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6篇
  免费   1426篇
  国内免费   2102篇
测绘学   955篇
大气科学   1031篇
地球物理   1193篇
地质学   3580篇
海洋学   921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475篇
自然地理   87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384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539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赣南山地丘陵区城市人口增长与建成区扩张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转型期,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但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耕地安全、空间冲突等问题日益突出。分析山地丘陵城市人地关系,有利于把握城市发展质量、为山地丘陵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认识基础。研究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在2001年、2012年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基础上,通过修正集中度构建了基于山地丘陵地区人口增长-建成区扩张耦合指数模型,利用数理统计及空间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城市人口及建成区集中度呈现出典型的幂分布特征,空间分布上则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集中度间的关联性显著增强,空间布局均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但二者由不均衡逐步趋于拟合,城市人口增长-建成区扩张的空间格局、规模差异均较大;趋势线在东西方向上变化十分显著,南北方向上起伏度变化则进一步增大。2001—2012年,赣南苏区主导城市类型由人口增长型转变为人地协调型;而人口增长-建成区扩张耦合格局则以建成区扩张型城市为主,城市蔓延式扩张现象明显。研究立足各级城市人地发展现状,提出促进赣南苏区城市人地协调发展差别化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太白山内2013—2014年气象站点实测数据和DEM分析太白山南北坡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直减率,并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针对Landsat 8影像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场,通过窗口差分法推导太白山气温直减率场及其特征。研究表明:1实测法计算太白山年均气温直减率北坡为0.515℃/(100 m),南坡为0.505℃/(100 m);10月直减率北坡为0.505℃/(100 m),南坡为0.480℃/(100 m);春、夏季气温直减率较大,北坡大于南坡,而冬季较小,北坡小于南坡。2采用辐射传输方程法针对Landsat 8 TIRS 10反演地表温度具有较高置信度,获取10月北坡气温直减率为0.611℃/(100 m),南坡为0.502℃/(100 m)。3气温直减率在山脊和山谷附近表现出高直减率条带;海拔对太白山气温直减率的影响高于坡向,高、中、低海拔区气温直减率分别为0.913℃/(100 m)、0.471℃/(100m)、0.755℃/(100 m);坡向对气温直减率分布的影响表现为随阳坡至阴坡而逐渐变大,依次为0.515℃/(100m)、0.541℃/(100 m)、0.617℃/(100 m)。  相似文献   
993.
基于传统代数重构算法(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ART)提出一种约束条件方程变权的代数重构算法(variable weight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VWART),利用2019-08香港地区CORS网GNSS观测数据进行实验,选用京士柏探空气象站探空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代数重构算法,变权代数重构算法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均有所提高。以探空数据为例,其RMSE降低20.334%;在不同程度降水条件下,变权代数重构算法反演的垂直水汽廓线分布均优于传统代数重构算法。  相似文献   
994.
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导致了可达性随时间的变化,相关研究表明忽略行程时间不确定性会高估可达性水平。既有可达性研究往往用行程时间可靠性表示行程时间不确定性,但未考虑不同可达性模型结果的差异以及行程时间可靠性价值。本文结合各OD之间的行程时间分布特征,构建方差型的行程时间可靠性来描述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并进一步将行程时间可靠性纳入到广义出行时间成本中,建立了时间距离模型、潜力模型、累计机会模型和高斯模型4种基于位置的可达性测算方法,以比较在不同测算方法下,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对可达性的影响。深圳的案例研究表明:① 忽略行程时间不确定性会使全区域的可达性至少被高估5.04%,最大被高估95.04%。潜力模型、时间距离模型、累计机会模型和高斯模型的高估幅度由低到高;② 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对可达性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阈值越高,可达性受影响的程度越小;③ 从空间分布来看,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对可达性水平高和低的区域都有一定影响。若不考虑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可达性高的区域高估值大,而在可达性低的区域,可达性高估的百分比较大,高估百分比中位数的差异程度最大可达77.1%;④ 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对潜力模型可达性分类的影响最小,对累计机会模型差异的影响最大。可达性使用者应充分考虑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结合可解释性与理论性偏好,进而选择合适的可达性模型和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995.
