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454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与变基性岩有关的铜矿 ,是在中条山西南段新发现的一种新的铜矿类型 ,其形成是在原始基性岩浆侵入或喷发作用形成的矿源岩或矿化体基础上 ,经过区域变质和印支 -燕山期构造 -岩浆热液的改造加富而成 ,其成因应属与变基性岩有关的变质 -热液改造型铜 (镍、铁 )矿床。  相似文献   
32.
在总结同善构造—剥蚀窗内成矿地质条件的前提下 ,运用成矿系列理论 ,把区内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变基性火山岩型、变砂岩型、大理岩型三大类铜矿分成了八种亚类 ,认为诸类铜矿与区内广泛发育的新太古代基性岩存在着成生联系 ,铜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早期的海底火山喷发带来的铁、铜、硫等成矿物质 ,经过最初的海水富集、火山活动末期的热液作用富集以及后来区域变质叠加富集进而形成了这一系列矿床。同时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找矿方法及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3.
中国西部山区是我国的水源地及生态屏障,它们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内容。研究归纳出山地发展的“巴音布鲁克模式”:(1)天鹅及其生境的绝对保护(核心);(2)建立可持续牧业(主体);(3)规范和发展旅游业(突破口);(4)西蒙古土尔扈特传统文化的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国西部山区的发展模式都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自然保护)三个圈层(与当地主要土地资源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与当地特有资源相联系的新兴产业,当地民族文化保护)。这种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生态优先的思想,同时考虑到促进地区新老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方针。  相似文献   
34.
土屋-延东斑岩型铜(钼)矿床多源信息找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东天山铜镍成矿带内的矿产勘查效益,文章综合了区域成矿环境、矿床特征、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等成矿信息,尝试建立了土屋—延东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多源信息找矿模型。认为成矿带内铜矿资源远景良好,必将成为我国又一个铜矿资源潜力区。  相似文献   
35.
对河北省峰峰矿区通二井田煤系地层砂岩中石英光轴的组构特征进行了显微镜下的观察分析。实测的12个岩组图均呈大圆环带状,表现为多组的极密区和次极密区,并以单斜对称组构为主体,具有一个对称面和垂直对称面的1个二次轴,以该轴两两对称的极密区和次极密区有2对或2对以上,表明研究区发生过不容忽视的旋转或剪切运动,它们的构造变形史可能具有多次活动性,并伴随有地温上升的过程。根据水平相岩组图所做的主应力轨迹图显示F56断层是形成张家庄向斜构造区和集贤村构造区的内部边界条件,并表明通二井田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在北部以北西—南东向为主,向南逐渐转为东西向;最小主压应力方向在集贤村构造区以北东向为主,在中南部张家庄向斜构造区则以近南北向为主。  相似文献   
36.
义乌市城市地质调查与遥感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地貌环境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建设活动正在高速度地改变着城市的地质环境 ,城市已成为人、地、环境相互作用的焦点地区。义乌市是中国县域城市化发展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城市基础建设和经济活动的高速发展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在 2 0 0 2年地质勘查项目中设立了义乌市城市地质调查项目 ,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对项目的工作范围、工作目的和调查任务进行了系统的规划 ,并将该项工作作为城市地政、矿政和环保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部分。城市地质调查的重点是城市规划区。城市地质调查的任务是查明与城市布局、建设和发展相关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湖北省富水水库坝基渗漏水及其析出物的研究,探讨了现代沉积环境(水库)中显微铁矿物形成的机理及微生物在铁的生物矿化中的作用和意义。对析出物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特征也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化学分析方法测试出坝基渗漏水中阳离子以Ca^2 、Mg^2 、K^ 、Na^ 为主,Fe^2 和Fe^3 含量极少,阴离子以HCO3^-为主。析出物的化学成分以铁的氧化物为主。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穆斯堡尔谱,以及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析出物的物相和形貌特征。析出物的主要矿物相为针铁矿、石英、伊利石、蒙脱石和微量方解石,呈弱结晶状态。由析出物中显微针铁矿特殊的形貌特征及其特征的穆斯堡尔谱图推测出富水水库沉积环境中显微针铁矿是由铁细菌形成。ICP-MS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析出物中不仅富集了铁,还富集了Yb、Pb、Dy、Zn、Co、Be、Eu、Sm和Tb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富集是微生物与显微针铁矿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淮北煤田深部岩溶洞穴及陷落柱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北煤田奥陶系灰岩不同时期岩溶洞穴可分为冲蚀型、潜蚀型、流入型及含水层型岩溶洞穴。根据层状沉积岩层的断裂力学机制及洞穴的再发育过程,提出了煤系地层陷落柱多期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39.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图像信息理论及其应用意义;讨论了遥感岩石学、影像地层学、遥感构造分析、环境地质与生态地质遥感地质解译填图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述了影像地质界线的基本信息类型及其信息理解过程;提出了影像地质信息的多级识别方法和空间模糊叠加分析方法;最后探讨了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0.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石桥构造窗地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苏北-胶南高压变质带("东海群""胶南群")的腹地,赣榆县石桥附近,出露一套原始结构保存完好的浅变质沉积岩系。前人称为"石桥群",时代为早元古代,不整合于"东海群"之上。1992年作者在野外一个新凿开的采石坑内发现深变质"东海群"片麻岩推覆在"石桥群"之上,其间为断层带。这个剖面展示了与前人观点相悖的证据。石桥群的微古化石研究以及与区域地层对比,定为震旦系。超高压变质带内出露的浅变质岩系厘定为"石桥构造窗".这将直接影响对苏鲁造山带和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演化的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