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82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Natural gas is composed largely of hydrocarbon gas, especially wet gas in the Bozhong sag.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shows that the gas is of organic origin. The carbon isotopic values of ethane indicate that the natural gas is dominated by mixed gas with minor coal-generated gas and oil-type gas. A gas-source correlation study showed that the source rocks of natural gas are those of the Lower Dongying Formation, the Shahejie Formation and the pre-Tertiary. The natural gas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source and continuous generation in the study area, indicating that gas exploration potential is good in the Bozhong sag.  相似文献   
512.
黄海波  米永胜  郑永光 《气象》2006,32(7):58-63
雷暴及伴随其出现的恶劣天气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结合湿位涡的诊断分析对2005年6月26日出现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一次强雷暴天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雷暴出现时,机场的地面要素场和天气变化剧烈,气温剧降,湿度暴增,气压涌升,并伴有大风和强阵雨。(2)此次强雷暴天气是由飑线引起的。飑线的形成可能与冷性的中-α尺度的高压和生命史较短的中-β尺度热低压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3)逆温层的存在抑制了水汽和热量向上的输送和扩散,冷空气的冲击破坏了逆温层,使累积的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强对流天气爆发。(4)925hPa的湿对称不稳定区域对于预报雷暴天气的落区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强雷暴出现在MPV〈0的大值区内。  相似文献   
513.
运用基于波段间相关性的高光谱影像波段选取方法进行波段的预选取.采用投影寻踪的方法在动力演化算法的基础上寻找最佳投影方向.将高维数据投影至低维数据空间.在各投影分量图像上采用零点检测阈值化的方法进行异常目标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了基于动力演化算法的投影寻踪在高光谱影像异常目标检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14.
以中国强地震目录资料(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编,1999)为基础。统计研究了1300~1988年华北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后,10年内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优势空间范围。根据这一统计特征。印证性地分析了10余年来华北的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至包头一带5级以上地震空间活动特点。另外还研究了1981年以来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与晋、冀、鲁、豫交界地区5级以上地震。以及1998年至2001年11月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与唐山地区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15.
推导了GPS三维基线向量向大地坐标差直接转换公式,编制出相应的转换程序。  相似文献   
516.
ntroductionGeneralyweregardthevariablepartsofprecursorydatafromwhichthedisturbancesandtheobservationalerorshavebeenremovedast...  相似文献   
517.
华夏植物群的起源问题,国内外有不同认识。笔者根据研究工作的成果并参考大量中外文献资料,提出华夏植物群起源于早石炭世晚期(维宪期至纳缕尔A期)的新认识,自中石炭世 ̄①早期(纳缪尔8-C期)已成为独特的植物群;同时认为它并非由欧美植物群发展而来,二者均源于拟鳞木植物群,分别在各自所处的环境中平行演化而形成。  相似文献   
518.
五台山车厂岩体侵位机制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台山北坡的车厂岩体出露面积达500km ̄2,据分析,仅为一厚不足4km的岩席。其顶板(北界)是金刚库组,底板为五台山主峰地带的绿片岩。该岩席与围岩没有明显的热交换反应,侵入时温度很低,可能呈固态侵位。岩体的接触带岩石已全部糜棱岩化,含角砾状捕虏体,大捕虏体多在韧性剪切边界与岩体接触带附近,说明岩席的侵位机制可能是地层受力后片理张开为其贯入提供了空间;张开过程中巨大的负压和岩浆房受挤的联合作用为侵位提供了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519.
我们研制的DST-3型井间声波探测和井中声波来油系统,用于油气田井间层析成像,分辨率高、可检测度高;用于油层井中震动来油,功率大、作用范围大。该系统在冀东油田投入高104-5井和高105-5井试验,取得了210m井间距、1854.1m—1890m深部油层上较高质量的井间数据,经CT处理,获得了井间声波层析成像剖面。高104-5井1867.6m—1884.8m含油层经过13个小时井下声源震动解堵,这口原已不出油停产的井竟然出现原油自溢流出井口,后下泵抽油恢复产能。试验效果证实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显示该系统将会在油气田开发和开采中发挥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20.
“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及其图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政  戴汩 《遥感学报》2001,5(3):177-182
介绍了“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的研究背景和主要技术指标,讨论了星上图像智处理的方案,包括云检测和图像压缩两个部分,并介绍了地面的图像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