现场监测手段,研究了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充填体顶板的破坏模式、变形特征、充填体内钢筋受力特征等。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钢筋布置方式不影响顶板的最终破坏形式,竖直布置钢筋与水平布置钢筋相比,更有利于提高顶板整体稳定性。应变监测结果表明,充填体顶板应变状态十分复杂,与通常将下向胶结充填体顶板简化为梁的计算结果有较大不同,垂直方向上应变表现为拉伸应变,而沿分条和垂直分条方向应变均呈现拉、压交错变化。在竖直布置的8根钢筋上布置了24个钢筋测力计,得到了钢筋受力与开采时间的关系曲线,据此将钢筋受力划分为4个阶段,即起始受拉阶段、相对稳定阶段、拉压变化阶段、承载阶段,其中承载阶段钢筋首先承受最大压力,充填体暴露为顶板后,钢筋由受压状态变为受拉状态,并急剧上升到最大拉力,即表现出悬吊作用,并且,进路与分条连接处钢筋承受拉力最大。  相似文献   
27.
敖包呼图仁斑状正长花岗岩体出露于内蒙北山地区石板井北西一带,侵入古元古代北山岩群及早古生代片麻状花岗岩。该岩体富SiO2 (70.41%~76.05%)、K2O(3.85%~5.22%),K2O/Na2O = 1.42~2.23,铝饱和指数A/CNK为0.97~1.10,MgO#为14~32。稀土总量较高(ΣREE =179.2×10-6~332.2×10-6),轻稀土富集(La/Yb)N = 11.1~22.7,Eu负异常明显(δEu = 0.25~0.75)。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中,富集Rb、Th、K,亏损Nb、Ta、Sr、P、Ti。(Ga/Al)×104较高,为2.6~4.0,具A型花岗岩特征。锆石饱和温度较高,为822.8 ℃~893.1 ℃。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其形成年龄为398.15±0.85 Ma,地质时代为早泥盆世。锆石εHf(t)为0.3~7.8,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1 376~894 Ma。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显示,敖包呼图仁斑状正长花岗岩形成于早泥盆世后碰撞构造环境,是岩石圈伸展过程中软流圈上涌致使中下地壳物质增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  相似文献   
28.
北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交汇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倍受关注且久有争议,该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的研究对探讨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同位素定年、沉积相分析、粒度分析和碎屑成分统计分析方法对北山地区早石炭世红柳园组进行研究。在下部火山岩中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59.9±1.4 Ma,参考区域古生物资料,其形成时代应为早石炭世早期。红柳园组上部碎屑岩中发育大量浊流沉积构造和典型鲍马序列,其中砂岩成熟度较低,并且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具有浊流沉积的粒度特征,这些证据共同指示红柳园组为近物源浊流沉积。此外通过碎屑组分统计和Qt-F-L、Qm-F-Lt以及Qp-Lv-Ls图解对沉积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发现研究区红柳园组物源主要来自火山弧,表明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应为与岛弧邻近的沉积盆地。  相似文献   
29.
节理面透射模型及其隔振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振动波入射到节理界面上,与软弱断层一样会产生波场的分解,能够起到隔振作用。根据线性变形节理的透反射规律研究发现,隔振后各点的波场可由透射P波与透射S波叠加而成,其能量分配服从Zoeppritz方程,不连续位移造成了透射波的衰减;法向刚度增加透射纵波系数会增加,而切向刚度与透射纵波无关,法向与切向刚度对透射S波均有影响,刚度增加透射S波振幅逐渐降低,逐步逼近于0;由于透射后波场相互干涉,不同波场延时不同,透射合成波与入射波相比,振幅降低,持续时间增加,波形尾段有畸变;总能量系数与节理面的刚度无关,而随入射角增加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30.
我是一位单枪匹马的小天文爱好者 ,今年 1 8岁。以前 ,重要天象来临总使我十分兴奋但又不知所措 ,因为我没有好的观天指导 ,1 994年彗木相撞之后这种感觉越发明显了。 1 998年 ,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宝坻一中之后我认识了《天文爱好者》 ,在图书馆老师的热心帮助下 ,我借阅了 1 997年合订本 ,从此眼界大开 ,对天文的兴趣也越发浓厚了 ,一幅幅精采的天文照片吸引着了我。我更爱天文观测了。于是每到睛夜我便拿好星图找星星 ,认星座。现在 ,我可毫不费力的认出 30几个星座 ,找出几十颗亮星。对天文的爱好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 ,我还在学生会也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