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built-up land in China has increasingly expanded with rapid 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rural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The expansions encroached upon a large amount of cropland,placing great challenges on national food security.Although the impacts of urban expansion on cropland have been intensively illustrated,few attentions have been paid to differentiating the effects of growing urban areas,rural settlements,and industrial/transportation land.To fill this gap and offer comprehensive implications on framing policies for cropland protection,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nd compares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cropland conversion to urban areas,rural settlements,and industrial/transportation land from 1987 to 2010,based on land use maps interpreted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ry.Five indicators were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built-up land expansion on cropland in China.We find that 42,822 km2 of cropland were converted into built-up land in China,accounting for 43.8% of total cropland loss during 1987–2010.Urban growth showed a greater impact on cropland loss than the expans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the expansion of industrial/transportation land after 2000.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expansion decreased;however,rural settlement saw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traditional cropland loss which is generally in high quality.The contribution of industrial/transportation land expansion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major food production regions.These chang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in China.Future cropland conservation should focus on not only finding a reasonable urbanization mode,but also solving the "hollowing village" problem and balancing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s.  相似文献   
72.
随着全球人地耦合关系的深入研究,生态承载力作为联系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系统的关键纽带逐渐成为生态学、资源、环境等领域的交叉研究热点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生态承载力受众多因素和不同时空条件制约,相关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现阶段,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于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上并没有揭示生态承载力的内在驱动机制。本文在综述生态承载力演变发展与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生态足迹法、生态系统生产力消耗占用法与生态系统服务与消耗法三种针对于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并从生态承载力驱动机制、阈值界定、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多生态要素耦合动态模型建立等方面阐述生态承载力未来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
采用随机干扰方法,在地震观测误差容许值范围内,对地震观测资料进行人为随机干扰。在此基础上,使用干扰前后的资料对b值、η值、地震活动度S值、活动标度H值、等效地震M和频度N等6种地震学参量进行偏差分析,研究地震观测误差对地震学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土地资源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数据与土地资源在时空特性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土地资源研究长期是遥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过去数十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研究,遥感技术为土地资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和实现手段,拓展了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强化了土地资源的研究程度。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的深入,针对日益多样化的实际需求,创新研究方法,加强与传统学科的有机结合,在提取系列化专题信息基础上,开展不同时空尺度的综合性分析与评估,切实满足全球变化研究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仍然是土地资源遥感应用研究应该关注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5.
目的:从肉桂酸的含量差异性研究不同产地玄参的质量,为确定新的玄参等级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将同一产地玄参药材分成3个等级,依照2015版药典标准对玄参内涵性指标进行评价,并建立HPLC法对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玄参药材中肉桂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所测定的13批玄参药材基本符合药典标准,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玄参药材中肉桂酸的含量差异悬殊,同一产地玄参药材中肉桂酸含量与原有等级之间的关联性不具普遍性。结论:(1)在制定新等级质量标准时,不能笼统地将每个产地的玄参按大小和重量分成一、二、三等;(2)增加肉桂酸含量标准,建议肉桂酸含量标准定为一等品应>0.04%,二等品在0.04%~0.025%之间,三等品在0.025~0.015%之间,低于0.015则为不合格药材。  相似文献   
76.
对3台Burris型重力仪系统中的feedback scale因子对相对重力测量成果的影响进行测试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feedback scale因子值与Burris型重力仪读数线性相关,且线性系数与FBK改正值有关。若feedback scale因子值产生等比例的变化,FBK改正值越大,仪器读数的变化越大。在feedback scale因子值增加时,FBK改正值的正负符号决定仪器读数变化的方向。在重力值差仅有17 mGal的测段上测量时,3台Burris型重力仪基本相同的feedback scale因子变化量,得到的不同重力值差最大可相差0.140 mGal。当同一台仪器在FBK改正值分别为-14.7 mGal和2.2 mGal的2个测点进行测量时,若feedback scale因子值变化2%,测量所得重力值差的变化超过0.300 mGal。  相似文献   
77.
河型转化机制研究对于分析河流沉积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松花江干流中下游为研究对象,利用Google Earth和Arc GIS软件对河流形态参数进行精细测量,进而对不同河段河型发育特征及转化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松花江干流中下游存在曲流河、辫状河和直流河3种类型,依据地貌特征、平面形态和弯曲度自上而下划分为3段,其中上段为低坡度背景下河流逐渐加宽且植被密度逐渐降低的曲辫共存型河流,中A段为低坡度背景下河流较宽且植被密度高的简单辫状河,中B段为高坡度背景下河流宽度集中且植被密度低的直流河,下段为高坡度背景下河流宽度频繁变化的复杂辫状河;2)曲流河向辫状河转化控制因素为植被密度降低引起的堤岸抗侵蚀能力减弱,辫状河向直流河转化控制因素为河流被两侧山谷夹持且伴随坡度陡增造成河流下蚀能力增强,直流河向辫状河转化控制因素为支流注入导致流量和输沙量增大;3)建立了松花江干流中下游3种河型转化模式,上段为渐变曲—辫转化,中段为突变辫—直转化,下段为突变直—辫转化。  相似文献   
78.
准确限定球粒陨石的Ca同位素组成对于研究太阳星云物质演化和行星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选取7块典型的球粒陨石,包括3块CV3型陨石(Leoville、Allende和Vigarano)、1块CM2型陨石(Murchison)、1块CO3.2型陨石(Kainsaz)、1块EH4型陨石(Indarch)以及1块H4型陨石(LaPaz Icefield 03601),进行了Ca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其中,Kainsaz、Leoville和LaPaz Icefield 03601共3块陨石的Ca同位素组成是首次报道.结果显示:(1)在增大样品量以规避"样品量效应"的情况下,我们对CV群球粒陨石Ca同位素组成进行更加精确的制约,δ44/40Ca的平均值为0.45‰±0.04‰(n=3,2SE);(2)碳质球粒陨石的Ca同位素组成相对于硅酸盐地球偏轻,从CV群(0.45‰±0.04‰,2SE)、CM群(0.73‰±0.04‰,2SE)到CO群(0.78‰±0.03‰,2SE)逐渐变重,可能与不同化学群陨石中富钙铝难熔包体(CAIs)丰度的变化有关;(3)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和普通球粒陨石的Ca同位素组成与硅酸盐地球(BSE)组成一致,证实它们可以作为地球初始的组建物质.本研究丰富了球粒陨石Ca同位素组成数据库,有利于正确认识球粒陨石的Ca同位素组成及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79.
刘芳 《东北测绘》2012,(8):232-234
随着测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测绘生产模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改变了流程长、分工细的传统工艺,转而向内外业一体化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测绘内外业一体化出现的背景和它带来的影响,同时重点讨论了在测绘内外业一体化下,职工业务素质和教育、测绘队伍改革和布局两大问题,为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队伍建设和整体布局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
观测环境变化对气象资料的影响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池国家气象站一级站新、旧站址对比观测资料统计发现:相对湿度在新、旧站址差异不明显;除了风速和深层地温,新址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平均水汽压明显低于旧址.分析表明,观测环境、海拔高度、下垫面差异以及城市热岛效应是造成新旧站址气象观测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地面观测要素历史资料的运用,要考虑新旧站址资料的均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