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181篇
地质学   356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利用无人机搭载气象及环境监测设备于2020年7月29—31日在太原进行飞行试验,对不同高度层颗粒物和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得到PM_(2.5)三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通过气象要素、天气形势和后向轨迹分析得到污染累积和消散成因以及外地传输作用影响。结果表明:PM_(2.5)浓度的垂直分布差异显著,下午大部分时次满足"下高上低"规律,上午边界层垂直混合和颗粒物吸湿增长可能导致"下低上高"的情况;逆温层对大气垂直混合有明显抑制作用;29日为污染物积累过程,30日和31日白天均为消散过程;副热带高压带来的小风、高湿环境是29日颗粒物逐渐累积的原因,30日槽前对流发展和较大的风速有利于颗粒物浓度下降,31日相对湿度较低、对流发展旺盛使PM_(2.5)浓度快速下降;试验期间气流主要来自东南方向,太原市PM_(2.5)本地积累占主导地位,外地传输更多来自于本省晋中、长治等邻近城市。  相似文献   
952.
根据船舶电磁场综合防护需求,对磁场防护和电场防护的耦合性进行了研究,总结了 11 种电磁场产生来源,分析了不同电磁场源产生的磁场和电场的耦合关系。 基于磁场和电场耦合性分析数学模型, 仿真分析了磁场和电场耦合特性,指出了需结合多种控制措施实现船舶磁场和电场的综合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