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8807号台风在冲绳岛两侧距我国东海岸不到500公里的洋面上生成,生成后以平均每小时29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快速移动,在移动中强烈发展,于8月7日23时许在象山登陆,从中央气象台编发台风报到台风登陆不足15小时,是一个近海生成的强台风,登陆后经浙北到安徽,过豫西至鄂北减弱为低气压,最后在陕西省境内消失(图1)。这次台风历经浙北近10个小时,所经之  相似文献   
12.
华南暖区暴雨的一种低层重力波触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观测资料和高时空分辨率区域数值模式,对华南一次锋前暖区暴雨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锋区和暖 区逐时降水呈波列状分布,锋区和暖区 850 hPa散度在各区降水开始之前1~2 h出现剧烈振动,暖区振动比锋区约晚1h;降水时锋区和暖区间各点850 hPa逐时散度增量也呈明显的波状分布.小波分析证实锋区和暖区存在周期相同且差半个位相的波动,波动的特性属于重力波.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暖区暴雨发生之前3 h左右,锋区到暖区之间存在一非常浅薄的低层稳定层,位于950~850 hPa之间.这一浅薄稳定层的存在满足重力波传播的条件,使锋区对流激发的低层重力波沿稳定层从锋区向暖区传播,激发了暖区低层的上升运动,并触发暖区中、低层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导致暖区暴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用实况降水、雷达反射率、欧洲中心(ECMWF)全球模式细网格及0. 5°×0. 5°分辨率ERA-Interim再分析等资料,对2016年15日发生在浙江省沿海地区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该过程是由14号台风"莫兰蒂"的外围螺旋雨带产生的; 15日在浙江东部沿海地区有充沛的水汽,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和明显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在边界层辐合线、山脉地形、边界层急流头部三者共同作用下,该区域形成强烈的边界层辐合上升运动,触发了对流;对流层高层200 h Pa高空急流右后侧和气流发散区叠加,提供了强的高空水平辐散,有利于低层辐合上升的维持和发展,最终导致浙江沿海地区发生强降水。对比分析发现模式预报的边界层东南偏东急流及边界层辐合线均明显比实况弱,这可能是各大数值预报中心对这次过程的预报都明显偏小的主要原因,说明边界层东南偏东急流及边界层辐合线对于强降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条件概率排序原则对预报因子进行重新分类,制作东海区域热带气旋路径客观综合集成预报的方法,试报表明集成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预报能力,预报距离误差明显低于参加集成的子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降水时段和环流形式演变上分析总结了2002年浙江出现三段梅雨的特征和成因,33年的历史资料分析表明,“三度梅”实属罕见。最后指出:西藏高原地区平均高度场的变化对“二度梅”和“三度梅”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热带气旋大风圈的预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导出了热带气旋范围内中心气压与风场,环境气压扬之间的关系式,该关系式与热带气旋中心强度预报方法结合,用数值解的方法可以预报热带气旋中各级风圈半径。也可以结合热带气旋中心的路径预报,作沿海局地各时次的风力预报,业务试用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台风的内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钮学新 《大气科学》1983,7(1):42-49
本文给出了台风内力的新定义及其表达式。指出台风的内力是由台风区域内空气相对于台风移动的相对速度和上升运动产生的,其大小和方向决定于这种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的非对称结构、台风的发展情况、上升运动速度和柯氏力随纬度的变化。文中还求得台风在内力作用下移动路径的表达式。从而可以看出台风在内力作用下极为复杂的曲线运动,这种运动是在惯性振荡的基础上叠加上由内力作用引起的波动。当内力为常数的情况下,台风在内力作用下的移动为振幅不同而周期相同的正弦波和余弦波叠加而成的摆动。  相似文献   
18.
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cliper预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对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和台风的发生发展,前人已作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但是,对于台风和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客观预报方祛,研究得并不多。在这方面做得较早的有RL·Elsbrry等人,他们建立了预报台风和热带气旋强度的24、48和72小时变化的回归方程。近几年来林有任和笔者分别用统计和动力统计的方法对台风和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的预报作了研究,并得到了客观预报方程。本文将用气候持续性方案对台风和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作一些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台风发生发展和变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钮学新 《浙江气象》2008,29(1):7-10
台风的发生发展和变性对于有关研究和天气预报十分重要。本文简要介绍台风的发生发展的理论和变性研究的进展,可供台风研究和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e dynamics of tropical cyclone is investigated in a nondivergent barotropic model with nobasic flow. The effect of nonlinear term on the m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ropical cyclone isemphatically demonstrated. The advection of asymmetric vorticity by the symmetric flow (AAVS)produces the small-scale gyres (SSGs). The SSGs counterclockwise rotate around the tropicalcyclone center. The interaction of SSGs with the large-scale beta gyres (LSBGs) leads to theoscillation in translation speed and vacillation in translation direction for tropical cyclone. Theadvection of symmetric vorticity by the asymmetric flow (ASVA) steers the symmetric circulationof tropical cyclone. The ventilation flow vector determined by the asymmetric flow is closecorrelated with the motion vector of tropical cyclone. The nonlinear advection of relative vorticityis an order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the linear advection of planetary vorticity, However, theasymmetric circulation created by the planetary vorticity advection provides a background conditionfor anomalous motions of the tropical cyclon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effectsresults in accelerated, decelerated, changing direction and/or counterclockwise looping motions ofthe tropical cycl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