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377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382篇
地球物理   411篇
地质学   727篇
海洋学   151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2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高轴压比框架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是关于框架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根据16个“上”形试件在固定轴向荷载和水平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首先讨论了影响框架柱开裂荷载的因素,接着深入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压比、长细比、纵筋配筋率、箍筋形式及配箍特征值等因素对框架柱的延性和位移转角的影响。最后,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了框架柱轴压比超限问题和轴压比超限时配箍特征值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992.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risk is not only the basi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but also the urgent needs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saster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reality was constructed, which contains 5 second-class indicators and 28 third-class indicators; moreover, the universal risk evaluation model was designed combined with nonlinear damage evaluation method; then, the disaster risk of China’s 31 provinces was evaluated, as well as the urban risk ranking and risk map of 31 provinces were presente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can make us see the urban risk situation clearly and intuitively, which helps the related department to clearly focus on their work, as well as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national and lo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lanning.  相似文献   
993.
994.
吕梁地区汉高山群火山沉积岩是华北克拉通中部带中部中元古代初期火山沉积记录,其成因及形成环境研究对认识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固结后地质演化有重要意义.该群火山岩为拉斑玄武系列安山岩,SiO2(54.68% ~56.19%)略低,有较高的MgO(4.97%~6.16%,Mg#=49.4~53.8)及Cr(165×106~174...  相似文献   
995.
锡林郭勒盟近50a降水变化及早涝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锡林郭勒盟15个气象站的年及夏季(6—8月)逐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锡林郭勒盟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夏季旱涝年。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降水量总体上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近50a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增减变化趋势,但年际波动特征明显,近10a降水量显著减少。用区域夏季降水指数确定出1998年为涝年,而1980、2001、2005和2010年为夏季旱年。  相似文献   
996.
1949—200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喆  白洁  张文军  杨文凯 《气象科技》2012,40(2):249-255
利用1949—2009年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TC:Tropical Cyclone)最佳路径数据集,对西北太平洋TC生成源地的时空分布、生成和登陆我国TC的年、月频数分布、强度分布和地理分布等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61年中生成的TC呈减少趋势,登陆我国的TC数量比较稳定,不过近10年来登陆的较强TC数量却呈现出上升趋势;每年6—10月是TC高发期,强度等级越高的TC生成季节越偏晚,而8月是生成和登陆数量最多的月份;TC平均生命期随强度等级的增加而增大,且逐渐表现出单峰值分布特征;TC频数的地理分布以我国南海和菲律宾以东洋面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减少,近10年来其活动范围有所西伸加强。  相似文献   
997.
气候变暖对呼和浩特地区自然物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982—2007年气候变暖对内蒙古呼和浩特、武川自然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春季,土壤表层解冻呼和浩特晚于武川,其余物候呼和浩特早于武川;秋季物候均为武川早于呼和浩特。且两地物候间距均为"豆雁始(绝)见>气象水文物候期>植物始花(落叶)";两地植物物候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豆雁始(绝)见呈显著负相关,气象水文物候期间相关不显著;②两地年、春、秋季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植物物候春季提前,秋季延迟趋势显著,与气温有很强的响应关系;豆雁在呼和浩特始见提前,绝见延迟,武川与此相反,豆雁与气温有一定的响应关系;气象水文物候期也具有春季提前,秋季延迟的趋势,与气温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8.
2004年江苏火箭人工增雨降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卡娃  王佳  宋娟  王啸华 《气象科学》2008,28(6):663-667
为缓解夏季高温,减轻用电负荷,2004年江苏省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降温作业.本文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各项观测资料,对2004年11 d 27次火箭增雨降温作业前后降水与降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8月5日常州市的火箭人工增雨降温作业过程,分析了这次作业的效果,讨论了强对流云催化降温的机理和火箭增雨降温作业的着眼点,为以后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秦岭地区秋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61-2005年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对秦岭邻近地区秋季(9-10月) 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地区秋季降水具有明显年代际变化特征, 1960s后期、1970s和1980s初秋季多雨,而1950s和1960s初前期、1980s中后期和1990s秋少雨, 2000年以后秋季降水略有增多.秦岭地区秋季雨涝年环流特征是高原北侧高空西风急流偏强,乌拉尔山长波脊稳定,西大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强度偏强,对流层低层东南风气流和西南风气流为秦岭地区输送了大量水汽;而少雨干旱年则高空高原北侧西风急流偏弱,秦岭地区受青藏高压控制或西北气流控制,与东亚冬季风相联系的偏北气流阻断了偏南气流的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1000.
江苏省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卉  白卡娃  王可法  沈瑱 《气象科学》2008,28(4):440-443
本文以南京、徐州地区为代表,收集1998-2005历年作业数据,利用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以及对应时次的探空、天气形势等资料,分析每次作业时所处天气系统的位置、天气系统的演变趋势,火箭发射仰角的高低,统计作业效果,就省内不同季节目标云的选择、作业时机、火箭发射角、催化剂量等多项作业指标进行研究,总结出适宜江苏省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