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用算法复杂性分析时间序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吕悦军  陆远忠 《中国地震》1993,9(3):229-234
本文介绍了算法复杂性的概念,总结了算法复杂性的一些性质,对其所具有的优点及在计算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用算法复杂性C(n)分析由地震细胞自动机模型产生的地震时间序列,说明算法复杂性用于研究地震活动演化及地震活动图象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92.
地震活动中存在着某些规律性结果(如指数律、幂律关系),并呈现一些前兆图象特征(如空区、条带).我们用细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地震活动的某些规律和活动图象特征,分析产生一种或几种规律或特征的动力与介质因素,所得结果可作为它们的机理解释,为利用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的方法提供物理依据.本文通过引入断层和硬块体的存在,建立介质非均匀的细胞自动机模型.模型为二维细胞阵网格,每个细胞都具有一定的能量,能量的获取是随机的,而能量的传递和损耗是确定的,模型能得到与实际地震可比拟的地震事件,这说明了地震现象本质上的复杂性可能是随机性与确定性的统一体现.模型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增长阶段、自组织临界状态,我们给出各阶段的判断依据,并用自组织临界理论解释了各演化阶段的特征.模型成功地解释了Gutenberg-Richter 关系,但 Gutenberg-Richter 关系不能作为自组织临界现象的证据.通过对模型各演化阶段的特征分析,我们认为模型的演化过程体现了实际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或轮回性特征.强震的震兆特征与其所在的阶段密切相关.强震前地震活动有两种形式:小震—活动增强—主震、小震—活动增强—平静—主震,对地震活动图象的研究表明:如果介质结构是均一的或过于复杂的,地震活动图象均不明显,只有在介质结构不均匀性相对规整、明确的情况下,地震活动图象可出现空区、条带等图形.如果不考虑介质结构的影响,只考虑动力学因素,地震活动图象演化的普示性特征是从无序走向有序.通过对模拟地震序列的分形分析表明:地震的时空分布和强度都呈现分形结构,特别是时空分布非均匀的多分形结构特征;中强地震前时空分布的多分维 D_q 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3.
渤海东南部NE向黄河口-庙西北新生断裂带的存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新取得的渤海明化镇组(N21—N2)和第四系底部构造的资料,在从黄河口到长兴岛的NE向地带发育近600条断裂,其中NE—NEE走向的有近500条,占断裂总数的83%,一般长5~20km,最长40~50km。这组断裂有少数为NE—NEE向古近纪断裂新活动的产物,其余是新形成的,它们总体组成宽约60km的NE向断裂带,具右旋走滑性质。该断裂带不受古近纪断裂构造控制,属新近纪以来发育的新生断裂带。这一现象证实了以前推断的黄河口-庙西北新生断裂带的存在  相似文献   
94.
天津滨海地区基岩埋深大,上覆土层厚,土质疏松,而且在地表下较浅处存在淤泥质粘土,为典型的抗震不利地段.本文根据中国规范(GB50011-2001)、美国FEMA-NEHRP(2000)场地分类标准和欧洲规范(EUROCKE 8 1998)对天津市滨海场地作了场地类别划分.结果表明:该滨海场地按中国规范应划为Ⅲ类、按美国标准为E类、欧洲规范为C类.对于滨海场地来说,相当多的场地在填土下方有较厚的海泥沉积,没有充分固结,形成软弱夹层,软夹层的存在使得场地地震反应具有较长的振动周期,这对建筑物结构有重要影响.简单地根据浅层结构分类方法无法考虑这个因素.美国标准考虑30 m深,情况有所改善.这是因为30 m深已经将软夹层考虑进去了一大部分.但由于软夹层的厚度随地点有很大变化,所以,规定一个固定的波速计算深度不太合适.由此看来,对滨海软土场地,过分简单的场地分类划分方法可能难以反映软土场地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5.
