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253篇
地质学   465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根据晋中市1956年~2004年的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水资源量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晋中市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以0.3℃/10a上升,气温偏高主要是冬季,夏季变化幅度不大;降水量的变化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降水量以35.9mm/10a的速度在递减,20世纪90年代是降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的一个时期;全市的水资源总量、地下水、河川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与降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2.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35 day clock mechanism of Her X-1 is caused by the precession of the neutron star. We made calculations for this model. Comparing our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observations we find:
1. (1) The theoretical light curve over the the 35 day cycle does not agree with the observed curve by Jones and Forman (1976).

2. (2) The change of pulse width and intensity with the 35 day phase is large in the model, seemingly disagreeing with the observations (e.g., Gruber et al. 1980).

3. (3) Parmer et al. (1985) reported that they did not see the expected 35 day variation in X-ray intensity expected in the model.

Pravdo et al. (1977) suggested that the observed X-ray pulses were formed by Thomson scattering of symmetric radiating beams generated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neutron star. Our analys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omson scattering in strong magnetic fields shows that this model agrees well with the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993.
三峡二期工程蓄水后的垂直形变场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根据三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模拟三峡二期工程蓄水位达到135m后的水体负载,利用Farrell提出的质量负荷产生的地球形变理论,推算三峡水库水位达到135m后整个库区的垂直形变,与三峡库区GPS形变监测网获得的蓄水前后的垂直形变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三斗坪-巴东库段,两者中都出现了3个相同的、明显的垂直形变集中区。在三峡大坝附近,模拟结果比观测结果大8~15mm,说明坝址附近的花岗岩具有较强的刚性;而在香溪,模拟结果比观测结果要小23mm,且GPS观测到长江两岸的垂直变化差异达到22mm,说明该段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综合分析表明,三峡大坝坝址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壳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大陆地壳现今运动的GPS测量结果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利用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 1991~ 2 0 0 0年间一系列全球定位系统 (GPS)观测资料 ,计算了 340个GPS站点的位移速率 ,得到了统一的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率场。这些站主要集中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喜马拉雅、川滇、河西走廊、阿尔金、天山 ,以及华北、福建东南沿海等主要构造活动区。固定测站速率精度优于 1mm/a ,流动测站速率精度优于 3mm/a。根据GPS结果对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阐述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中的 GPS监测网的设计思路 ,并介绍了该网的第一、二期观测情况及数据处理结果。认为该网无论是技术设计还是运行质量 ,均达到世界一流的先进水平 ,其站间基线长度及其分量的测定精度优于 5mm。  相似文献   
996.
GRIB数据及其在GrADS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GRIB数据的压缩方法、数据结构及如何使用GrADS对GRIB数据进行反演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分析了吉林省中部地区中等地震前分维曲线Ds,Dt及地震活动演化指数YH值异常变化过程,所得结果对吉林省未来中强地震预报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998.
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钛合金样品中多元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化学法标定的钛合金作为标准样品,用理论α系数及干扰曲线法进行基体效应和谱线重叠干扰的校正,开发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钛合金样品中除Ti外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方法。用该方法测定结果与化学值相符。10次制样测量,各元素的RSD≤1.25%。  相似文献   
999.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的强震趋势研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万正  乔慧珍 《地震研究》2002,25(2):100-107
对我国大陆及邻区与西部地区1895年以来各地震期中地震能量主释放段分别进行了分析,各时期地震能量的主释放段的时长,均为7-8年;并利用各地震期累计地震频度的指数型分布模型分区拟合,得到各时期增长率;分析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在川、滇地区发生强震的几率,最后对强震趋势和了预测研讨。  相似文献   
1000.
腾冲火山区地震事件(LP,VT,VE)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腾冲流动数字台网资料,用多种方法对腾冲火山区的地震事件进行识别研究,认为腾冲火山区记录到的地震事件按波形主要分为两类:P波最大振幅明显大于S波及Lg波最大振幅的事件;P波最大振幅小于S波及Lg波最大振幅的事件。其中P波最大振幅明显大于S波及Lg波最大振幅的事件是火山地震的可能性较大。根据多个事件频谱随时间变化扫描图中的频谱特征,认为目前这个地区未记录到长周期事件;但流动台网记录到几组振幅较小,频率较高,振动持续时间双腾冲地震事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6-7s)明显长,达20余秒的颤动事件,波形与Tremor事件曲型图有相似之外,这几个事件是否是Tremor事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