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7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1016篇
测绘学   507篇
大气科学   372篇
地球物理   518篇
地质学   1799篇
海洋学   469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45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981.
982.
水位校测对提高流体观测网的运行质量与监测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是规范井水位观测技术的关键环节。基于电极法的水位校测装置广泛应用于地震流体观测台站,其校测精度受到装置本身、使用者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为提高水位校测装置的测量精度,设计一种地震流体井下水位校测装置,采用多电极探针的校测探头,并设计读数模块,将各电极接触水面的电信号通过无线模块传输,触发蜂鸣器报警和指示灯显示。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实验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83.
有色金属资源在国民经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有色金属资源日趋紧缺,要解决资源危机必须建立2个市场,采取2个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4.
三维激光扫描用于获取开采沉陷盆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冉丽  吴侃 《测绘工程》2012,21(3):67-70
针对常规地表观测站需要布设大量的测点,占用农田、测点保护困难等缺点,提出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取开采沉陷盆地的新思路。研究三维激光扫描获取开采沉陷盆地的原理、数据处理步骤和方法,并选择了某矿工作面做一个实测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达到较高的精度,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5.
GAMIT是高精度的GPS数据处理软件,广泛应用于GPS数据的处理,特别在处理基线方面,对长基线、短基线的处理都能达到很高的精度要求。本文通过利用某岛礁项目的GPS仪器检测数据,结合精密星历,采用GAMIT软件对数据进行高精度的解算,结合某岛礁项目设计的精度要求,与解算结果对比发现,GAMIT软件的解算结果完全可以达到GPS仪器检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6.
利用广播星历及伪距进行单历元单点定位,通过精度比较分析,得出GPS定位精度优于GLONASS,组合系统优于单系统;同时给出了初步的定权方案。  相似文献   
987.
 新疆区域农业主导功能具有空间和组合上的复合性特征,探讨建立一种适用于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为复合功能,并对复合型农业主导功能的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进行明确定位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保证新疆农业功能区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构建新疆农业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全疆88 个涉农县(市、区)的农业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在综合测评结果基础上,对各县(市、区)的农业功能重要性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以确定各区划单元四大农业功能的主辅地位以及优势主导功能。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测评排序结果,结合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结果,提出了新疆区域农业主导功能定位及布局方案。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新疆农业功能进行综合测评和主导功能定位,同时结合定性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比对和修正,得出的研究方案符合新疆实际,表明该方法是对复合型农业主导功能区进行农业功能定位及区划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为新疆农业主导功能区制定不同的发展对策和战略措施,优化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8.
ZHENG Du  DAI Erfu 《地理学报》2012,22(1):86-92
The scientific environmental ethic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Modern environmental ethics is the philosophical re-thinking of modern human rac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theory,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reality, determines the viewpoint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lies harmony on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and inter- generation responsibility, with emphasis on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mong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lay a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found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he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at is raised by the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be covered by environmental ethics. The connotation of open environmental ethics includes a respect for nature, care for the individual human race, and re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generations, which means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natural values, individual and human race benefits and welfare across generations.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consists of cognition, criticism, education, inspiration, adjusting, legislation and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The major problem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are extensive resource exploration, fast population growth,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unfair welfare distribution and the twofold eff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form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that aims at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not only harmonize the relationship of popul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guide behavior selection, push social and politic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and rais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the public.  相似文献   
989.
窦玥  戴尔阜 《地理研究》2012,31(2):311-322
本文在分析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与评价方法基础上,以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改变为影响力指标,以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表征社会经济适应能力指标,构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评价和和空间表达方法,将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拓展到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从花都区、乡镇两个空间尺度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在1980~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05年三个时间段,耕地面积的变化对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最为显著;(2)1990~2000年和2000~2005年间,研究区社会经济适应性指数保持为正,两期平均值分别为0.391和0.374;(3)从研究区1990~2000年和2000~2005年两期脆弱性空间分布来看,虽然适应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负向影响,但总体呈现脆弱趋势,且脆弱性严重的乡镇数在时间尺度上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90.
戴光全  梁春鼎  陈欣 《地理研究》2012,31(9):1707-1721
通过两个典型案例的对比,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和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为研究区域,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手段获取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别对节事场所和会展场所的场所依赖的维度进行挖掘和提炼,归纳出个体、社会、场所和事件四个主要范畴,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节事场所和会展场馆场所依赖的差异。研究发现:观众在节事场所当中把个人视为"游憩者",节事场所被看作是一个"游憩空间",具有"根基性场所"的特点,观众在与节事场所的互动中倾向于情感性的依赖;观众在会展场馆当中把个人视为"消费者",会展场馆被看作是一个"消费空间",具有"工具性场所"的特点,观众在与会展场所的互动中倾向于功能性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