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273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瓜德鲁普统末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多类生物均遭受重创。关于此次生物灭绝事件成因,有学者认为海洋缺氧是主要的直接原因之一,但瓜德鲁普统-乐平统(G-L)过渡时期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的研究开展得较少,缺少直接证据证明海洋缺氧和瓜德鲁普统末期生物灭绝的关系。草莓状黄铁矿粒径是指示沉积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少数可靠的指标之一。由于微晶粒径大小与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大小密切相关,草莓微晶粒径大小同样也可以作为沉积水体的氧化还原指标。本文通过研究蓬莱滩剖面卡匹敦阶茅口组和吴家坪阶合山组下部草莓状黄铁矿微晶粒径特征,从而分析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蓬莱滩剖面茅口组和合山组微晶粒径多数分布在0.4~1.2 μm之间,大部分样品微晶粒径分布相对较窄,部分样品分布较宽。茅口组-合山组界线处间歇性出现微晶粒径很小且分布范围窄的样品,其平均微晶粒径一般小于0.7 μm,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 μm,很可能指示硫化-缺氧的环境。茅口组和合山组大部分样品平均微晶粒径分布在0.7~1.0 μm之间,最大值一般不超过3.3 μm,很可能指示的是氧化-贫氧环境。蓬莱滩剖面硫化至缺氧环境对应着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事件层位,说明这两者很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海洋的硫化缺氧很可能是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2.
The base of the Saerba Member (Mbr) of the Hongguleleng Formation (Fm.) probably lies in the Famennian Palmatolepis crepida Zone; the Longkou Mbr is probably a sedimentary wedge that thins out northwards; the Duguer Mbr has an approximate age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Pa. marginifera Zone or the Lower Pa. rugosa trachytera Zone through the top of the Pa. perlobata postera Zone; the Wulan Mbr has an age approximat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whole Pa. gracilis expansa Zone. In the Bulongguoer section, the Lower Mbr of the Hongguleleng Fm. corresponds to Famennian Pa. crepida Zone through Pa. marginifera Zone; the Middle Mbr probably ranges from the Pa. r. trachytera Zone through the Pa. g. expansa Zone. The basal Namu Mbr of the Heishantou Fm. is probably the product during and after the Hangenberg Event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iphonodella praesulcata Zone, which is still within the Devonian. In this context, the underlying Chasi Mbr may approximately correspon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S. praesulcata Zone (before the Hangenberg Event). Lateral distribution of strata indicates that the Upper Devonian in the Gennaren and Saerba areas each constitutes a structure of syncline, which differs from the previous recognition of a monoclin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针对目前国家基准气侯站广泛应用的E-601B型蒸发器,据多年的观测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对E-601B型蒸发传感器下三角支架底座改进的理由、方法、效果;同时还介绍了密封排水孔,取消溢流桶等,改用专用储水瓶取水法的理由、方法、效果。通过改进,不仅能够使E-601B型蒸发器的设计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而且可以大量节省观测人员的劳动量和时间,从而使观测到的蒸发量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14.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矿体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莱芜接触交代铁矿地质特征研究中发现以往地质报告在矿体连接上存在混乱,使矿体形态失真。为便于今后矿体对比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矿体形态分类原则,并以三分法对矿体形态进行分类。指出矿体产状变化是矿体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和尖灭再现的结果。根据矿体形态分类指出了找矿方向。不同的矿体形态反映不同的控矿构造,反映不同的矿体规模,反映不同的成矿岩体形态产状。单斜缓倾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床,控矿较小;陡倾矿体和背向斜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盖,控矿较大。  相似文献   
115.
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规划理论和技术方法两个层面对近5年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研究不足表现为考虑因素不够充分;因素之间存在信息交叉和重叠,区分度不够;以GIS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不够深入.研究的关键与焦点在于一是如何打破行政区的束缚和限制,二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类功能区和保护类功能区的划分阈值点.未来研究应从三方面进一步展开:构建科学的规划模型;基于模型构建一套系统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以GIS为支撑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16.
