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7篇
  免费   975篇
  国内免费   1289篇
测绘学   657篇
大气科学   756篇
地球物理   1189篇
地质学   2523篇
海洋学   684篇
天文学   187篇
综合类   349篇
自然地理   53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冀北赤城红旗营子群中变质橄榄岩呈透镜状或团块状产于黑云斜长片麻岩之中,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石类型为强烈蛇纹石化的方辉橄榄岩,具粒状变晶结构或鬣刺结构,变质橄榄岩富ω(MgO)(37.49%~38.91%),贫ω(CaO)(0.12%~1.17%),ω(Al2O3)(0.54%~1.54%)和ω(FeO*)(5.51%~9.06%),ω(TiO2)介于0.01%~0.04%之间,REE含量低于原始地幔,过渡金属元素表现为不对称的"W"型配分型式,在Ti和Cu处形成明显的负异常"谷".上述特征表明变质橄榄岩相当于SSZ型地幔橄榄岩,可能来自于消减带之下的上地幔,属于部分熔融程度很高的亏损地幔岩,因构造侵位而分布于红旗营子群之中,部分岩块则经历了俯冲-消减作用而形成鬣刺结构.  相似文献   
992.
冰雷达探测研究南极冰盖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极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缘冰体,其物质收支和稳定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高有重要的影响。冰雷达,或称无线电回波探测,是冰川学家调查南极冰盖冰下特征的主要方法。在过去的50年里,冰雷达被广泛用于测量冰盖厚度、内部构造和冰下地貌,这些参数是计算冰盖体积和物质平衡、重建过去冰雪积累和消融率以及冰盖动力和沉积过程的基础。现在,冰雷达测量覆盖了南极绝大部分区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南极冰盖和全球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理解。首先,简要介绍了冰雷达及其技术发展,然后着重评述了冰雷达在探测研究南极冰盖厚度和冰下地形、内部反射层、冰下湖和冰下水系、冰床粗糙度以及冰晶组构上的进展。最后,对未来冰雷达探测研究南极冰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给出我国的现状。


  相似文献   
993.
城市土地潜力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城市土地潜力是城市建设者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保护耕地的基础。该文利用GIS对土地、规划、环保、人口等相关数据进行整合,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建立测算最低经济容积率的模型,求得每块城市土地的经济容积率;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最低经济容积率,并用地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数据对结果进行修正,得出南京市城市土地潜力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94.
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1月26日11:10~11:40UT, ClusterⅡ卫星簇位于午后高纬磁鞘边界层和磁鞘区,此 时行星际磁场Bz为南向. 本文对在此期间观测到的多次磁通量管事件作了详细的研究 ,获得一系列的新发现:(1)高纬磁鞘边界层磁通量管的出现具有准周期性,周期约为78s ,比目前已知的磁层顶向阳面FTE的平均周期(8~11min)小得多. (2)这些通量管都具有 强的核心磁场;其主轴多数在磁场最小变化方向,少数在中间变化方向,有些无法用PAA判 定其方向(需要用电流管PAA确定),这与卫星穿越通量管的相对路径有关. (3)每个事件 都存在很好的HT参考系,在HT参考系中这些通量管是准定常态结构;所有通量管都沿磁层顶 表面运动,速度方向大体相同,都来自晨侧下方. 通量管的径向尺度为1~2RE, 与通 常的FTE通量管相当. (4)起源于磁层的强能离子大体上沿着管轴方向由磁层向磁鞘运动; 起源于太阳风的热等离子体沿管轴向磁层传输. 通量管为太阳风等离子体向磁层输运和磁层 粒子向行星际空间逃逸提供了通道. (5)每个通量管事件都伴随有晨昏电场的反转,该电 场为对流电场.  相似文献   
995.
对《地形测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测绘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对测绘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地形测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着重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实践证明,通过深入开展地形测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996.
基于B/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建立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对系统的功能和系统实现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数据库连接技术、MSchart控件的使用、SQL语句查询的算法设计。此系统是一种基于Internet技术的信息系统[3],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来浏览和查询网络上的土地信息。  相似文献   
997.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大型钢铁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大型钢铁企业综合管网信息系统的建立迫在眉睫。文章介绍了数字综合管网管理系统的构成,阐述了建立综合管网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并以沙钢综合管网信息系统为例论述了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管网信息系统的方法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甘肃北山地区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苏刚  晋佩东 《地震研究》2004,27(2):173-178
通过对甘肃北山地区ETM影像的细致分析和初步野外考察,对北山地区晚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时代和运动性质进行了研究。结合附近地区天山构造带、青藏高原北部边缘断裂的演化过程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状态,对北山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变形机制和演化趋势进行了研究。认为北山地区现今构造格局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北东向挤压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重新激活东西向的晚古生代、中生代断裂,并产生北东向新生断裂而形成。晚第四纪以来,北山地区构造变形以南北向缩短为主,伴随有东西向伸展。随着印度板块的向北运移,北山地区的构造变形将进一步增强,即南北向缩短和东西向的扩展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MSCT)进行体部γ刀定位的CT扫描技术.材料与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 speed plus多层螺旋CT(4层)对306例胸部占位患者、141例腹部占位患者行γ刀定位增强扫描,对比剂的用量为1.2ml/kg,注射流率为2.5mL/s~2.8mL/s,通过CT扫描所得图像制定治疗计划.结果 CT增强扫描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标志点清楚,靶点确定均一次到位,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体部γ刀定位,采用合适的扫描方案及造影技术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定位扫描图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The Strait of Malacca (SoM), the world’s busiest sea-route, is increasingly polluted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trades, affecting phytoplankton primary productivity therein. The variations of surface phytoplankton biomass, size-structure and carbon fix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cross the SoM during the spring period (May 4 to 9, 2011).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from 0.12 μg/L at the northwest entrance of the SoM to a maximal 0.63 μg/L at narrowest section, and decreased to 0.10 μg/L at the southeast entrance. Photosynthetic carbon fixation by phytoplankton coincided well with Chl a biomass, and increased from 10.8 to 22.3 μg C/(L d), then decreased to 9.21 μg C/(L d); while the carbon fixation rate showed an inverse pattern to the changes of Chl a, and decreased from 87.1 to 35.5 μg C/(μg Chl a d) and increased thereafter to 95.3 μg C/(μg Chla·d). Picophytoplankton cells (<3 μm) contributed to more than 60% and 50% of the total Chl a and carbon fixation at both the entry waters; while the contributions of pico-cells decreased sharply to the minimum of 18.3% and 27.5% at the narrowest part of the SoM. In particular,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licate concentration positively regulated Chl a biomass and carbon fixation, reflecting that the higher silicate favoured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and thus led to higher primary production in this stra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