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660篇
测绘学   367篇
大气科学   184篇
地球物理   532篇
地质学   1278篇
海洋学   273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地震的复发周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正荣 《地震研究》1990,13(2):117-121
本文提出了一个计算某一地震带(区)上地震复发周期的简单公式: T_M=m·10~(bM-a)式中T_M为震级是M的地震周期,m表示在求震级—频度关系式logN=a-bM中的系数a及b时,使用了m年的资料(时间单位也可以采用年、季度、月、旬等等)。 采用上述公式,作者研究了地震预报中的长期、中期及短临预报的问题。一些震例的研究表明:复发周期在地震预报的许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不失为地震预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4.
在华南前汛期低空西南急流一锋面暴雨过程的初期.存在着一种自西南向东北方向传播的中尺度波状雨带或中到中间尺度的波状雨区.波状雨区的波长为20—100公里左右,传播速度为20—45公里/小时,对应的降水周期为1—4小时.波状雨区出现在500百帕槽前、850百帕冷切变线南面和地面锋面的暖区,以及850百帕冷切变南侧低空西南急流移近、加强的过程中.估计这种波状降水可能是暴雨过程中1—4小时的周期性强非地转西南风风速脉动造成的辐合或重力波触发产生的.中尺度波状雨区的持续旺盛发展可能产生新的中到中间尺度雨成冷性切变线雨带,形成强降水和第一个暴雨区.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根据马鞍山、常熟两地井中组合爆炸激发的地震波,在马鞍山-常熟-启东长约300余公里的测线上,利用相遇和单支观测系统得到的记录,进行了数据处理、走时拟合和反演计算,并通过射线跟踪和理论地震图等,探讨了地壳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建立了该区成层地壳结构与速度分布的初步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不同界面的首波和反射波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走时的间断、跳跃,视速度变化,频谱形态与主频率分布,Q值变化与振幅特征表明,在江苏省溧阳地震活动地区,地壳内部存在着深断裂和介质疏松破碎地带。 在该测线所辖地区,地壳由成层介质组成,其平均厚度为32-28km,在该地壳中存在着低速层,向东陆缘地带地壳缓慢变薄。 本文最后讨论了剖面所经溧阳地震地区的深部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6.
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对中国陆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苏门答腊8.7级地震,是全球有地震台网以来100多年中记录到的少数几次特大地震之一。初步汇集了在中国陆区观测到的地震活动、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等多学科震时和震后效应的异常变化,包括地震活动性(特别是云南地区)的显著增强;地壳形变观测,尤其是钻孔应变观测记录到地壳应力-应变的震时和震后显著变化,以及地下水温度、化学成分、特别是水位的突出变化。同时,还从库仑破裂应力触发、动态应力触发以及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动变形机制等方面,对这些大震效应作了一些成因机理讨论。  相似文献   
107.
地震地表破裂带调查表明,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的破裂长度为 426km,最大水平位移6m左右,地震破裂位移的分布明显地受断层活动段控制。该次地震的破裂长度远大于统计值,文中应用地壳极限线应变的概念,通过比较中国大陆内部几次走滑型强震的地震破裂最大位移与破裂长度的关系,论述了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中各次级段破裂的相对独立特征,认为该次强震不是一次整体性破裂事件,而是由连续触发的几次地震组成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黔北铝土矿含矿岩系下伏灰岩中丰富的筵类化石和含矿岩系中大量的植物化石的鉴定和研究。结合对黔北地区沉积旋回和古气候的分析,认为黔北铝土矿含矿岩系的下伏灰岩为黄龙组地层。而上覆于黄龙组之上的铝土岩系,其沉积时代应为早二叠世马平组沉积期的晚期,层位相当于Pseudoschwagerina化石带。  相似文献   
109.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BS-4是从油田中分离出来的一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物萘的菌株。当萘的初始浓度为100mg时,该菌株在pH为8.0,温度为40℃下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作用69h能降解50%以上的萘。通过HBS-4菌株降解萘的动力学研究,在Williams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HBS-4作用萘的四组分动力学模型,并用此模型解释菌株HBS-4在降解萘的过程中,葡萄糖含量、菌液浓度、pH、Eh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0.
Fossil plants Hedeia sinica Hao et Gensel 1998, Huia gracilis Wang et Hao 2001 and Guangnania cuneata Wang et Hao are described from the Lower Devonian Xujiachong Formation, the Qujing district, eastern Yunnan, China. They contribute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flora in this district. Based on the occurrence of common plants (Hedeia, Huia, Guangnania and Zosterophyllum australianum) and their horizons, it is prov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mid-lower assemblage of the Xujiachong flora is comparable with the Early Devonian ((late) Pragian) Posongchong flora of southeastern Yunnan and the upper Baragwanathia flora of Australia. In view of this fact and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the mid-lower part of the Xujiachong Form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of (late) Pragian age.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plant, bivalve and fish assemblages and the lithology, the upper part of the Xujiachong Formation is dated to be of early Emsian age. The Xujiachong flora belonged to the northeastern Gondwana palaeophytogeog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