为分析GRACE-FO微波测距系统KBR及激光干涉测距系统LRI对时变重力场结果的影响,以动力学方法为基础,分别采用KBR数据和LRI数据反演2019-01~2021-08的90阶无约束时变重力场模型APM_KBR和APM_LRI,并进行对比分析。 从重力场模型阶方差和等效水柱高的空间分布来看,在两类测距数据完整且质量较好的前提下,两者精度处于同一水平,而当发生较多月卫星机动或其他卫星事件时会使LRI数据缺失,从而导致APM_LRI模型在该月得到的等效水柱高时间序列信噪比略低。由后验残差结果可知,APM_LRI后验残差RMS比APM_KBR减少约50%,且在高频处(大于等于60 CPR)LRI的后验残差显著低于KBR。总体来说,在现有条件下,由于背景场模型等其他因素影响,两类测距数据反演重力场的阶方差和等效水柱高结果基本一致,但后验残差上LRI测距具有更低的噪声。因此,未来可直接使用LRI测距数据探测、分析较弱的地球物理信号。  相似文献   
996.
Me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an major issue governing the wetland ecosystem health.The southern coastal wetland of the Qiangtang Estuary are facing unusual perturbation due to rapid development along the embayment in recent decades.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bioavailability of metals(Cu,Pb,Cd,Cr and Zn)in the sediment of the southern coastal wetland of the Qiangtang Es-tuary using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DGT)techniques and compared with several methods based on total metal cont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Cr,Pb,Cd and Cu in sediment,as detected using DGT,were considerab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changeable fraction and the content in Phragmites australis roots,while a weak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for Zn.Therefore,DGT analysis c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bioavailability and potential risk of Cr,Cd,Pb and Cu for P.australis.Quantitative indices,such as DGT concentration,bioaccumulation in P.australis,geoaccumulation index(Igeo)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RI),revealed that Cd was a major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factor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wetland of the Qiantang Estuary,especially in the upstream region,which is potentially more vulnerable to the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相似文献   
997.
Partial drainage often occurs during 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ing on Yellow River Delta silt because of its intermediat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between those of sand and clay.Yet,there is no accurate understanding for the range of penetra-tion rates to trigger the partial drainage of silt soils.In order to fully investigate cone penetration rate effects under partial drainage condi-tions,indoor 1 g penetration model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cavity expansion at variable penetration rat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silt.The boundary effect of the model tests and the variation of key parameters at the different cavity ex-pansion rates were analyzed.The 1 g penetration model test resul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results consistently indicated that the penetration rate to trigger the partially drainage of typical silt varied at least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lso provide the reference values for 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corresponding to zero dilation and zero viscosity at any given normalized penetration rate for silt in Yellow River Delta.These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can be used for the design of offshore platforms in Yel-low River Delta,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e penetration rate effects under the partially drained conditions would provide some technical support for geohazard evaluation of offshore platforms.  相似文献   
998.
生态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用系统研究方法,从林州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条件,现存问题入手,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西双版纳原始热带季节雨林净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西双版纳原始热带季节雨林生物量增量、凋落量、叶虫食量和净初级生产量.该雨林年平均净初级生产量为25.764 t/hm2.a,其中各层次的净初级生产量分别为:乔木层23.972 t/hm2.a(占总净初级生产量的93.04 %)、灌木层0.749 t/hm2.a (占2.91 %)、木质藤本层0.431 t/hm2.a(占1.67 %)、草本层0.612 t/hm2.a(占2.38 %).乔木层净初级生产量分配为:凋落量11.566 t/hm2.a、叶虫食量0.694 t/hm2.a和生物量增量11.712 t/hm2.a.  相似文献   
1000.
张通德  冯晓  党升 《北京测绘》2022,36(1):74-77
针对成都地区土地规划利用的需要,采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Perma-nent Scatterer InSAR,PSInSAR)对成都地区地表沉降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研究时段内研究区域最大沉降量达到24 mm,最大抬升量达到18 mm.研究区西北至东南方向地表在研究时段内发生了抬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