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通过对2001~2002年南宁市2个最大医院呼吸道疾病39305例门诊资料进行小波分析,得出各种疾病发病人数均存在5~7天的周期。将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和同期气象要素、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与气温、气压、湿度密切相关,同时与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也密切相关。利用最优子集方法,按不同季节建立呼吸道疾病下周逐日发病人数预测方程,2004年1月支气管炎发病人数预报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为16.43%,2004年4月未来1~2天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预报值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与实际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虾的养殖,自从人工育苗的大规模生产成功以后,企业化生产已将近十年了。在这个时期,有的新建立的养殖场和从前的蓄养场都进行了养殖。以前对养殖技术没有掌握好,如夏季的管理、成长、成活率等成绩都比较差。但现在可以提早生产种苗(五月初),养殖管理有了经验和一些问题的改进,使养殖技术进一步完善起来。另一方面是进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养殖方式和养殖技术的改进,各养殖场正在开始试验。  相似文献   
13.
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积雪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积雪是高寒地区不可忽视的生态因子,不仅直接影响土壤温度、水分,而且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为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对积雪变化的响应,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在青藏高原东缘红原县高寒草甸,通过人工堆积的方法建立4个不同积雪梯度,以自然积雪量为对照(CK),2倍于自然积雪量(S1)、3倍于自然积雪量(S2)、4倍于自然积雪量(S3)。运用Biolog-Eco板法研究不同积雪梯度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并测定积雪变化对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积雪期内,0~10 cm土层土壤温度随着积雪量的增加而降低,而10~20 cm土层随积雪量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增加积雪量处理后0~10 cm土层全磷(TP)、有机碳(SOC)显著增加(P<0.05);而10~20 cm土层仅S3下全氮(TN)、TP、SOC增加。每孔平均变化率值(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在0~10 cm土层表现为CK > S2 > S1 > S3,而10~20 cm表现为S2 > S1 > CK > S3。在0~10 cm土层,S3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McIntosh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P<0.05); 10~20 cm土层,S1和S2处理下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氨基酸类和酚酸类是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类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与TP、SOC、碳氮比(C/N)显著负相关(P<0.05),氨基酸类碳源与TP、C/N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冬季积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进而影响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云龙地震台应变潮汐观测资料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龙地震台SS-Y型石英伸缩仪2003—2016年应变潮汐观测资料质量进行全面评定,结果显示:应变潮汐观测资料连续,仪器运行状况稳定,年零漂、年变幅小,噪声水平低,M2波潮汐因子相对中误差小,以上各项评定指标均满足形变规范要求,观测资料质量达到国内优秀水平。云龙地震台应变潮汐长系列调和分析结果可为本区域固体潮正常背景变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识别及地震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CorelDRAW、Surfer和Grapher等软件在地质花纹设计方面的空缺,在构图上总结分析了地质花纹分布规律,提出利用Visual Basic 2010控制CorelDRAW X4软件自动化制作方法;填充时可根据图面,调整花纹的大小、疏密度、颜色等,生成的花纹可应用于CorelDRAW、Surfer、Grapher等软件。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新近纪地层出露广泛,化石丰富。本研究首次记述了产自巍山盆地的邓氏山西犀(新种)Shansirhinus dengi sp. nov.及景东盆地的元谋无鼻角犀Acerorhinus yuanmouensis和无角犀亚科未定种Aceratheriinae gen. et sp. indet.。S.dengi sp. nov.的鼻骨前端上翘,有小的粗糙角座面;鼻切迹深,位于P4后缘水平;头骨顶面在眼眶前方迅速缩窄;两侧顶嵴间距离宽,骨面隆突;上颊齿前附尖和前尖肋发达,前臼齿舌侧齿带连续。S.dengi sp. nov.代表了山西犀属Shansirhinus内一个更为特化的类型,区别于其他种的特征主要是鼻骨更短,前端位于P3中部水平;眼眶位置在M1后半部,与鼻切迹之间的距离更近;上前臼齿的釉质复杂化表现为前刺更长,基部分叉突向外脊;上臼齿M1~M3的原尖舌侧壁发育釉质沟纹。产于禄丰盆地曾经描述归入Shansirhinus cf.S.ringstroemi的材料与新材料形态相同,归入该新种。巍山盆地产化石的红棕色砂砾岩和泥岩的沉积时代应该与禄丰盆地产煤地层时代相近或更晚,推测为晚中新世7~...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网络系统”资料和南宁市某两个大型医院门诊资料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南宁医疗气象预报系统,对感冒指数、气象条件诱发扁桃体咽喉疾病危险性指数、高血压指数、气象条件诱发脑卒中危险性指数、气象条件诱发冠心病危险性指数进行逐日预报。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环境监测站点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欧洲中心(ECMWF)提供的ERA-5逐时0.25°×0.25°再分析资料和NOAA研发的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 2020年3月29日-4月5日低纬高原的西双版纳地区持续性重度霾空气污染事件的特征、气象成因和污染物颗粒主要来源。结果表明:(1)重度霾污染期间,AQI值及PM2.5浓度值有显著日变化特征,表现为白天低、夜间高。(2)冷空气势力偏弱,脊前暖平流使中低层大气增温,有利于西双版纳地区大气层结的稳定,无明显水汽输送带,整个过程空气湿度较低,连续8天重度霾污染并未出现传统上高湿的气象霾特征。稳定的大气层结和逆温层的存在削弱了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对流交换。(3)受均压场控制,地面和低空风速小,较低的混合层厚度和较小的通风系数等共同作用,使得污染物颗粒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扩散受到抑制,导致污染物颗粒聚集。(4)各污染物浓度值与MODIS/Terra卫星反演东南亚境外火源点数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火源点个数与AQI正相关高达0.5。(5)由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表明此次重霾污染过程中颗粒物可能来源主要是缅甸马圭、曼德勒和东枝境外的输入型累积传输。西双版纳位于低纬高原地区,受地形影响,污染物积聚在景洪城区及周边澜沧江河谷地带之后,很难通过水平输送离开,这是也是造成此次连续重度霾污染事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和NCEP的GFS预报系统的120 h预报资料,对华东地区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9次寒潮过程中数值模式的近地面风速和向下净短波辐射通量预报技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GFS预报系统在提前1~4 d均能准确预报出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和最低温度),平均预报命中率均在80%以上。2)在寒潮过程中,近地面风速会明显增强,虽然0~2级风速预报评分明显降低,但对3~5级和6级以上的风速预报评分(Threat Score, TS)反而较一般天气过程高;而向下净短波辐射通量预报相对误差要比一般天气过程偏大,尤其在寒潮爆发日最大。3)在寒潮过程中预报技巧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0~2级风速预报技巧下午最低,尤其在寒潮最强日最明显;3~5级风速预报技巧在18:00(协调世界时)左右最低,在寒潮最强日夜间都很低。而向下净短波辐射通量预报下午以后预报误差显著增大,尤其在寒潮爆发日误差最大。4)在寒潮过程中,预报技巧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而降低,其中24 h预报TS评分较高,误差较小。72 h评分较低,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