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393篇
测绘学   176篇
大气科学   351篇
地球物理   262篇
地质学   766篇
海洋学   221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18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5 毫秒
951.
广西岩鹰嘴地区钨钼铜多金属矿床与斑岩息息相关,并具多期成矿作用和多种成矿类型,主要成矿类型有斑岩型钨钼铜矿、矽卡岩型白钨矿、石英脉型铜矿。文章总结了该区钨钼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并对矿床类型特征及其成矿模式、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52.
范晓君 《中国地名》2010,(11):31-32
沈阳铁西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城区,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物质记忆和文化积淀,也是城市形象和地方感的浓缩。沈阳铁西区是老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城区,素有“东方鲁尔”之称,工业文化底蕴深厚,跨越了近百年的工业历史时期。本文将通过对沈阳铁西区工业遗产形成过程及文化内涵的梳理,探讨沈阳工业景观遗产化的过程,研究工业遗产的价值、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953.
近百年湖北省湖泊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20世纪初以来的地图、历史文献资料和1986~2005年期间7年不同时相的TM影像数据,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方法,分析近百年湖北省湖泊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近100多年来,湖北省湖泊演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②20世纪初期,湖北省湖泊面积约为26000km2,到2005年为3025.6km2,仅为百年前的11.64%;近百年来绝大部分湖泊面积都在缩小,部分湖泊因围垦或其他原因已完全消失或变为它用,部分湖泊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人类活动是湖北省湖泊百年变迁的主导因素。③20世纪下半叶湖北省湖泊变化迅速,湖北省湖泊面积由50年代的约8503.7km2波动减小至80年代的约2977.3km2,发生在60~80年代的围垦是造成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从90年代开始,因重视湖泊保护和退田还湖,使湖泊萎缩的态势得到遏制,局部湖泊面积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954.
北京市居住用地出让的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1992~2006年间北京市五环内居住用地出让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北京市五环内居住用地的时间动态趋势和空间格局特征,并对CBD、中关村、奥运村等区域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发现:①北京居住用地的出让数量、面积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出让价格呈现"扁平化"发展趋势;②居住用地出让价格表现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在出让数量和面积上存在"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差异;③出让地块集中区和高值区由中心向外扩展;④东西和南北轴线的竞租地价曲线以CBD和天桥为核心向两侧递减,并在一些区位条件优越的区段形成若干高值区。  相似文献   
955.
黄河宁蒙河段悬沙冲淤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随继  范小黎  赵晓坤 《地理研究》2010,29(10):1879-1888
通过对黄河宁蒙河段6个水文站1952~2003年间的实测悬移质泥沙资料,运用输沙平衡方法,对划分的5个时段和5个区段的悬沙冲淤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宁蒙河段悬沙冲淤量的时空变化规律。黄河上游无大型水库的1952~1959年间和水库建成坝下河道充分调整后的1994~2003年间,宁蒙河段强烈淤积,年均悬沙淤积量分别为0.9588亿t/a和0.9503亿t/a;而期间的三个时段,年均悬沙分别为净侵蚀0.6127亿t/a、微淤0.0161亿t/a和较强淤积0.7475亿t/a。年均悬沙淤积量在宁蒙河段为0.345亿t/a;在宁夏河段为0.076亿t/a,其中下沿河~青铜峡区段微淤,青铜峡~石嘴山区段冲淤平衡;在内蒙古河段总和为0.269亿t/a,石嘴山~巴彦高乐、巴彦高乐~三湖河口、三湖河口~头道拐三个区段分别为0.0084亿t/a、0.113亿t/a和0.147亿t/a,沿程增大。悬沙淤积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受到区间支流来沙量变化和水库建设的双重影响,而空间变化主要受到青铜峡水库拦沙以及刘家峡、龙羊峡水库消减洪峰的影响。黄河宁蒙河段处于构造沉降区,淤积是总趋势,人类活动可以引起个别时段、区段发生侵蚀,但无法改变其沉积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956.
范海丰  刘玉擎  代亮 《地震学刊》2010,(Z1):356-360
提出5种不同构造形式的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底板型材,通过剪力连接件与混凝土结合形成组合桥面板。参照相关规范,对5种GFRP底板型材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刚度和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及对比,综合考虑施工便利性和经济性的要求,选取最优方案。通过GFRP底板型材试件的力学性能试验,探讨了所设计GFRP底板型材构造的合理性及作为无支撑施工模板使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GFRP底板型材结构较为合理,且满足相关规范关于模板刚度和强度要求,施工时可作为无支撑模板使用。  相似文献   
957.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煤层底板破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得煤层开采后底板岩体破坏滑移面,并给出底板塑性区贯通过程,得出其滑移线与理论形态相近,底板塑性滑移形状类似Prandtl型,并与滑移线理论计算结算进行了对比,两者误差在10%以内,说明了采用有限元法求解煤层底板破坏情况是可行的。并用于模拟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及下伏煤层卸压范围,为保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瓦斯来源提供理论依据。说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可用于确定承压水体上煤层开采其底板所需的临界厚度和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的有效层间距。  相似文献   
958.
应力因素下的岩盐卸荷扩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围压卸载试验,研究不同三轴应力状态下围压卸载对岩盐试件扩容特征的影响,以及扩容与卸载形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围压卸载时岩盐的体积扩容量与偏应力存在较为明显的对数关系;(2)卸载的初始围压对岩盐的扩容影响几乎不存在;轴压增大能够促进岩盐的扩容,使加速扩容点前移,且加速扩容点对应的偏应力与轴压的增加呈线性关系;(3)岩盐的膨胀系数(即横向应变与纵向变形的比值)随着偏应力的增大,呈现先线性增加后指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9.
在比较不同大尺度预报因子联合场、空间范围和数据预处理方法对统计降尺度模型预测能力影响的基础上,基于HadCM3和CCSM3两种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GCM)输出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降尺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秋雨的统计降尺度模型,并根据分析两种GCM基准期内降尺度预测效果,对未来不同情景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对降水量的3次方根正态化处理并不能改善模型的预测性能,而去趋势处理可提高模型对于9月的预测能力。850 hPa经向风和相对湿度组合是渭河流域秋雨的最佳预测因子。低分辨率的HadCM3模式降尺度预测效果优于高分辨率的CCSM3模式,具体表现在前者对整个流域的预测能力较高,后者只对中下游流域附近的预测效果较好。以基准期内可预报性较好的站点对渭河流域秋雨进行预测,两种模式的不同情景预估结果均表明,渭河流域2000—2099年9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0月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尺度模型成功预测了21世纪前10年的秋雨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60.
为了探索川西南山地大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机制,利用实况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对2012年8月30~31日发生在凉山州北部的一次致洪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诊断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局地大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由两高之间的切变和较强的西南低空急流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雨区位于能量锋南侧,中低层不稳定能量丰富;垂直方向上相对涡度显著增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并伴随强烈的上升运动成为暴雨发生重要的动力条件;显著增大的水汽通量与强水汽辐合是大暴雨天气发生的重要水汽条件。MCS维持时间较长且稳定少动是导致暴雨的直接原因;近地层的中尺度辐合线是触发强对流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