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588篇
海洋学   19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16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21.
为使接收函数的反演更为简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传(BP)算法的接收函数反演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反演系统,避免了接收函数反演过程中复杂的地震响应计算及耗时的雅可比矩阵计算,只需经过学习训练就能够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而且具有记忆功能,这使接收函数的反演工作具有延续性和可继承性.理论数据的反演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2.
借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ERDAS)技术,以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为核心,根据吉溪流域2001年和2003年的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统计资料得到地貌、降雨量、植被等资料,量化流域土壤侵蚀评价因子,对吉溪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吉溪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339.21t/km2,侵蚀强度属轻度,2003年较2001年土壤侵蚀有所改善,中度侵蚀及其以上等级的土壤侵蚀量分别占总侵蚀量的48.71%和77.51%.最后确定流域土壤侵蚀重点治理的区域和流域最佳管理措施(BMPS),为吉溪流域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3.
通过对陕北府谷县新民镇小煤矿采煤地表大面积塌陷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黄土丘陵区房柱式开采地表的塌陷特征,并以西岔沟煤矿房柱式开采为例,对其两种参数顶板岩梁应力、煤柱载荷、煤柱强度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煤柱和煤房尺寸可以防止采煤地表大面积塌陷。  相似文献   
924.
山东省高密、安丘、昌邑之间的峡山湖发育的滩砂沉积体发育于滨浅湖地势平缓区,沉积物以中-细砂为主,分选好-较好,粒度概率曲线以冲洗二段式为特征,滩砂后缘可见砾石沉积。根据沉积特征可将滨浅湖滩砂微相从岸线向湖方向,依次划分为滩砂后缘、滩砂砂坪和滩砂前缘和滩前席状砂四个沉积单元。滩砂后缘粒度较粗,岩性混杂,风成改造较强,表层多为风积物,常见植被发育;滩砂砂坪是滩砂后缘和滩砂前缘的过渡区,为前期滩砂前缘沉积经风的改造而成,兼具浪成和风成的特点;滩砂前缘由滩脊和滩脊间沉积物构成,沉积构造以浪成和冲洗成因为特点;滩前席状砂表现为浪成特征,沉积物分选好、粒度略有变粗,为水动力和风动力综合作用的产物:丰水期波浪作用控制滩砂沉积体的形成,枯水期滩砂沉积体暴露接受风的改造。  相似文献   
925.
杨骏  李永树  蔡国林 《测绘科学》2006,31(6):91-92,86
人类的活动可以抽象为由“活动”与“停留”两种“步进式”过程因子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基于此,笔者采用面向过程(Process-oriented)的时空数据模型,并以旅游信息系统中旅游者活动为例,详细说明了这一时空数据模型的特征和表达机制,以及如何对系统信息进行设计,较好地解决了T-G IS中的时空数据问题。系统的成功运行表明,这一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6.
一次山地环流激发对流天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隋迎久  蔡丽娜  王昌双 《气象》2010,36(5):78-84
东北地区的地形对本地天气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6年10月16日东北地区一次冷锋雷暴带之前次级环流在长白山山地前部环流附近,激发出另一条对流带的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高时空分辨率的模拟结果分析,揭示了这次过程中,两条雷暴带的形成与山地附近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冷锋对流带前部的下沉气流和山地附近的垂直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第二条回波的产生,是一起较为罕见的辐合线生成在空中,然后激发出另外一条对流系统出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27.
邻域算法在景观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景观过渡带是景观空间异质性较高的地区,在分析中经常需要从中提取不同类型区的界线,确定相应的范围。提出一种基于邻域概念的简易算法,根据分界线两侧景观的显著差异,在非特定方向上对连续或者离散的景观单元进行类型判定,依据界线的位置特征和类型隶属上的双重属性设定临界值,在此基础上得到判定条件下的单元,消去孤立分布的单元后,经格式转换求出分界线。本文以首都圈景观为例,给出这种算法的明确步骤,解析出地貌分界线,检验了这种方法的准确程度,简要讨论这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并在其他景观分析中进行推广验证。这种算法能够确定两种复杂分布类型之间的界线,适用于划分农牧交错区,提取地貌分界线和谷缘线等分析。  相似文献   
928.
三峡及邻区新构造期以来应力场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地形变测量、震源机制和钻孔应力测量等资料,综合研究了三峡及邻区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在大区域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新构造期一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方向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即北区呈近北西西向挤压;西区呈北西向挤压;东区呈北东向挤压。  相似文献   
929.
兰州-民和盆地恐龙足印化石形成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雄飞  顾延生  李长安 《地层学杂志》2005,29(3):306-308,i010
兰州—民和盆地恐龙足印化石赋存和保存的特征表明:该区早白垩世中期的构造稳定,盆地扩张时期出现的湖沼环境是恐龙足印化石形成的最佳时期和场所,形成之后的湖进序列是良好的覆盖层。  相似文献   
930.
基于空间视角的陆海统筹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十二五"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陆海统筹,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陆海统筹既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海洋权益的长远需要。陆海统筹的内涵在于以人类社会行为为主导,以陆海自然环境承载力为依托,以临海产、业为核心,统一筹划陆海的区域政策、战略安全、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文化制度建设,实现人类社会系统、陆地系统、海洋系统协调发展。本文基于不同尺度规模空间视角,构建了我国国土空间的"四大战略格局"和陆海统筹优化任务,提出了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