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5篇
  免费   2910篇
  国内免费   3942篇
测绘学   1935篇
大气科学   1831篇
地球物理   2504篇
地质学   7860篇
海洋学   2187篇
天文学   381篇
综合类   1055篇
自然地理   1674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683篇
  2021年   771篇
  2020年   635篇
  2019年   695篇
  2018年   731篇
  2017年   726篇
  2016年   756篇
  2015年   808篇
  2014年   774篇
  2013年   1008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084篇
  2010年   1081篇
  2009年   1033篇
  2008年   1066篇
  2007年   961篇
  2006年   874篇
  2005年   786篇
  2004年   591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496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8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41.
碎屑白云母是碎屑岩中常见的、来自源区的稳定成分,可以用来指示源区性质,多硅白云母是碰撞造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特征矿物。对大别造山带同造山期沉积而成的江汉盆地东部上三叠统-中侏罗统砂岩碎屑白云母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上三叠统该区地层砂岩中碎屑白云母多以低硅白云母(Si<3.2)为特征,暗示此时大别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岩石很可能没有出露地表;自下侏罗统开始,砂岩中碎屑白云母中多硅白云母(Si>3.3)大量出现,中侏罗统砂岩多硅和低硅白云母发育,表明大别高压-超高压岩石在早侏罗世即已出露地表并经剥蚀搬运至盆地。这一结果从沉积学角度为约束高压-超高压岩石的折返时序和大别造山带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42.
苏中波  张廷  马耀明  贾立  文军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2):1224-1236
文章给出了青藏高原能量水分循环研究的概况和总结,着重估计了能量平衡各分项和湍流热通量等。在能量平衡的计算基础上,尽管能量不平衡的原因解释仍有争论并且没有解决,但我们揭示了GAME/Tibet试验观测资料中能量不平衡现象。我们发现估算的潜热通量比实际观测的要高许多。然而,根据能量平衡假设的计算结果和SEBS的估算一致性很好。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出差异主要由GAME/Tibet试验观测资料中能量不平衡引起,潜热通量的实际观测可能偏小。  相似文献   
943.
南非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岩石地层研究着手,介绍了南非卡鲁盆地内综合地层研究的相关成果.在生物地层方面,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的研究在该区具有传统优势,孢粉化石的研究则是在最近几年才取得较大进展,在陆相界线地层研究中菌孢化石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约1 m厚的地层内的富集事件属首次报道.在地球化学地层方面,南非有机碳同位素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变化趋势与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存在相似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海、陆相界线地层对比的辅助标志.在磁性地层方面,南非卡鲁盆地内的磁极性存在从反向到正向然后再反转(R-N-R)的变化,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则位于第一反向极性带的顶部.同时,结合目前全球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了陆相界线地层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指出华南地区可能为突破传统观念的研究地区,陆地事件地层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44.
矿山地理信息元数据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在矿山地理信息系统中引入元数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然后采用建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矿山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原型,并给出了矿山地理信息元数据系统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945.
甘肃省金矿资源预测模型及潜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部署甘肃省金矿勘查找矿工作,必须对全省金资源总量作出定量预测,对省内各成矿带的金资源潜力作出定量评价。文章对甘肃省已发现的429处金矿床(点)的资料及全省1∶20万区域化探资料进行了统计和研究,建立了甘肃省金资源总量丰度估算模型、品位-储量回归预测模型及全省各成矿带金资源潜力分布模型。通过定量预测得知,甘肃省金资源总量的上限值为3166t,金资源总量为2420.6t;西秦岭成矿带的金资源潜力最大,占全省金资源潜力的37%,祁连成矿带次之,占24%,扬子成矿带占15%,北山成矿带占13%。据甘肃省岩金资源回归预测模型,岩金矿床在甘肃省具有极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946.
李杰  旺罗  裴云鹏  彭淑贞 《地学前缘》2006,13(5):342-348
甘肃西峰红粘土剖面蕴涵了大量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信息,是重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和气候演化的重要地质记录。通过对红粘土地层孢粉学研究,发现孢粉组合特征在~4.5Ma发生了明显转变,乔木植物花粉明显减少,草本植物花粉大量增加,尤其是藜科花粉百分含量显著增加,麻黄出现频率明显增高;孢粉类型C/A(Chenopodiaceae/Artemisia)和B/A(Betula/Artemisia)的比值发生显著变化,反映研究区从~4.5Ma开始植被类型由稀疏森林草原逐步转变为典型草原,甚至荒漠草原,揭示了亚洲内陆生态环境的一次显著变干事件。这一信息与前人研究红粘土中其他替代性指标指示的气候变干过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孢粉组合中藜科植物含量在此时迅速递增,反映黄土高原气候的季节性反差明显加强。青藏高原在~4.5Ma发生的隆升可能是导致这次亚洲内陆干旱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高原对暖湿气流的屏障和加强季节性反差可能是导致干旱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47.
文章阐述了碳酸盐岩的形成演化不仅与生物进化相关,而且对于环境水中的重金属和氟的迁移有抑制作用,探讨其在改善水质量、防治地方病以及调节或平衡土壤和植物元素的浓度比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指出,碳酸盐岩有利于形成适合于生命活动的地质环境,其作为中药材,碳酸盐矿物是自然界分布最为广泛的生物无机矿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多种微量元素、有机质和HCO3-等成分,因而具有药用和营养价值。同时指出,不同碳酸盐岩药材成分的种类、含量及赋存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性味和归经不同。因而碳酸盐岩药物对人体的药效还与其入药形式、人体内的环境特点,尤其是不同成分之间在体内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有关。因此,碳酸盐岩的药理作用是其所有成分与人体介质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认为,只有加强碳酸盐矿物在地质环境的演化特点、化学成分、结构的微观分析以及理论药理的综合研究,才有利于认识碳酸盐岩的生物价值。  相似文献   
948.
黑龙江老柞山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及深部矿体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老柞山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地质特征,总结了成矿规律。其中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是矿体产出的有利地段。具体的控矿地质因素为:矽卡岩因素、成矿阶段因素、矿物的组合因素、矿体侧伏规律等。根据上述规律对老柞山金矿的东采区进行了深部预测,将东采区划分为两个金矿体侧伏带,其中南侧金矿体群的侧伏特征指示了220m标高以下金矿体群有向下延伸的可能,北侧的金矿体群在140m标高向上和向下都有延伸的可能。  相似文献   
949.
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莫来石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铝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出莫来石微晶玻璃。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经1350~1550℃热处理后,制得的微晶玻璃的主晶相均为莫来石。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较高的温度下热处理有利于晶体的生长。微晶玻璃的理化性能如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化学稳定性,随热处理温度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1500℃热处理2 h制得的微晶玻璃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在工程和结构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0.
东秦岭(河南段)二郎坪群铜多金属成矿环境及成矿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郎坪群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中,在二郎坪群这套火山—沉积岩系中,含有在河南省占有重要地位的铜多金属矿。文章通过对二郎坪群的沉积建造特征、变基性火山岩的形成环境和岩浆来源特征的研究,认为二郎坪群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其盆地规模和岩浆来源在盆地东西方向上存在差异,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二郎坪群的形成环境和变基性火山岩岩浆来源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二郎坪群弧后盆地在海底喷流作用下形成了不同成矿元素组合的铜-锌型和铅-锌型两种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