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198篇
地质学   711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设计。基于ARCGIS技术,运用水文地质学方法在叠加合成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图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密度;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确定了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首期施工安装了11个新的长期专门监测孔;对73个现有监测孔进行了维修并安装了孔口保护装置,安装了28套水位自动监测仪,初步实现了地下水水位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92.
水能是清洁安全的能源。但如果对水能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地过度开发,必将引起地质生态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生态灾难。文章列举了岷江上游流域水能开发中的大量事例,呼吁应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河流水能资源,岷江上游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现状,应给人们以警醒和反思。  相似文献   
93.
在悬移质输沙率与流量异步施测法基本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河流特性建立了多年综合及相邻流量测次累积面积百分数与累积流量百分数相关曲线法不同的部分流量权重系数借用方案。经实测资料检验输沙率与流量异步施测法的计算误差符合《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精度要求,能满足悬移质泥沙测验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94.
讨论GIS系统在1∶5万区调中的应用,阐述GIS系统在区调过程中对各种资料的处理与编辑,包括野外资料的采集、图层的划分及图形与图像图件的编制。建立了榆关镇幅综合信息库。  相似文献   
95.
商业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识别商业中心和商业热点区以及探究其影响因素对于商业资源优化配置显得尤为必要,进而指导城市有序发展。论文以乌鲁木齐主城区为例,利用开放平台大数据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采用地理学空间统计方法定量识别商业中心和商业热点区,对商业分布和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类和解读,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寻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① 乌鲁木齐市商业高值区分布在吐乌大高速—和平渠沿线地带,大型商业中心主要有南湖商圈、中山路商圈、友好商圈、会展商圈、米东商圈、铁路局商圈。② 商业热点区呈现“T型”双轴分布,北部新城商业地带与南部传统商业地带共同构成乌鲁木齐市最具活力的商业地带;6类商业热点区的分布可归纳为3种类型,商务和金融服务类为单一点状型,住宿和餐饮服务类为带状延伸型,生活与购物服务类为带状双核型。③地价、集聚效应、路网密度等是影响商业宏观分布的主要因素,其次为人口密度和中心可达性,自然因素如高程、地形起伏度等对商业布局影响有限;各因素对不同类型商业业态的影响程度各异,如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对购物类影响较大,中心可达性和地价对于商务、金融类影响较大;就各业态类型网点间的关系而言,商务和金融类协同作用强,餐饮与购物类协同效应较强,共同影响城市商业空间。  相似文献   
96.
为了进一步实现铷原子频标小型化,分析了几种典型的锁相环调频电路及其特点,设计了一种锁相环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binary frequency shift keying)调频方案,给出了调频信号的频谱测试结果。该调频方案已成功地应用在小型化数字式铷原子频标中,能够满足小型化铷原子频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The Ediacara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s on Earth evolution, including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soft‐bodied macrofossils, major climatic changes and a supposed rise in free oxygen. In southernmost Brazil, this period is represented by Camaquã Supergroup, including the Bom Jardim Group and the Acampamento Velho Formation, both of which record continental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a more than 5000 m thick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Age constraints are given by seven Ar‐Ar and U‐Pb determinations on volcanic rocks, which bracket these units between c. 605 and 574 Ma, revealing the best dated and most continuous documented Ediacaran continental succession to date. Depositional systems evolution supports a Phanerozoic‐type glacial context during the last Neoproterozoic glacial event and presents the Picada das Graças Formation (580 ± 3.6 Ma) as the first dated non‐glacial unit coeval to the Gaskier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98.
黄骅坳陷中区中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样式始终不明朗,特别是对燕山期变形始终存在争议,故选择黄骅坳陷中区中生界作为重点剖析对象,通过大量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平衡剖面技术复原古构造演化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构造背景,提出黄骅坳陷中区中生代演化过程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印支晚期东西向宽缓褶皱及后期逆冲构造变形期、燕山早期挤压走滑构造变形期、燕山中期继承性挤压与右旋张扭构造变形期、燕山晚期—喜山期区域性伸展构造变形期。  相似文献   
99.
基于RS和GIS的松花江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1989,1995年的Landsat TM数据和2002年Landsat ETM+三期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反演和计算松花江流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此基础上,获取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在ArcGIS9.2软件空间分析模块的支持下,对研究区域三期植被覆盖影像进行叠加分析,以流域尺度和栅格尺度分析植被覆盖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特性,获取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分布特征,为该区域植被覆盖度的自动化监测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0.
Rossby waves with linear topography in barotropic flui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ssby wav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waves in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and are parts of a large-scale system in fluid. The theory and observation show that, they satisfy quasi-geostrophic and quasi-static equilibrium approximations. In this paper, solitary Rossby waves induced by linear topography in barotropic fluids with a shear flow are studied.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problem, the topography is taken as a linear function of latitude variable y, then employing a weakly nonlinear method and a perturbation method, a KdV (Korteweg-de Vries) equation describing evolution of the amplitude of solitary Rossby waves induced by linear topography is deri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linear topography can induce the solitary Rossby waves in barotropic fluids with a shear flow, and extend the classical geophysical theory of fluid dyna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