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2篇
  免费   834篇
  国内免费   1268篇
测绘学   408篇
大气科学   1208篇
地球物理   910篇
地质学   1929篇
海洋学   556篇
天文学   153篇
综合类   387篇
自然地理   46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最近NGTC实验室检测出多批次CVD合成钻石,这些CVD合成钻石均具有明显的鉴定特征,使用钻石观测仪(DiamondViewTM)观察可见蓝色、橙红色荧光和蓝色磷光以及细密层状生长纹理,光致发光光谱中可见737 nm处的特征发光线.这些特征均与其生长结构及生长过程中进入钻石晶体中的杂质有关.笔者以最近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一颗CVD合成钻石为例,使用高倍率显微技术对其层状结构的微细特征及其在钻石观测仪下的荧光特征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观察和对比.结果显示,此样品与之前检测到的CVD合成钻石略有差异.此次检测到的样品在钻石观测仪(DiamondViewTM)下观察具有较宽的层状生长分区,层与层之间的分界线十分明显且在高倍显微镜下也可见到细微的生长特征.通过对样品特征的分析,了解了晶体生长过程中多阶段生长条件的变化,更直观的展现了CVD合成钻石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992.
土壤热通量是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分量,对其测算方法的研究对理解能量平衡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2010年馆陶站土壤热通量等相关观测数据对多种测算土壤热通量的方法:实测土壤热通量和热储存量的结合方法(PlateCal)、热传导方程校正法(TDEC)、谐波分析法(HM)、平均土壤热电偶法(TCAV)、耦合热传导—对流法(ITCC)获取的地表土壤热通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采用最优方法计算馆陶站2008-2010年的地表土壤热通量,分析了该站土壤热通量日、季节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①PlateCal和TDEC法分别为获取土壤热通量的最优观测与计算方法,而HM,TCAV和ITCC法计算结果均不理想;②PlateCal与TDEC法对地表土壤温度均不敏感,而HM法对地表土壤温度则比较敏感,各种地表土壤热通量的观测与计算方法均对土壤湿度敏感;③馆陶站冬小麦、玉米覆盖地表及地表裸露时期的地表土壤热通量均呈现典型的日、季节变化特征,与净辐射变化趋势一致;④考虑热储存后,可将馆陶站2010年各月地表能量闭合率提高4%~11%,对2008-2010年的年能量平衡闭合率提高3%~5%.  相似文献   
993.
乔治王岛东北海域大磷虾虾群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荣  陈时华 《极地研究》1988,1(2):15-21
1985年1月在乔治王岛东北约25海里(水深460米)海域,曾观测到范围较大的大磷虾群.在约4海里范围内用垂直探鱼仪记录了虾群的映象,进行了水平拖网.对6网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虾群组成相当均一.体长频数分布样品间的百分比相似性指数平均为84.3%,性成熟度组成频数分布的相似性指数平均为75.6%,说明这些样品属同一虾群.磷虾平均体长为46.8毫米,成体虾占群体的96.5%,表明它们为一生殖群体.群体分布水层在20—50米深,厚度一般为20米,平均密度为1400尾/千立方米.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南极新站选择在维多利亚地特拉诺瓦湾难言岛上进行建设,其气象环境状况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也是考察队员生命安全保障的基础资料。因此,通过2013年度难言岛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结合附近地区历史气象资料,对该区域气象要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地处罗斯海与东南极冰盖交界处,难言岛年均气压为987.8 h Pa,与中山站非常接近;(2)年均温为-16.1℃,最低气温为-39.3℃,且冬季气温波动较大,标准差可达±6.0℃;(3)年均相对湿度为42.1%,年均比湿为0.6 g·kg-1且冬季比湿极低,空气非常干燥,降水量非常低;(4)盛行风向为WNW,5—7级风出现频率超过50%,但夏季风速明显低于冬季风速,一般不超过8.0 m·s~(-1),有利于中国在夏季开展工程建设和补给;(5)难言岛年总辐射量为3 342.8 MJ·m~(-2),明显低于中山站,但两站反照率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995.
郭丁  李姗姗  陈宗信  王力 《遥感学报》2022,26(3):579-587
当前高分对地观测数据应用来源众多,且其应用方式各异,如何对需求其进行规范化和结构化的需求综合及聚类,进而开展卫星观测能力对于用户需求的需求满足度进行评估,是当前高分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及应用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开展自然资源遥感调查的需求建模与评价研究,以可见光近红外类型的自然资源遥感调查需求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取自然...  相似文献   
996.
汶川M_S8.0地震前地磁短临异常与强震预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异常主要表现在幅度与相位上的变化.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观测资料,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特征,即低点位移现象;并用此方法预测了汶川8.0级地震6级余震平静2个月后的一组6级强余震.这种少见的异常现象与强震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发震日期为异常出现后的第27天或第41天的前后4天,强震发生地区在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附近.此外,还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临震前,震中周围出现的地磁日变幅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997.
矿井电法探测突水陷落柱在任楼煤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下工作面侧帮超前探测技术是矿井直流电阻率探测新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该技术基本探测原理及其在陷落柱突水前探测采煤工作面内部陷落柱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探测含水导水陷落柱位置及其富水性,从而预防陷落柱突水淹井事故的发生,为煤矿井下防治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对处于开发中期阶段的煤炭资源评价进行研究,提出了建立开发中期煤炭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以此为基础,对兖州煤田3煤进行了评价,为兖州矿区的开发决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During the northeast monsoon season, Zhe-Min Coastal Current(ZMCC) travels along the Chinese mainland coast and carries fresh, cold, and eutrophic water. ZMCC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for the hydrodynamic processes and marine ecosystems along its path. Thus, this bottom-trapped plume deserves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major driving factor, for which different opinions exist. For this purpose, in this study, a high resolution Semi-implicit Cross-scale Hydroscience Integrated Syste...  相似文献   
1000.
三维虚拟WebGIS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榕  许惠平  陈华根 《地震研究》2008,31(2):193-196
针对地震数据的特点,提出WebGIS和虚拟现实技术两者相结合,建立防震减灾系统.首先分析了三维WebGIS的两种常用模型,通过对比其优缺点,指出建立基于X3D的三维WebGIS模型更有利于大型地理场景的实现,扩展性强.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WebGIS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防震减灾系统构架和数据库,并说明了其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