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5篇
  免费   2687篇
  国内免费   3873篇
测绘学   1522篇
大气科学   1663篇
地球物理   2330篇
地质学   6591篇
海洋学   2414篇
天文学   225篇
综合类   1075篇
自然地理   183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549篇
  2021年   675篇
  2020年   544篇
  2019年   688篇
  2018年   676篇
  2017年   579篇
  2016年   647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735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946篇
  2011年   1015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927篇
  2008年   852篇
  2007年   834篇
  2006年   728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571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柘林湾生态信息系统以ArcGIS为开发平台,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基于ArcObjects的组件式二次开发而成,实现了柘林湾的三维实景模拟、生态数学模型与GIS的有效集成、分析评价结果与地理空间数据相结合等功能,具有可视化、智能化、易扩展、安全实用等特点.该系统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柘林湾生态信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并为制定柘林湾的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2.
使用NCEP/NCAR的海表温度(SST)、海面10 m风场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用联合SVD(CSVD)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南海的海气耦合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海-气耦合模的年际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模态为最显著模态,模态协方差贡献比在四季均超过80%,空间上SST表现为与南海等深线相一致的海盆模态,风场上主要表现为弱的冬季风或弱的夏季风,各个季节的海-气耦合模态都主要反映了SST-蒸发-风反馈这样1种正反馈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而且冬季风期间这种相互作用要更强烈些。时间系数均主要表现为一致的上升趋势和197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以及与ENSO相关的年际变化特征。冬、夏季弱的季风对应暖SST的特征体现了这种耦合模态隔季相关的特征,都对应夏季华南旱(涝)、江南涝(旱),华北、山东半岛旱(涝),东北涝(旱)这样1种波列状的旱涝相间分布。  相似文献   
83.
苏北盆地中古生代油气勘探具有50年的历史,在收集前人资料分析基础上,对苏北盆地和黄桥二氧化碳气田及朱家墩天然气田生储盖体系的地质特征及成藏要素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典型成藏模式;认为苏北盆地虽然只是苏北—南黄海盆地古、中、新生代盆地的一小部分,但其幔源"古生新储"二氧化碳气田和常规"古生新储"天然气田的发现对于海域南黄海盆地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4.
执行S-57标准的若干问题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57作为一种国际标准,在各个国家的应用上根据实际情况有其局限性,ENC作为该标准的执行者,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要减少这种限制,就需要了解并分析ENC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部分问题,以便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5.
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探讨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饵料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生长的影响。通过60d度验得出:在各配合饵料组中,蛋白质含量为49.52%的试验的相对增重率(46.84%)体长相对增长率(15.96%)、蛋白质效率(60.35%)和饵料转化率(29.85%)等均为最佳。配合饵料组鱼体肌肉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也均优于对照组,而更接近野生鱼。经回归方程分析,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为48.37%~49.24%。  相似文献   
86.
Samples of O isotopic tracer were mlleMed at Sections P3,P25,PcM-t/2-E and PCM-1/2.w in both the Fast China Sea and the area to the east of the Ryūkyū-gunto during October-November,1991.Analytical results of the δ18O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Kuroshio area,the δ18O isolines are almost parallel to the 200 m isobath.The value of δ18O is negative and reaches minimum mt the main axis of the Kuroshio,and increases on both sides.(2) In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TWC) area there is a high δ18O tongue extending to the northeast.(3) In the area near the coast,the distribution of δ18O isoline shows that the Changjiang River runoff diffuses seaward and the land-ocean isotopic effect from the nearshore to the offshore.(4) The values of δ18O are from -1.0×10-3 to -0.5×10-3 in the shelf.(5) There is a low mre of δ18O value(<-1.6×10-3) at the 600 m layer in the Kuroshio area,which is quite in accord with the existence of a low salinity mre (S G 34.30) between the 600 and 800 m layers in the same area.Finally,the mrrelations of the δ18O with the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the upwelling and so 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7.
于1992年1月-1993年2月,对从海湾扇贝中提取获得的糖胺聚糖(GAG)用乙醇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分级分离,并对所得制品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验证,以研究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提纯方法。结果表明,扇贝GAG水溶液在乙醇量60%时分离获得的级分,其GAG-GTAB给合物再用2.0 mol/LNaCl溶液解离得到的主要级分,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均显示出单一区带,红外光谱类似干肝素的。证明这一提纯过程是一简便、快速的分离提纯方法。  相似文献   
88.
中国沿海星虫动物门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1980~1989年间在我国沿海进行星虫动物区系调查的标本和有关资料做了整理、鉴定,共39种,分隶于2纲,4目,6科,12属。其中1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89.
The surface and bottom water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locations in Xiamen western sea. The quantified estimation of bacterial production (3H-thymidine method) and observation of bacterial heterotrophic activity (14C-glucose method) have been made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marine bacteria and their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value of bacterial heterotrophic activity was 9×108 cells/(L.h) in the surface waters and 2.6×108 cells/(L.h) in the bottom waters. The mean value of bacterial production was 38×108 cells/(L.h) in the surface waters and 7.1×108 cells/(L.h) in the bottom wat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terial production, heterotrophic activity, POC and DOC measured during this survey were discussed. The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teria activity and total coliform was addressed.  相似文献   
90.
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对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区(0°~16°N,125°~145°E)上层海洋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垂向温度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尤其在次表层(120~200m)的变化最为明显.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明显早于西太平洋次表层的海温异常.分析发现,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海温异常是导致整个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变异的关键区,当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加强时,3~4个月后西太平洋海温场出现大范围的冷暖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