烟台海岸软土场地特征及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剪切波速和钻孔资料,根据中国GB50011-2001规范、美国FEMA-NEHRP规范、欧洲EUROCODE 8规范,对烟台滨海软土场地类别进行评定。并通过场地地震动效应分析,研究滨海场地土特征对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单的场地类别划分难以反映软土场地的实际情况;滨海软土场地对地震动加速度的幅值和频谱的影响非常明显,其对峰值加速度的放大倍数较高,但受土的非线性变形影响,随地震动输入的增大其放大倍数呈非线性降低;软土场地使得加速度反应谱谱形变宽,特征周期变大。  相似文献   
96.
渤海海域粉质粘土动力学参数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整理了26个渤海海域场地土动力学测试报告,并按埋深分段统计了0至115m深度范围内粉质粘土的动力学参数,即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然后,将本文统计值与袁晓铭推荐值和施春花统计过的北京地区粉质粘土的动力学参数值进行了比较,发现海域场地土与陆地场地土的动力学参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之后,选择渤海海域的两个场地,建立了相应的土动力学模型,分别选取实测值、本文统计值、施春花统计值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发现本文统计值与实测值的结果符合的较好。在渤海海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工作中,某些粉质粘土层难以获得动力学参数时,可以参考本文的统计值。  相似文献   
97.
东海地区新构造运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涉及的东海地区主要包括东海大陆架和冲绳海槽。该区的地质构造基本属于中国东部大陆向海域延伸的部分,新生代发育东海陆架盆地、钓鱼岛隆褶带和冲绳海槽盆地。由于东海位于大陆板块及其与菲律宾海板块接合的地带,中新世中期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及其产生的地质构造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在充分解读前人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性等方面,对东海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区新构造运动的动力条件,取得了一些初步认识。东海地区新构造运动开始于中新世中期,构造应力作用由原先左旋剪切拉张转为左旋剪切挤压;区内新构造运动性质具有非一致性,东海陆架盆地表现整体微向SE倾斜下沉活动,冲绳海槽为主动机制的地壳拉张裂陷运动,钓鱼岛褶皱带具侧向挤压拱曲隆升活动;活动断裂以NNE和NE向为主,基本分布在东海陆架盆地以东地区,尤其是冲绳海槽;岩浆作用和地震活动也主要分布在东海陆架盆地东边,特别是冲绳海槽;东海地区的新构造运动,是菲律宾海板块往东海陆架之下俯冲导致弧后地幔隆起,引起冲绳海槽NWSE向扩张,及与青藏高原东边地块被侧向挤出推动华南地块往东南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天津滨海场地土类别特征及其对地震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按照三种规范(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S0011-2001)、美国FEMA-NEHRP规范(2000)、欧洲结构抗震规范(EUROCODE 8,1998)),利用钻孔和剪切波速资料,对天津滨海地区的场地土类别进行研究。通过场地地震动效应分析,研究该场地土对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滨海场地,简单的场地类别划分难以反映软土场地的实际情况;滨海软土场地对地震动加速度的幅值和频谱的影响非常明显,其对峰值加速度的放大倍数高达1.9,但受土的非线性变形影响,随地震动输入的增大其放大倍数呈非线性降低;软土场地使得加速度反应谱谱形变宽,特征周期变大,变化幅度在0.1s—0.4s。  相似文献   
99.
中美两国最新地震动区划图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中美两国地震动区划的技术方法、使用的资料、区划结果,并对两国的区划图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分别反映了两国地震科学研究的程度和抗震设防的水平,结果表明:中关两国具有相同的编图思路,具体技术方法和区划结果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0.
美国API RP2A-WSD规范对我国海洋石油平台抗震设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尚未制定海洋石油平台的抗震设计规范,目前世界海洋油气行业的抗震标准主要执行的是美国RP2A—WSD规范,该规范是基于是美国近海岸地震危险性区划结果而制定.本文介绍了RP2A-WSD规范及美国近海岸地震区划研究结果,论述了我国渤海海域地震活动性特性与地震动参数的研究内容,渤海海域是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主要场所,且地震活动性较高,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近海岸具有可比性,然后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两者之间的对比结果,以及海洋石油平台的重要性和使用特征,对我国海洋石油平台的抗震设防标准和设防水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