The Gram-negative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s a common pathogen in humans and marine animals. Bacteria flagelli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infection and induction of the host immune response. Thus, flagellin proteins are an ideal target for vaccines. We amplified the complete flagellin subunit gene (flaA) from V. parahaemolyticus ATCC 17802. We then cloned and expressed the gene into 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 cells. The gene coded for a protein that was 62.78 kDa. We purifi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protein using Ni-NTA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Anti-His antibody Western blotting,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ies into the utility of the FlaA protein as a vaccine candidate against infection by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addition, the purified FlaA protein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17.
镇江地区位于宁镇山脉东端,地质构造复杂,尤其断裂构造的活动性塑造了镇江地区如今的地形地貌格架。通过地质地貌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探槽等勘探手段,对镇江地区断裂构造两侧第四纪地层进行年代学研究,基本确定了断裂构造的活动机制、活动时间,结合镇江地区地震发生的规律及地应力场特征的研究,认为镇江地区断裂构造的最后活动时间在更新世,全新世活动较弱,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8.
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是遥感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用5种决策树分类器及MISR多角度数据,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研究.通过对不同波段和观测角数据组合形成的6个数据集进行分类比较发现:(1)无论使用哪种分类器,相比于天底角观测方式,多角度观测都能获得更高的分类精度,特别是能显著提高灌木,林地和草地类型的分类精度,说明多角度观测能有效地反映地物的反射异质性信息,更好地区分地物.(2)与MLC分类法相比,决策树算法的分类精度更高,特别是随机森林和C 5.0方法最为突出,说明决策树的分类能力要优于MLC法.使用多角度数据集时,这种差别更明显,说明决策树能更有效地利用多角度信息.(3)4种决策树算法(J48,Random Forest,LMT,C 5.0)使用近红外波段的分类效果好于使用红光波段的分类效果,说明近红外波段能提供更多的地物反射异质性信息.  相似文献   
119.
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获取的数据经常存在着不确定性,影响参数估计的可靠性和沉降预测的准确性。把不确定度作为参数融入AR模型,建立基于AR模型的不确定性平差模型。依据残差中不确定性传播规律,利用min-max估计准则,使得残差中的最大不确定度达到最小,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不确定性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得到基于不确定性算法的AR模型,扩展了现有误差理论。通过沉降实例进一步验证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深入探讨珠江三角洲的沉积古环境和古气候历史,在三水市区获取了2个高取芯率的钻孔岩芯,进行了12个AMS 14C测年,并结合孢粉、硅藻等分析结果探讨三水地区全新世的海平面与河流水动力变化,以及古植被演替过程。结果表明:钻孔所在区域全新世沉积总体从9 000 cal. a B.P.左右开始,呈现河流相―河湾相―河口湾相―潮坪相―河口湾相―河漫滩相的演变过程。三水区的早全新世沉积阶段年代最早为9 000 cal. a B.P.左右,表现为河口湾相的淤泥质粉砂沉积,硅藻以淡水种类为主,最高沉积速率为1.6 cm/a。海侵初始时间为8 700 cal. a B.P.左右,最高海平面时间为7 600 cal. a B.P.左右,此时海岸带发育红树林,丘陵山地发育较茂盛的亚常绿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晚全新世阶段(6 500―2 200 cal. a B.P.),以泥炭粉砂沉积为主,沉积速率为0.2~0.5 cm/a,河口区高潮线附近及河流弯道低洼滩地在5 000 cal. a B.P.前后形成淡水沼泽、河口三角洲边缘区洼地水松林发育。在晚全新世(2 200 cal. a B.P.左右)以来,陆相黏土质沉积指示河口泥沙快速堆积,三角洲平原迅速扩大,沉积速率高达1.7 cm/a。孢粉结果显示次生的芒箕孢子剧增,陆地植被稀疏,人类活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