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吉祥  蔡新华  常明 《高原地震》2006,18(1):56-60
宁夏地震局短信息统计及守护处理软件是基于本局原有短信息平台,利用Vi-sual Basic作为开发工具、采用ADO作为数据库访问接口、结合结构化查询语言及VB的TIMER控件,实现了地震短信息发送、接收情况的统计、打印以及对接收到的地震短信息进行自动检索和分类处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国以“一国两制”的形式,先后顺利完成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21世纪,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收回台湾,从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就在此时,李登辉逆历史潮流而动,抛出了对两岸关系极具破坏性的“两国论”。  相似文献   
13.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各级指挥部需要第一时间获取到地震现场及周边的灾情信息,包括灾情图片、图像。宁夏地震局立足于本区重点危险区、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分布点、次生灾害多发区,利用现有超短波、3G通信链路,在宁夏境内建立基于P头触发、自动拍摄、自动上传、自动存储、自动分发的灾情捕获系统,解决震后对震区及周边灾情图像及时获取的需要,为震后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开展天地一体化地震观测是目前推动地震短临科学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卫星观测为主要手段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是实现对我国及临区进行地震电磁效应高精度、大范围和大动态连续观测的有效途径,并且为地震短临预报开创空基监测的新思路。地面传输系统是连接地震电磁卫星各应用系统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它的科学设计是地震电磁卫星项目建设的基础。本文拟从国内外发展现状、系统建设指导思想、系统组成、链路功能描述、系统运行性能指标等方面对我国即将建设的地震电磁卫星地面传输系统进行简要分析介绍,从而为地震电磁卫星地面传输系统初步设计的完成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吉祥  李乐 《华南地震》2001,21(2):53-57
利用WindowsNT4.0及其所带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和Active Service Page,结合SQLServer数据库,构筑动态Web信息系统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互连网技术。以宁夏地震局动态Web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例,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五一节等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韩海军  吉祥  陈烽雄  李家乐  黄军榜 《盐湖研究》2022,30(4):154-160, 153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三元体系CaCl2-SrCl2-H2O温度在353.15 K时共饱和点的溶解度。基于实验结果和文献已有报道的该体系多温下的相平衡数据,模拟了南翼山油田卤水中氯化钙和氯化锶在温度323.15 K下的分离实验。模拟钙锶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物质的量比为25.41∶1的CaCl2和SrCl2的混合溶液在323.15 K下蒸发结晶提纯后的固相中钙锶物质的量比降低为1.73∶1,SrCl2的回收率为52.47%,将所得一次固相产品在323.15 K下溶解并再次蒸发后,钙和锶的物质的量比从1.73∶1降至1.1∶1,SrCl2的回收率为78.67%,SrCl2的总回收率为4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