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97篇
  免费   4812篇
  国内免费   6978篇
测绘学   3199篇
大气科学   4268篇
地球物理   5162篇
地质学   15096篇
海洋学   5101篇
天文学   2004篇
综合类   1968篇
自然地理   3289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500篇
  2022年   1370篇
  2021年   1726篇
  2020年   1529篇
  2019年   1557篇
  2018年   1766篇
  2017年   1653篇
  2016年   1688篇
  2015年   1550篇
  2014年   1726篇
  2013年   2046篇
  2012年   2095篇
  2011年   2167篇
  2010年   2064篇
  2009年   1938篇
  2008年   1966篇
  2007年   1873篇
  2006年   1885篇
  2005年   1227篇
  2004年   984篇
  2003年   808篇
  2002年   924篇
  2001年   868篇
  2000年   638篇
  1999年   501篇
  1998年   330篇
  1997年   338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9篇
  1975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文章对采自贵州从低海拔的东部到高海拔的西部且大致平行的石灰岩和砂岩两地带均生长的3种C4草本植物,即巴茅(Miscanthusfloridulus)、白茅(Imperatacylindrica)和类芦(Neyraudiareynaudiana),以及相对应的土壤表层样品,进行了营养元素和C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营养元素含量随着海拔的不同而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协变作用,尤其是Ca和N之间的相互协变作用对植物的N含量、C/N比值和δ13C值的影响,以了解植物的C/N比值(指示植物残留物质量的一种标志)与土壤有机C积累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的N含量和δ13C值具有随海拔的上升而显著增大趋势,而植物的C/N比值在砂岩地区虽有减小的趋势,在石灰岩地带则没有。对所研究的C4草本植物来说,在土壤pH值为5.8的中性条件下显示出Ca的最大吸收,因此,Ca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协变模式在两种土壤类型中表现出相反的倾向,并存在土壤交换性Ca的边界浓度:当土壤可交换性Ca的含量为2.24mg/g,相应土壤的pH值在5.8以下时,随着土壤可交换性Ca浓度的增大,植物的N含量上升,而植物的C/N比值会显著降低;当Ca在边界浓度以上时,随着土壤可交换性Ca浓度的增大,植物的N含量下降,而植物的C/N比值有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植物残留物的N含量和C/N比值受Ca元素含量的相  相似文献   
942.
CSAMT方法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实例,讨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其中的作用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4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圆滑反演方法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一维反演需要给定初始参数,存在很大的人为性,解的不确定性,并难以确认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可靠性等问题,人们一直在探讨减少反演解释中不确定因素的方法.文章介绍美国Zonge公司研制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圆滑反演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特点以及在中国实际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4.
江苏西南部晚侏罗世西横山组为一套粗碎屑岩—细碎屑岩及泥灰岩组成的陆相沉积岩,普遍含有火山物质。从地层分布、岩性特征、碎屑岩粒度统计分析表明,天生桥盆地和西横山盆地基本上是连续、贯通的,自东向西,由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逐渐过渡,属于同一水中盆地中不同沉积相的产物。沉积物主要来自盆地东部,可能与“古茅山”隆起带有关。  相似文献   
945.
铜陵地区老鸦岭层状钼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铜陵老鸦岭矿床中二叠系大隆组(P2d)顶部的含矿(钼矿化)黑色页岩以及附近(立新煤矿)同一层位不含矿黑色页岩的实测铅同位素组成分别为:^206Pb/^204Pb20.20~22.37,^207Pb/^204Pb15.67~15.82,^208Pb/^204Pb38.47~38.60和^206Pb/204Pb18.83~20.80,^207Pb/^204Pb15.65~15.76,^208Pb/^204Pb38.84~39.22。对137Ma的放射成因Pb进行校正后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含矿黑色页岩和不含矿黑色页岩均与燕山晚期火成岩无关,老鸦岭含矿黑色页岩可能具沉积成因。对沉积(约250Ma)以来的放射成因Pb进行校正后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不含矿黑色页岩的Pb源自上地壳,而含矿黑色页岩的Pb(因而推测其他成矿金属)可能源于上地壳物质(与不含矿黑色页岩的Pb源相似)与下地壳物质的混合。  相似文献   
946.
对祖尔肯乌拉山地区 4个火山岩样品进行了Ar -Ar年龄测定 ,其坪年龄分别为 (40 91± 1 18)Ma、(41 0 7± 0 80 )Ma、(42 0 0± 1 31)Ma、(39 0 0± 2 0 6 )Ma。它们代表了这些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表明本区在古近纪始新世中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947.
提出了一种由平面三角网格自动生成三维空间四面体单元网格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含水层平面分成三角形单元网格,将每个三角形沿垂直方向对应一个三棱柱,作为最初的三棱柱;依次将每个三棱柱按照潜水面位置和分层信息划分成不同数目的四面体,从而生成三维空间四面体单元网格。剖分结果表明,此方法综合考虑了潜水面的位置和各含水层顶底板的起伏情况,能够简洁地生成层面起伏的空间四面体网格,特别适用于刻画潜水面波动、含水层顶底板起伏和存在透镜体或岩性缺失等含水层结构复杂的情况下,自动地剖分并生成单元信息,为三维计算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8.
以全国水环境数据库的监测记录为第一手资料,以各大流域片为单位,从宏观上介绍了各大流域片的水质总体概况,包括各类水质所占比例、污染水质的超标物类型等,基本反映了我国各大流域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质状况以及水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总的来说,我国的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流域片.  相似文献   
949.
基于GIS的孔隙水文地质层三维空间离散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自然界中孔隙水文地质层空间分布的不连续性与厚度分布的不均匀性,研究基于GIS的孔隙水文地质层三维空间离散实现的技术路线,提出基于GIS的孔隙水文地质层不规则六面体元的三维空间离散方法.该法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不规则六面体元中水文地质层类型的一元性,而且可充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与数据的自动提取功能,快速提取各个计算结点上空间位置坐标与各类计算参数,大大缩短水文地质模型空间离散与相关数据文件组织所需的时间,提高地下水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时效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0.
地下水水位时间序列中的混沌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G -P算法以及Wolf提出的从单变量中提取Lyapunov指数的方法 ,分别计算了太原盆地 4组地下水水位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结果揭示在自然状态下 ,太原盆地某些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水位变化存在明显的混沌特征。这不仅为以后建立水位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且也为运用分形理论研究地质参数的时空变异性以及含水层结构的自相似性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