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61.
梁礼革  朱明占  梁川  罗崴 《广西地质》2014,(1):33-34,38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绿色能源,也是一种特殊的矿产资源,利用前景广阔。文章根据南宁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地温场分布,对南宁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评价体系中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基于GIS平台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地下水水源热泵和地埋管土壤源热泵适宜性分区研究。结果显示,地下水式地源热泵适宜区面积为109、8km^2,集中在地下水丰富、回灌能力强的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区面积为108.8km^2,分布在施工条件较好,并且岩土综合热传导系数和比热容较大的地区,这些地区地层的换热能力和蓄热能力较强,钻进条件良好,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2.
蒋立  蒋宏  朱明  谭佳 《新疆地质》2011,29(3):348-351
速度分析和静校正精度高低影响地震数据叠加效果.常规速度分析是建立在时距曲线符合双曲线假设基础上,实际反射波旅行时并不总是满足双曲线规律,存在静校正误差,特别是中短波长静校正量会扭曲反射波双曲线,不准确正常时差无法使动校后CMP道集上地震道反射同相轴在叠前对齐.本文介绍高精度三维迭代叠加方法,是利用双方向倾角扫描方法建立三维模型道,利用CMP道集与模型道相关求取并消除剩余时差,经保振幅叠加后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3.
不同氮磷水平对缘管浒苔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是被广泛关注的重要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其中N和P是富营养化过程主要的2种营养盐.本实验旨在探讨N和P对缘管浒苔的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和P都显著增加藻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终显著提高藻体的相对生长率.缘管浒苔对N和P的利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弥补.这表明缘...  相似文献   
64.
1引言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它与HTML一样,都是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通用标记语言)。XML是Internet环境中跨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是当前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5.
利用电磁辐射理论分析了避雷针接闪雷电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提出对避雷针电磁辐射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66.
基于色貌效应预测的HDR图像显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iCAM的HDR图像显示过程中加入亨特效应和史蒂文斯效应的预测模型。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图像偏好性和场景再现准确性评价),通过实验确定了亨特效应和史蒂文斯效应预测模型中调制参数c和m的最佳取值,并将最终得到的两个完整的预测模型用于算法流程中。通过图像偏好性实验和场景再现准确性实验发现,改进后算法在图像偏好性上优于商业软件PhotoShop CS4中的4种算法和改进前的iCAM算法;在场景再现准确性上优于改进前的iCAM算法,并与PhotoShop的算法相当;最后通过离散快速傅立叶变换和降采样技术,提高了算法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67.
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过程中,确定"热源体"的作用和资源量是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和设计的前提。文章通过分析南宁市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进行室内测试获取各种岩土体热物性及物理性参数,并经过野外抽水、回灌及现场热响应等试验,获得了水文地质及各岩土层的热物性等相关参数,进而对南宁市浅层地温能可利用资源量和静态储量进行评估,为南宁市推广和利用地源热泵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8.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绿色能源,也是一种特殊的矿产资源,利用前景广阔。文章根据南宁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地温场分布,对南宁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评价体系中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基于GIS平台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地下水水源热泵和地埋管土壤源热泵适宜性分区研究。结果显示,地下水式地源热泵适宜区面积为109.8 km2,集中在地下水丰富、回灌能力强的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区面积为108.8 km2,分布在施工条件较好,并且岩土综合热传导系数和比热容较大的地区,这些地区地层的换热能力和蓄热能力较强,钻进条件良好,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9.
70.
广西赋存丰富的浅层地温能资源。文章在分析广西地级市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的基础上,经过野外现场钻探及热响应试验研究,获取了地层岩性及热物性等相关参数,并对这些城市的浅层地温能资源量进行分区计算,结果显示,广西地级市在200m深度范围内的浅层地温能总热容量为14.91×10~(14)kJ/℃。地下水热泵系统换热功率为41.0×10~6kW,地埋管热泵系统换热功率为85.18×10~6kW。同时,针对冬无严寒、夏季炎热的浅层地温能制冷及制热水耦合开发利用模式进行分析,为广西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