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213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268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01.
华南大瑶山地区加里东期钨矿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早期研究认为华南加里东期岩浆岩一般不成矿,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一些矿床的事实打破了此观点,特别是近年来大瑶山地区与加里东期岩浆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的大量发现,进一步表明加里东期岩浆岩也能形成矿集区规模的矿产地。大瑶山地区目前已发现9处加里东期的钨矿床(点),包括社垌和玉坡2个大型矿床,已查明WO3资源量接近20万吨,矿床类型包括矽卡岩型、石英脉型和斑岩型。成矿时间集中在432~466 Ma。成矿元素以W为主,部分矿床Mo、Cu、Bi、Ag、Pb、Zn、Au也达到综合利用价值。矿石矿物以白钨矿为主。除与磁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和透辉石化的岩浆岩时空密切相关外,斑岩型、石英脉型矿床还与一组近东西向或北西向的陡立小断层和节理带有关;矽卡岩型矿床则与寒武系中的灰岩夹层密切有关,并具有元素分带性。矿床地球化学表明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集中在225~370℃,盐度w(NaCleq)集中在5%~25%,H-O-S同位素示踪显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岩。从早到晚,温度和盐度降低、pH值升高以及流体混合是造成矿石沉淀的主要机制。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属于低分异还原性的"I"型花岗岩,单体呈小的岩株和岩枝产出,但常成群成带分布,成岩时间跨度较长(432~479.6 Ma)。大瑶山地区与钨矿有关的岩体缺乏伟晶岩,未发现富铝或富含挥发分矿物,但含角闪石。地球化学判别属于钙碱性到高钾钙碱性系列,弱过铝质花岗岩;具有低分异指数,低Li、B、La/Yb和Rb/Sr,高CaO/(Na2O+K2O)、Mg/(Mg+Fe)和高固结指数、高镁铁质矿物含量和弱的Ba、Sr、P和Ti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明显右倾斜,弱的负Eu异常;全岩和锆石的Zr/Hf比值较高,说明与钨成矿有关的岩体为低分异岩体,与传统上认为含钨岩体为高分异花岗岩明显不同。升高的锆石O同位素、弱的负εHf(t)值以及1.5~1.6 Ga的TDM2年龄表明花岗闪长岩来源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混有一定量的地幔物质。大瑶山地区强烈的加里东期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与"华南裂谷"最终关闭导致的陆内碰撞有关。该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强度、范围和成矿作用可与该区燕山期的媲美,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大瑶山地区新发现钨矿具有矿集区规模的事实,进一步证实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也能成大矿,这一结论对深入认识华南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岩浆演化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02.
突发事件会引起大范围的地表水污染, 对城市供水水源的安全形成挑战,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 危害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稳定。地下水与地表环境联系较弱, 利用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是最安全的水资源保障措施。本研究以扬州城市规划区为例, 确定了规划区应急需水量为17.2万m3/d, 应急时长为15 d, 主要开采的第Ⅱ、Ⅲ承压含水层限采红线水位埋深分别为20 m、30 m, 根据研究区应急供水需求制定了4种应急供水方案。方案1和2为水源地集中供水, 方案3为分散式供水, 方案4为分散与集中式联合供水。依据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监测数据, 基于HydroGeoSphere构建并校正了研究区三维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数值模型, 利用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供水方案应急抽水引起的地下水位降落趋势及其与地下水开采红线的关系。研究表明, 分散与集中式联合供水方案可以明显减小工作区内的水位波动, 减缓水源地的供水压力, 降低地面沉降风险, 对现有管网的利用也较为充分, 可作为应急供水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803.
通过对重力和航磁资料的处理,确认了五桂山北麓断裂的存在。在中山市城区等重点地段得到的地质、钻探、物探、形变与流动重力测量等资料也证实该断裂为一深大断裂,并且第四纪以来还具有一定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804.
论中国铜钼矿床的形成与地壳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定矿种、一定类型矿床形成于地壳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构造单元,这已被愈来愈多的地质事实所证实。本文以中国已探明的310个铜钼矿床的资料为基础就中国各类铜钼矿床的时空分布、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论述中国各类铜钼矿床的形成与地壳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5.
一株深海嗜低温萘降解细菌Nah-1的分离及降解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从南,中绳海槽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萘的海洋嗜低温细菌Nah-1,测定了该茵的最适生长条件及生长曲线。16S rRNA基因(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菌属于解环菌属(Cyczocznsticus)。PCR扩增萘降解基因得到目标片段,比对结果表明,相似度最高的基因phnAl来自Cycloclasticus sp.A5,为99%,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是萘双加氧酶大亚基。  相似文献   
806.
根据GIS教学实践的应用需求与GIS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趋势,以清华大学校园网络GIS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为例,从建设历程、管理体系、管理流程、应用成果等四个方面,探讨校园网络GIS教学科研平台的构建、管理与应用,旨在促进我国高校GIS实验室的建设,推动GIS教学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7.
尽管铁为地壳中丰度位居第4的元素,但它在海水中的浓度却很低,浓度一般为0.05~2.0 nmd/dm3[1]。近年来,国内外的海洋科学家在进行海洋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碳循环等重要生态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海洋中的铁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初级生产力的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成为了“限制性因子”,在多个“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海区所实施的富铁实验的结果很好地印证了铁元素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2]。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近岸海水中的铁可能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对包括氮、磷、硅在内的其他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3]。  相似文献   
808.
生态空间控制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生态城市的必然要求;数字城市规划以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与空间定量分析为突出特征,探讨生态敏感信息图谱构建的信息技术方法是数字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开展研究的领域.以A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探讨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生态敏感信息图谱构建方法,包括基础数据处理、生态因子确定、评价方法选择、生态敏感性评价、信息图谱构建等几个方面.实践结果表明基于GIS的城市总体规划生态敏感信息图谱构建的技术方法是可行的,可以为数字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9.
Geometry-Free观测值的滑动窗口拟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离层残差组合(Geometry-Free,简称G-F)观测值是周跳探测与粗差剔除的有效手段。介绍G-F观测值处理常用的多项式拟合法和相邻历元求差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滑动窗口的拟合模型,并指出该模型为前两种方法的概括模型。通过选择恰当的窗口长度和异常历元处理策略,该模型表现出较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810.
地球内部物质分布决定地球外部重力场,探索地球内部的构造动力学机制,关键在于研究地球内部因素。通过地球重力场模型得到其构造应力场,可用于研究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驱动力。本文利用EGM96参考重力场模型及DTM数据,采用PALGrav1.0软件,获得参考重力场元中的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分别计算同一区域的构造应力场,对比分析两种数据获得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